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自己
不知不觉就走到了现在。高一高二时候的兴奋和迷茫还历历在目。 初三刚毕业的时候学姐学长对于申请季的建议还记得清清楚楚。 还记得最初对于School research的抗拒,和对于ED选校的迷茫,到现在也算是找到了自己的梦校吧。早上提交了ED及提前批的申请,按下Submit的那刻心里真的是五味陈杂。喜的是自己居然在Deadline前几天就完成了申请,忧的是标化分数还有些欠缺,慌的是ED的学校实在没多少把握,悔的是当时也许应该试试UNC。递交完ED的申请后,想到的是之前去做initial view时一个家长问我梦校是什么,我不假思索(+proud)的回答Barnard时的场景。不论结果如何,能带着兴奋和骄傲回答梦校是什么,不失为一种幸福。至少我也为我的梦想骄傲过,努力过。
前几天出了SAT分数。其实一整天都有些心神不宁,College Board 的官网更是从前一天晚上开始就打开了好几遍。最后在教室,开着流量,一边跳脚,一遍狂按刷新键,最终查到自己的分数的时候,我一下子就懵了。我很平静,平静的连我自己都知道不正常,平静的像当初小小的我被电瓶车撞的时候,只是睁大了眼睛,叫旁边的人扶我起来。我其实很绝望。当时浑浑噩噩的走出教室,似乎是说了些无奈颓废的言论,因为实在经不起安慰的话语。事实是直到几个小时之后坐上车,我一直都没有真正接受这个结果。我从来都没有想过10月最重要的一场SAT考试的结果竟然是这样的。我也从来没想过一直以来我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对待的考试竟然是这样的成绩。我从来没想过我的分会这么低。就算是现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还是有些头晕目眩。但是最终还是从那些慌张沮丧,紧张绝望的情绪中走了出来。
都战战兢兢的活了这么多年,都为考试为别人活了这么多年,是时候为自己活一次了。是时候自信起来,去直面自己的优势和成功,也直面自己的缺点与失败。是时候去真正的认识自己,从自己的角度,而不是站在名为别人的镜子前审视自己。是时候去勇敢的做自己想做的事,写自己想写的文字,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在出分的前一天,和同学谈人生,谈理想。她问了一个问题,你为什么想出国。为什么啊,理由真的很多。从小的梦想,想去看看更广阔的世界,想经历不同的事物,想更好的认识自己记,想让未来的自己不要后悔过去因为没有勇气而不去尝试。原因真的太多太多。在絮絮叨叨的说了一堆以后,她问了Mentor每天会问我的问题,Why do you care about the things? Why Aborad? 我其实愣了一会。为什么?大概是因为想探寻自己存在的意义,想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想为我以及的后代创造更好的机会。其实都是些很理想主义的答案,但是说出这些答案时内心的坚定却很真实。
对于SAT的分数,心塞和纠结说没有,那是假的。心里还是有一丝丝“考试代表一切”的思想的残留。还是会觉得很痛苦。但是回想自己对于为什么要出国的回答,SAT的分数变得不那么重要。它不过是一场考试,我为什么要为了它毁掉我的希望?其实一部分的痛苦来源于和别人的比较,另一部分来源于不敢直面自己的失败。是我一直迷茫,没有看到分数背后的东西。
最喜欢的座右铭一直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提交玩提前批的申请后,心中默念了一下这句话。记得乔布斯在他在斯坦福大学演讲中说过“我总是把一切弄得一团糟,甚至想过逃离硅谷。但是,渐渐地,我开始有了一个想法,我仍然热爱我过去做的一切,于是,我决定从头开始。”(One of my favorite speech) 因此,不管提前批申请结果如何,我都希望自己也能记住我多热爱和追逐的东西。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