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读《随园诗话》(774)
【原书卷五·六二】
镇江布衣李琴夫咏《佛手》云:“白业堂前几树黄?摘来犹似带新霜。自从散得天花后,空手归来总是香。”咏佛手至此,可谓空前绝后矣。
李琴夫,即李御(1712—1790),字琴夫,号萝村,晚号小花山人,小花樵长,镇江丹徒人。性情孤洁,厌恶时文。交游甚广,与黄慎、郑板桥等往来尤多。乾隆二十六年(1761)应王文治之邀到北京。应顺天乡试落第。出闱后就离开北京到山西游览。自山西归,家境益穷,晚年常寄居僧寺。他的诗清新俊逸,颇具天然之美。年轻时即以“一从散罢天花后,空手归来也是香”咏佛手而一举成名。他存世的著作有《八松庵吟草》、《北征消醉夜钞》、《丁香集》、《丁香馆遗集》、《恒山志略》、《八松庵诗集》等多种。徐世昌所编《晚晴簃诗汇》云:“(萝村)颇自负其诗,尝乞吴榖人(锡麒)选定手书勒石,诗稿子目凡十三,合为一集,钞本流传,其乡人颇推重也。”
佛手,音fó shǒu,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果实在成熟时各心皮分离,形成细长弯曲的果瓣,状如手指,故名佛手。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丈余。春分至清明第一次开花,常多雄花,结的果较小,另一次在立夏前后,9-10月成熟,果大,供药用,皮鲜黄色,皱而有光泽,顶端分歧,常张开如手指状,肉白,无种子。通常用作中药,或因其果形奇特,而作为观赏植物。佛手柑被大量制作成凉果食用及出售。
白业,音bái yè,佛教语,谓善业。出自《五灯会元·东土初祖·菩提达摩大师》:“当勤修白业,护持三宝,吾去非晚,一九即回。”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杜甫的宗教信仰》:“十使十恶,此属乎罪,名为黑业。五戒十善,四禅四定,此属于善,名为白业。”宋·叶适《毛崈夫挽词》:“道修白业曾先悟,官近青云却未通。”白业堂,寺院、宗祠中比较多见的殿堂名称。
散得天花,即佛教故事天女散花,意思原指天女撒下花来,以花着不着身验证诸菩萨的向道之心。《维摩经·观众生品》:“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说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堕。一切弟子神力去华,不能令去。”故事今译:一天,如来佛在西天莲花宝座讲经解法,忽见瑞云东来,遥知得意弟子维摩洁患病。于是,派众弟子前去问候,断定维摩洁要借机宣经释典,便派天女前去检验弟子们的学习情况。天女手提花篮,飘逸而行,来到尘世间低头下望,见维摩洁果然正与众人讲学。随即将满篮鲜花散去,弟子舍利弗满身沾花。众人诧异万分,天女曰:“结习未尽,固花着身;结习尽者,花不着身。”舍利弗自知道行不行,便愈发努力学习。
(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