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之二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与其说处理不好人际关系,还不如说找不到喜欢自己的理由。其实都想喜欢自己。
不管事实如何,感觉自己没有任何优点,只有缺点,也就是自我评价非常低,为什么那么自卑,为什么低估自己呢。
之所以只看到缺点,是因为你下定了“不喜欢自己”的决心。
如果是这样想的话心情会么样呢?那当然不会愉快啦!如果身边有这么一个自卑而又麻烦的人,我也不会喜欢他。
你为什么讨厌自己呢?为什么只盯着缺点就是不肯去喜欢自己呢?那是因为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
害怕被他人否定,害怕被别人轻视或拒绝,害怕心灵受伤,你认为与其陷入那种窘境,倒还不如一开始就不与任何人有关联,也就是说,你的“目的”避免在与他的关系中受伤。
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人际关系,这个宙宇中没有他人只有自己,那么一切烦恼也都消失。
如果没有与可以比较的他人存在,我也不会自卑,换一个角度,自己的缺点也还可以成为一种优点。
自卑感人人都有,自卑感本身不是什么坏事,人究竟为什么会有自卑感呢?
人是作为一种无力的存在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且,人希望摆脱这种无力状态。继而就有了普遍欲求,阿德勒称为“追求优越性”。
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希望进步”或者追求“理想状态”,对于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
阿德勒说:无论是追求优越性还是自卑感,都不是病态,而是能够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
只要处理得当,自卑感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
我学历低,所以更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之类的决心,那反而成了好事………
问题在于你如何去面对这种社会现实,如果抱着“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之类的想法,那就不是“不成功”而是“不想成功”了。
简单的说就是害怕向前迈进或者是不想真正的努力,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
—— 比如玩乐或休闲时间,也就是拿不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即使有些不满,或者不自由,也还是更愿意维持现状。
关于自卑感,阿德勒指出,没有人能够长期忍受“自卑感”,也就是说,自卑感人人都有,但它沉重得没人能够一直忍受这种状态。
如何弥补自己欠缺的部分呢?是健全的姿态,应该是想要通过努力和成长去弥补欠缺部分。例如刻苦学习,勤奋练习,努力工作等。
有一种骄傲自大,那也是一种自卑。因为真正地拥有自信就不会自大。
正因为有强烈的自卑感才会骄傲自大,与自卑密切相关,一个关于自夸的复杂实例,这是一种通过把自卑感尖锐化,来实现异常优越感的模式,具体就是指夸耀不幸。
就是津津乐道甚至是夸耀成长史中各种不幸的人,即使别人想要去安慰或者帮助其改变,他们也会用“你无法了解我的心情”来推开援手。
这种人其实是想要借助不幸来显示自己“特别”,他们想要用不幸这一点来压住别人。
通过这种方式,我就可以变得比他人更有优势,“特别”生病的时侯,受伤的时候,失恋难过的时候,在诸如此类情况下,很多人都会用这种态度来使自己变成“特别的存在”,以自己的不幸为武器来支配对方。
阿德勒甚至指出:“在我们的文化中弱势其实非常强大而且有特权”,什么叫“弱势具有特权”,如果要问谁最强大,那答案也许应该是婴儿,婴儿其实总处于支配的地位,“婴儿就是通过其弱势特点来支配大人,并且,婴儿因为弱势,所以不受任何人的支配。
当然,负伤之人所说的“你无法体会我的心情”之类的话中也包含着一定的事实,谁都无法完全理解痛苦当事人的心情,但是,只要把自己的不幸当作保持“特别”的武器来用,那人就会永远需要不幸。
虽然大家都平等地走在一个平面上,所谓“追求求优越性”是指自已不断朝前迈进,而不是比别人高出一等的意识。
不与任人竟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当然,也没有必要把自己和别人相比较,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解的自己”的比较。
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我们应该积极地看待自已与别人的差异。
我们“虽然不同但是平等”我们不断向前迈进,不是为了与谁竞争。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如果在人际关系中存在“竞争”那人就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带來的烦恼,也就不可能摆脱不幸。
不知不觉就会了把他人乃至整个世界都看成“敌人”也就是会认为人人都是随时会愚弄嘲讽,攻击甚至陷害自己,绝不可掉以轻心的敌人,而世界是一个恐怖的地方。
竞争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即使不是败者,处于竞争之中的人也会一刻不安心,不想成为败者,而为了不成为败者就必须一直获胜。
不能相信他人,之所以有很多人虽然取得了社会性的成功,但却感觉不到幸福,就是因为他们活在竞争中,因为他们眼中的世界是敌人遍布的危险所在。
但实际上,别人真的会么关注你吗?会24小时监视着你,虎视耽耽地寻我攻击你的机会吗?恐怕并非如此。
我们每个人都照镜子“在意你的脸的只有你自己。”那之后便活得轻松了一些。
“无法真心的祝福过得幸福的他人”那就是因为站在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人际关系。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祝福。
但是,一旦从竞争的怪圈中解放出来,就再没有必要战胜任何人了,也就能够摆脱,或许会输的恐惧心理了。变得能够真心祝福他的幸福,并能够为他人的幸福作出积极的贡献。
当某人陷入困难的时候你随时愿意伸出援手,那他对你来说,就是可以称为伙伴的存在,关键在于下面这一点,如果能够体会到“人人都是我的伙伴”。
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人际关系中的“权力斗争”与复仇,的确,我们有时候会对社会问题感到愤怒,但是这并不是突发性的感情,而是合乎逻辑的愤慨,个人的愤怒(私愤)和对社会矛盾或不公平产生的愤怒(公愤),不属于同一种类。
个人的愤怒很快就会冷却,而公愤则会长时间地持续,因私愤而流露的发怒只不过是为了让别人屈服的一种工具而己,因为公愤超越了自身利害。
当被对方的言行激怒的时侯,也要认清对方是在挑起“权力之争”
为什么要斗争呢!想要获胜啊,想要通过获胜来证明自己的力量。
那么,假设你压制住了争论,而且彻底认输的对方爽快的退出,但是权力之争并没有就此结束,败不阵来的对方很快转入不一个阶段。
是的,“复仇”阶段,尽管暂时败不阵来,但对方会在别的地方以别的形式策划着复仇,等待着进行报复。
比如说:遭受过父母虐待的孩子有些会误入歧途。逃学甚至会出现割腕等自残行为。如果按照弗洛伊德的原因论,肯定会从简单的因果律角度归结:“因为父母用这样的方法教育,所以孩子才变这样,”就像因为不给植物浇水,所以它们会干枯一样。
这的确是简单易懂的解释。孩子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才会出现问题行为,孩子并不是受过去原因,家庭环境的影响,而是为了达到现在的目的报复父母。
是的,而且,人际关系一旦发展到复仇阶段,那么当事人之间几乎就不可能调和了,为了避免这一点,在受到争权挑衅的绝对不可上当,不是原因论,而是目的论。
承认错误,不代表失败了,“忍耐”这种想法本身就表明你依然拘泥于权力之争,而是要对对方的行为不做任何应。
所谓控制怒气是否就是“忍耐”呢?不是的,我们应该学习不使用怒气这种感情的方法,因为怒气终归是为了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工具。
不使用发怒这种方式也可以交流,从经验中明白这一点,那自然就不会再有怒气产生了。我们有语言,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要相信语言的力量。
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经步入了权力之争。因为不想失败,所以就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结果就会选择错误的道路。承认错误,赔礼道歉,退出权力之争,这些都不是“失败”。
追求优越性并不是通过与他人的竞争来完成的。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
那么你为什么把别人看成是“敌人”,而不能认为是“伙伴”呢?那是因为勇气受挫的你在逃避“人生的课题”。
行为方面的目标有以不两点
①自立 ②与社会和谐共处
而且,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也有以下两点
①“我有能力”的意识
②“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
一个个体在想要作为社会性的存在生存下来的时候,就会遇到不得不面对的人际关系,这是人生课题。
在“不得不面对”这一意义上确实可以说是“义务”,首先,我们从“工作课题”来考虑,无论什么种类的工作,都没有一个人可以独立完成的。
往往讨厌再去公司上班,这些情况都不是讨厌工作本身,而是讨厌因为工作而受到他人的批评和指责,讨厌被贴上“你没有能力”或者“你不适合这个工作”之类的无能标签。
更讨厌无可替代的“我”的尊严受到伤害,也就是说,一切都是人际关系的问题。
很多人认为朋友越多越好,但果真如此吗?朋友或熟人的数量没有任何价值。这是与愛之题有关的话题。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关系的距离和深度。
只要想用心交朋友,你一定会交到的,只要你变了,周围也会改变,必须要有所改变。
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改变他人的心理学,而是追求自我改变的心理学,而是追求自我改变的心理学。不能等到别人发生变化,也不要等着状况有所改变,而是由你自己勇敢迈出第一步。
最后的“爱的课题”是指么呢?这一点,可以分成两个阶段。一个就是所谓的恋爱关系,而另一个就是与家人的关系,特别是亲子关系。
在工作交友和爱这三大课题中,爱之课题恐怕是最难的课题。
当由朋友关系发展成恋爱关系的时候,一些朋友之间被允许的言行,就不再被允许了,例如,不可以跟异性朋友打电话,恋人就会吃醋,像这样距离近了,关系也深了。
但阿德勒不同意束缚对方这一点,如果对方过得幸福,那就能够真诚地去祝福,这就是爱。相互束缚的关系很快就会破裂。
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
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阿德勒说:“如果想要和谐地生活在一起,那就必须把对方当成平等的人”。
“人生谎言”教我们学会逃避,人就是这么任性而自私的生物,一是产生这种想法,无论怎样都能发现对方的缺点,既使对方是圣人君子一样的人物,也能够轻而易举地找到对方值得讨厌的理由………
正因为如此,世界才随时可能变成危险的所在,人们也就有可能把所有他人都看成“敌人”。
是这样的,阿德勒把这种企图设立种种借口来回避人生课题的情况叫作“人生谎言”。
假若你的生活方式是由他人或者环境所决定的,那还有可能转嫁责任,但是,我们自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责任之所在就非常明确了。
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的心理学”,同时也是“使用的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