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05《寂寞的十七岁》白先勇
前言:
今年的阅读重点是中文书籍,而白先勇先生作品的豆瓣评分都远超8分,于是便购买了《树犹如此》、《台北人》、《纽约客》、《寂寞的十七岁》和《孽子》这五本书。完成了《树犹如此》、《纽约客》和《台北人》的阅读后,开始了《寂寞的十七岁》的阅读。
正文:
白先勇是国民党桂系将领白崇禧的第八子,是当代著名作家,其创作的《台北人》在20世纪中文小说百强中排名第七,占据了在世作家中的最高排名。白先生亦是当代最为知名的昆曲制作人,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昆曲研究推广计划”荣誉主任。在流行音乐横行,传统艺术衰落的时代,他却可以让青春版昆曲《牡丹亭》被大众所熟知。旅美学者夏志清教授如此评价他:“当代中国短篇小说家中的奇才,五四以来,艺术成就上能与他匹敌的,从鲁迅到张爱玲,五六人而已。”
白先勇在序言中写:“这次我的早期短篇小说结集出版,又有机会重读一遍十几年前的那些作品,一面读,心中不禁纳罕:原来自己也曾那般幼稚过,而且在那种年纪,不知哪里来的那许多奇奇怪怪的想法。”寂寞的十七岁,没有家人的理解,在学校里上学,用自己的情绪关照周围的世界,那些并不与我亲近的人,并不激起我强烈兴趣的事物。它们,就这样成了我情绪的一部分,来到笔下,变成一本书。
这本小说集总共收入了十七个故事,这些故事除了《等》发表于1999年,其它均发表于1958年至1965年,也就是作者在台大念书和在美国留学期间。书名虽然是《寂寞的十七岁》,但这只是其中第十个故事的的篇名。这么命名或许是因为每个故事里都有一颗寂寞的心,掩埋在人来人往的熙攘里、或是柴米油盐的琐碎里、或是战火硝烟的流离里。这些故事的题材不拘一格,大多使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来描写书中的各行各业的人们,这些都是作者耳闻目睹的人物:奶妈、姊姊、邻居、同学、教授、画家、医生、军眷、世子等。夏志清先生将这本书中的作品分为两类:一类是凭借自身经验改头换面写成的小说,如《金大奶奶》《我们看菊花去》《玉卿嫂》等;一类是幻想成分较重,如《青春》《那晚的月光》等。每读一个故事就像是认识了这个鲜活的人和他们背后的故事,相比波澜壮阔的大背景,普通人的悲欢离合生离死别更让我感同身受有所思考。
在极富洞察力和同理心的背后,是一颗温柔的慈悲心。作为一个曾生活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和美国等几个不同的时代和社会环境生活过的人,过去的经历都对他思想和创作带来深刻的影响。少年时代接触的官僚家庭的"显赫"和上流社会的"气派",到台湾地区后,亲眼目睹了国民党旧官僚的没落,背井离乡流落在外的底层百姓,他们的痛苦挣扎和思乡情绪,都对白先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在美国时,一方面是国人对西方先进物质的追求与对西方文化丑陋一面的厌恶,同时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执着和飘泊无根的痛苦感觉,都一齐涌入心中。这些丰富的生活内容和复杂的思想感情,这些都构成了白先勇先生作品的底色。
在后记《蓦然回首》中,最触动人心的那句 “我感到脱胎换骨,骤然间,心里增添了许多岁月”像是一把,得经历过什么才能让一个人“老尽少年心”写出这样的句子呢?白先生在十三邀里讲,人是最复杂的了,不要去了解人,活着就好了。我还是幸运的,他们知道,但没有说。纤细少年大概也是白先生的月梦。
结语:当我们走过少年、中年,到老年蓦然回首自己这一生时,那些存在记忆里泛黄的老照片,又会拼凑出一幅怎样的人生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