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的魅力

请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

2016-11-02  本文已影响0人  10后的60后妈妈

在宝妈圈里呆久了,经常会听见宝妈们说自己的孩子或者说人家的孩子得了多动症、某某孩子爱偷东西、谁谁的孩子爱打人、那那个孩子不守规矩……

大多数人听了后,会笼统的认为:嗯,这孩子或者那孩子就是那样!

这些词汇如果让被说的孩子知道了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呢?或许,一个不经意的标签真的就改变了孩子的性格甚至是一生!

今年下半年,同事小燕的儿子刚刚上了一年级,平时孩子一直都是同事们夸奖的对象,因为小燕对孩子要求严格,刚刚上幼儿园已经能认识许多汉字,书法和国画已经小有模样了,不仅知识学得快在礼仪待人方面也是认真教导。可是,最近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头疼事情:才刚刚开学一个月,老师就已经几次电话沟通说孩子道德品质有问题。这让小燕一下接受不了,由于知道了儿子的表现心情很糟糕,看见儿子就想发脾气,把以前灵气的孩子都训傻了似的。小燕突然意识到不能这样,孩子这么小,平时要求那么严,怎么可能道德品质有问题?在班上,老师给表现好和积极回答问题的孩子奖励小红旗,而且是要孩子们自己收起来积攒数量。因为孩子手里的小红旗比别人多三四个,老师说她没有发那么多,就确认孩子偷别的小朋友的小红旗了。

刚刚上学的孩子,会“偷”小红旗吗?这将给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心理影响?

还有一个同事孩子刚刚上幼儿园大班,是从国外刚刚回来上幼儿园。在国外也一直很好的孩子,在刚刚开学不久就被老师说孩子有多动症,同事心里很懊恼:多动症?我怎么平时没有发现呢?老师说,因为他老是不听老师讲话,喜欢听小朋友说事情。在板凳上坐不住,喜欢自言自语。见过她儿子的同事也奇怪了,孩子很正常啊,怎么就多动症了?

……此类事情不在少数,上面说的是老师给孩子贴标签,还有不懂孩子心情的家长也喜欢给孩子贴标签,孩子们真的有这么多毛病吗?这么小的孩子,我们是不是太自以为是,用成人的偏见来衡量孩子了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