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花涧】- 拆出春暖花开

【羽花涧】让工作不再返工的思考方式-第2稿

2020-05-21  本文已影响0人  善小

书籍信息

学会提问:麦肯锡工作法

书名:学会提问:麦肯锡工作法
作者:【日】大岛祥誉
主题:工作中的提问三部曲
目标:运用提问三部曲,拒绝工作返工


【R】阅读原文

你在工作中是否遇到过返工的情况呢?觉得对方说的是这个意思,于是便尝试做了,结果还是被要求重新做。即使是完全按对方所说的去做,还是要返工。

我相信大家在平时的工作中,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吧。

为什么会出现返工的问题呢?这是因为无论是面对公司以外的人也好,还是公司内部的人也好,你没有从本质上了解清楚什么是客户自己想要的东西,以及真正必要的东西。

因此,当把成果以有形的形式提交到客户面前时,对方才会说:“我要的不是这个”“要是能更……就好了”“这样做的话可能不行吧”……

但是,好不容易完成的工作每次都要经历返工的话,在时间和精力上都是一种浪费。

准确了解情况=通过提问抓住事物的本质

假如对方提出“我需要一份资料”的要求,那么,我们要知道不同资料本身的内容是有差别的,有的只是拿来供参考,有的则是要用来辅助做出某种判断决策的。

所以,我们可以灵活运用“5W1H”的提问方法,准确抓住对方所提要求的背景,即工作的本质是什么。

提问示例:

这份资料是要在哪里用到的呢?(Where)

这份资料是用来做什么的呢?(Why)

以提问的形式给出假设

就提供给顾客的资料内容方面,即使我们向对方提问:必须有哪些内容呢?得到的回答可能只是“你看着办吧”。如果我们不能弄清具体的情况或目的,就不知道到底什么内容才是这份资料里的重点。

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给出一个假设,这样才能帮助我们弄清楚对方所提要求的背景及其本质。

例如,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假设:对方需要的这份资料,是要用作公司内部会议讨论的吗?要是那样,在资料中加入对比的图表或数据,是不是更容易在会议上获得通过呢?

验证这一假设

基于上述的假设,我们就可以问对方:“是不是要加入与其他公司比较的数据呢?”如果碰巧我们说到点子上,就会从对方那里获得这样的回答:“如果没有客观数据,是很难在会上被通过的,所以,只要你在做资料时别有所遗漏,就是帮了我的大忙了。”

像这样通过提问的方式去验证我们的假设,就能够有效地减少工作中返工的概率了。

这里所介绍的“提问三部曲”,是在工作中提问的基本步骤。


【I】重述原文

what?

日常工作中,你有过这样的困扰吗?
领导布置给你一项任务要完成一个工作报告,然后你按照自己理解去做,花费了好多心思,也下了许多精力去准备。等你好不容易完成,满怀期待的发给领导,等着领导过目后对你大加赞赏,结果收到的反馈却是这份工作报告与领导的标准偏差很大,你费了半天劲儿做的并不是领导想要的。

通常情况下,你会选择怎么做呢?拿回来继续琢磨领导的想法,然后自己改吗?
如果多次返工,很有可能让你觉得自己工作价值不大,付出与产出不成正比,甚至可能会因为反复修改情绪暴躁,与领导产生矛盾,进而影响到你的职业发展。

由于前期沟通不足,工作中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分配给我们的任务被我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做了,总觉得开始做了结果就会好,但是最后你做出来的东西真的是对方想要的吗?如果我们的工作一再返工,不仅浪费了双方的时间,延误了进度,同时也为后续的合作带来困扰。合作不顺利,一方觉得想要的东西始终得不到,而另一方又觉得花费心思做的东西,却没得到正向反馈,这样的过程是很痛苦的。

why?

事实上,工作返工的问题完全可以由我们掌控。最重要的是抓住任务的需求本质,而不是表面上看到对方想要什么,我们就按照对方的意思去完成。如果不明确任务的需求,我们很容易因为盲目开始而陷入返工的漩涡中,而这样很容易带来消极情绪,任务完成不顺利,让自己产生挫败感,觉得自己能力不足,甚至最终因此被动辞职,这样下去是不可能高效完成任务的。怎么做才能避免无谓的返工呢?这就要用到原文中的方法抓住核心需求了。

how?

如何才能抓住核心需求呢?作者给了以下三步:
1.用5W1H抓住对方真正想要的东西
比如,领导要你出一份部门简介,你需要思考,这个简介需要哪些内容呢?(what)是用来做什么的呢?(why)用在什么场合呢?(where)给谁展示呢?(who)什么时候要用呢?(when)可以怎么用呢?(how)

  1. 假设情况或目的
    例如我们可以这样假设,我们的客户主要是针对政府,如果未来要向全国推广,部门介绍中可以用与上海市各个政府机构深度合作的项目为主,并搭配相应成果吗?

  2. 提问验证假设
    比如,基于以上假设,我可以问领导:“是不是要加入我们与上海市教委、人才中心等政府机构深度合作的项目呢?是否以这些项目为主呢?”如果领导也是这样的想法,他可能会这样说:“你说的没错,我们与政府合作的项目是向外介绍的标签之一。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公司集成服务的基础支持,打造我们的实力。”

where?

这种思考方式适用于工作中别人交待给我们去完成的任务上。


【A1】联系经历

上个月领导安排我去参加一场教育论坛,并完成相应的会议记录。为了做好会议记录,我全程录音,认真记笔记,会议结束后我又认真把录音重复听了又听,花了一礼拜的时间,最终写成了100多页的会议记录内容。我认为这些内容记录足够详细了,领导一定是非常满意的。整理结束后,我把会议记录和录音、照片、ppt等等内容都发给了领导。没想到领导给我的第一个有效反馈就是说我内容太多没重点,当场觉得特别失落,感觉自己费了很大功夫做的东西,但是在领导那边只是加了辛苦分。之后我又在自己理解上重新做了第二版记录发给领导,领导后续也没有继续回复我。

反思:

  1. 会议记录制作前没有好好思考,领导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是全部的演讲内容吗?很显然其实并不是。领导需要的是对部门发展有用的重要信息,而不是全部信息。
  2. 事前没有与领导进行有效沟通。论坛前应该先询问一下领导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主题,想要拿到怎样的素材。如果事先有了沟通,有侧重总结梳理,就可以既快速又有效的完成任务了。

【A2】行动计划

本周需要完成1个关于高校大数据平台的产品说明手册
目标:
通过运用片段中的3步骤,明确手册制作要达到的最终标准,并且做到不返工的顺利完成。

行动:

  1. 问自己5W1H
  1. 做出假设
    由于目前还没有完整的产品,先假设这份产品说明手册是为了指导未来的产品研发,先行做一份产品预估。可以加入以往做过的、关于高校大数据项目的平台框架,并找到针对对象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应解释。

  2. 验证假设
    基于以上假设,可以询问领导:“这个产品说明手册是不是要以曾经我们做过的大数据项目为蓝图呢?”

  3. 确认需求
    按照验证后得到的信息进行整合,制作产品说明手册。

可检测标准:
本周五以前完成本产品说明手册,并顺利通过领导验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