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本书计划#读书

微信读书:在碎片中融会贯通︱#1000本书计划#NO.121-1

2017-07-17  本文已影响15人  梵曦FANXI

近段时间利用碎片时间、使用微信读书APP看书,断断续续地也完成了以下这五本书:《大明王朝1566》《杜月笙全传》《人民的名义》《天局》《枭臣》,试图在零散的书籍中找到一些对得起时间的东西。

《大明王朝1566》

这本书称得上政治入门书也不为过。

书里面有着太多的精彩,以及很多闪耀在那个年代的人物。

比如海瑞,比如王汲,比如嘉靖。

最后嘉靖临终时对裕王的叮嘱,才是真正给本书下定义的话语:

“没有真正的贤臣。贤与不贤有时候也由不得他们。看清楚了,贤时便用,不贤便黜。

《人民的名义》

这部剧大热的同时,我翻开了作者的这本书。

每个人,在每个阶段,或许都会有不同的选择。

这些选择,关乎利益,关乎坚守,关乎许多东西。

但最终,关乎恐惧

《天局》

我坦白的说,我看不懂《天局》。

此书名为天局,其实是数个短篇的合集,开头的短篇名为《天局》。

是的,组合起来也是《天局》。

之所以看矫健的这本书,是因为《人民的名义》的作者的推荐,他根据这本书去塑造了《人民的名义》中公安厅长祁同伟。

“祁同伟只看懂了一半《天局》”这是作者对自己笔下人物的评价。

书中6个短篇,浓墨重彩了6个不同性格的人物,穿插着荒谬、怪诞、讽刺等种种情绪和笔法,引出作者的思考:

“什么是福?”

“我们短暂的一生,到底什么是最可珍贵的?”

《枭臣》

这本书是柳传志向马云推荐的,确是好书,而不是借机炒作之书。

主人公林缚的经历,每一步的思虑和决断,都非常值得琢磨。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的传记很多。

写来写去,杜月笙生平所做的事情书中也是同样差不多的记录,那为什么还要多看这一本呢?

如何“舍得”,才尽显功夫呵。

综上5本书,其实不难发现,主线无非是两个词:

用人、做事。

如何用人?要知人,要对所用之人有一个全盘的认知,要用对人,把该用的人放到正确的位置去。

如何做事?要抓住本质,要条理清晰,要主次分明。

知易行难。

其实很多道理也就那样子,好像我们都知道,但就是做不到。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道理都有前提,都需要基础。

比如这个用人、做事,没有说明的前提和基础中,还有需要魄力,需要审时度势,需要急智,需要当机立断,这些衍生开来的基础和前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还有可能在追逐这些的过程中忘了自己的出发点。

所以啊,人生本来就是一场修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