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与原生APP,微信公众号深度比较分析
本文转自易小程-微信小程序
自2016年年初,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对外宣布将推出应用号(后面被命名为微信小程序)以来,一直深得业界关注。
然而作为已经运营过手机APP和微信公众号的企业,以及打算利用这两个工具进行服务运营的企业,难免会提出以下疑问:
微信小程序和手机APP、微信公众号有什么不同?
我们需要立马再开一条业务线去运营微信小程序吗?
作为初创企业,在这三者之间该如何选择?
是不是真的不用再开发APP了?
易小程在本文将深度比较三者的相似点及差异,为企业的产品运营选择方面提供一些指导。
(以下仅为易小程本人总结分析的观点,如有其它观点,欢迎回复留言,给同行一些参考)
首先,在互联网行业价值体现上,三者都具备划时代的意义。
从诞生的时间来说:
手机APP的产生,标识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开始。
手机从原来的传统机转化为智能手机,是和电脑一样,搭载操作系统的手机。而APP则是操作系统内可以任意创建的移动应用,以此满足手机用户的移动多样化需求。
微信公众号,带动着内容媒体和O2O生活服务的信息化转化。
微信作为移动端的超级APP,一方面满足了用户实时通讯的沟通交流需求;另一方面,依托于微信的真实朋友圈关系,发展基于订阅和关注的公众号(订阅号+服务号),基本实现了内容媒体的移动化以及生活服务的移动化。
而这种内容获取及生活服务的需求消费,不同于原生APP之处在于,它基于微信的沟通及人脉关系而产生,更加场景化,碎片化。
简单来说,你可能不会一直想着打开某个APP,但你一定会因为经常打开微信而去无意识的关注某些内容及服务。
微信小程序,可能意味着超级APP的OS生态化发展。
微信的发展,逐渐走向连接一切的生态化系统。目前了解到的,微信通过公众号连接了内容媒体及生活服务;通过企业号连接了企业信息化办公;通过硬件平台连接了智能硬件。
可以想象,微信小程序以APP的形式,将以场景化的服务连接更多可能性。并且这种连接是入口更浅,体验更优的一种选择;
同时可以想象,以后你手机里面的很多应用将从桌面消失,转而通过小程序来实时满足你的场景化需求。
其次,产品适用领域方面
微信小程序和公众号本身的适用领域是有截然的差异的;而原生APP没有适用和功能的限制。
请看以下表格:
然后,在产品实现方面:
原生APP相对于微信系公众号和小程序开发会更加麻烦,成本更高。因而在这个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利用微信小程序或微信公众号进行快速试错,无疑是个最佳的选择。
以下是相关对比参考:
最后,通过以上对比总结以下观点
以回答文章开头产生的疑问:
观点一、移动互联网时代已完结,微信OS连接时代刚开始
今年全球互联网大会上,百度总裁演讲时,曾表明: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结束,行业再难产生独角兽型移动互联网公司。
然后在智能互联网还未到来的时候,微信OS的连接一切,将为移动互联网带来很多新的生机。
观点二、移动软件产品将更加脱离技术,而强化产品和服务本身的价值
无论是微信公众号,还是微信即将推出的微信小程序,都朝着一个方向进行发展:重运营而轻技术。而这里的运营包括产品质量和产品服务。把很复杂的技术交给大公司就够了!
而脱离互联网技术本身,与生活更加贴切的服务本身将得到更大的发挥。
观点三、初创企业,建议公众号+小程序做探索性尝试;探索成功后,根据需要,可以考虑是否开发手机APP产品
微信小程序出来前,早已流行一句话:不用开发APP了,开发微信公众号就够了。
而微信小程序出来后,在开发APP产品之前,提供了更多的一个选择;这对于创业型公司,无疑是一大利好。
微信小程序的体验将弥补微信公众号的缺陷,将服务的品质提高一个台阶。
观点四、低端产品服务的用户将在体验和成本之间的博弈持续一段时间
这个观点基于一个现实:企业很难为用户体验而买点。具体点说,如果用户同时可以通过微信服务号购买商品,也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下单,用户在流量够用的条件下(现在的流量确实基本已经很普及),用户不会因为小程序操作更快而倾向于通过微信小程序下单购买。
这个场景,同样适用于有些生活服务类产品。
更多内容请关注晓晓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