他们相互依偎,原谅了那个时代
看完芳华,感觉一口气拧巴在心里憋的难受。为主人公的命运难过,为他们如此的青春献给了那个时代又被这样的时代冷待觉得不值。
冯导的这部《芳华》的上映也是历经波折,我想这里面的原因应该是大家都能猜得到的。毕竟,这并不是一部赞歌影片。甚至有些情节让我们一眼看到了我们这个是带身上的毒疮。人性的悲劣。
有人从里面看到青春芳华,感慨时光无情。有人从里面看到历经磨难的爱情的,领悟最后的爱情平淡美好。有人从里面看到历史的真实的,感受那些疯狂和残忍的时代涛声。
而我,和大多数的中年人一样,我们看到了曾经熟悉的画面,场景以及生活。我们看到了时代的变迁中芸芸众生的生活真相,我们看到了这个社会阶层的亘古不变,既得利益者永远高高在上。我们看到了善良不被善待的残酷。我们也看到了小人物面对苦难的坚强和相互温暖。这些,绝非年轻人能体会的到。
刘峰,从出场到最后,我们无法从这个人物身上看到任何的缺点。他一直都是文工团的活雷锋。接新学员,帮着所有人稍东西。吃烂饺子,放下饭碗去帮炊事班抓猪。抗洪伤了腰以后又成了文工团里的万金油。放弃了深造提拔的机会,鼓励安慰备受欺辱的何小平。帮着家庭苦难的战友打造结婚用的沙发。因为表白被女神告发而下放,在战场上九死一生成了伤残老兵。唯一一个去看望成了精神病的何小平。改革开放到海口讨生活却备受城管的敲诈欺辱。妻子扔下他和长途司机私奔。就这样的一个善良,勤劳,勇敢,友爱于一身的楷模军人。但是最终却沦落到街头给人送货,为了讨回被城管扣押的车辆拖着残臂生硬的去讨好一个城管队长,又被围殴。为什么善良总是不能被善待?为什么好人不能有好报?为什么?
何小平,一个从小就不被善待的女孩,从第一天进文工团就充满了重生的憧憬。也就是这一天又被打到了冰窟。不管是人性的冷漠和残酷还是时代的癫狂和冷血。她在文工团一直备受欺辱。刘峰成了她的生活中唯一的一点暖灯。所以也只有她在刘峰被下放离开的时候勇敢的出来相送。也只有她一直感激刘峰的善良并且为他鸣不平,甚至不惜放弃放到眼前的上升机会。也因此她被下放到了战地医护所。听着突然宣布这个消息时,风雪中的她的脸上一丝不屑冷漠的笑意。也许她心里彻底的对这个集体失望了。也许她更为自己和刘峰成了一样的人感到了某些欣慰。
她心里一直爱着刘峰,但又自卑到觉得自己配不上他而隐忍多年。几十年后,小站长凳上迟来的表白也没有把他们拉在一起。直到刘峰生病无人照顾时才促成他们生活在一起。这是爱情吗?我觉得不是,我没有看到刘峰对小平的爱,也许只是同情,也许只是善良的人最基本的关爱。也许何小平也知道,这也许不是爱,只是感激,只是同情这个善良的人和自己一样的不被这个时代所关爱。他们,只是这个时代里两个小人物的相互温暖相互依偎。
看到穿着病号服在草地上翩翩起舞的何小平,看到刘峰和何小平在火车站台的长凳上相互依偎的时候,我泪流满面。心里憋屈。尽管后来何小平为了照顾生病的他接到自己身边。两个人一直安静满足的相伴。我心里依旧难以平静。为他们憋屈,为他们不值。尽管,他们依旧会参加战友的聚会,尽管他们是最平静幸福的一对。尽管他们已经选择了原谅那个时代和不曾善待他们的所有人。
里面对于战争的场面让人记忆深刻,也备受震动。这样的和平,是人民打下来的。是无数战士用鲜血换来的。可是他们却长眠地下。幸存的英雄又得到了怎样的待遇?虽然这不是主旋律,一样值得我们反思。在现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真的就一切都超钱看了吗?
喧哗过后,芳华已逝。虽然经历了无尽的风雨洗礼和苦难。他们依旧是时代最末微的尘埃。
其实,我想冯小刚未必一定要批判什么,该有的批判早就有了,也够了。他只是替几代人集体去回忆一下往昔的峥嵘岁月,回忆一下我们曾经的血色芳华。如果说是致敬青春,不如说是祭奠那个时代和曾经的芳华。
那些在电影院里不住的抹泪的老年人,中年人。唏嘘感慨过后,散进滚滚的人潮,继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