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散文

生存的焦虑与勇气

2018-04-04  本文已影响81人  洛小樱
生存的焦虑与勇气

01

过久了朝九晚五的生活,有时,会眼羡浪迹天涯的人们,却又顾虑,又没有勇气,面无表情遮不住内心的波涛汹涌,就这样度过了周末的一整个白天。

夜已深,起身外出,用身体的疲累中和内心的焦虑。

清风拂面,扫过面庞,柔软舒适。

灯红酒绿的街道,独自一人,韩式小酒馆,一瓶清酒,一份炸鸡。

侧耳倾听隔壁桌聊天,是有多无聊,假装自己身在其中,表情也随着那个故事一会笑一会恼。

酒已尽,人也半醉,趁还清醒,结了账。

夜难眠,辗转反侧,李叔同的那句“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映入脑海。

焦虑实实在在地存在着,而勇气却总不冒出头来。如此这般,我们都是困在焦虑的牢笼里,等待被勇气拯救。

02

除却诗情画意,生活的苟且占据大部分的时间。朝九晚五的生活过得久,又过得多,却还是过不惯。

时间就在这不断抗拒和挣扎,妥协的无限循环中流逝。

活了这30年,自己给自己定了诸多规矩,从不越界。上学的时候不允许自己用手机,去网吧,一个人同时扮演了老师和家长的角色。

工作了以后,无数次想跳出这体制内的生活,却也比无数次多一次地说服了自己。

从小就过得老气横秋,如今反而长出反骨。

多想过上多元、平衡的生活。却始终在单一里徘徊反复。想起那句,你的才华撑不起你的梦想,其实,生存的焦虑大抵来源于此。

03

既然是这样,焦虑的根源是才华不够,才华不够,颜值又没法凑。有两个选择,放弃梦想或者继续梦想。

不管是那个选择,因为才华不够,就必须沾染烟火气,以养活自己,养活才华,养活梦想。

靠什么养活,只好工作。而靠工作,就必须是擅长的,能力所匹配的,价值和兴趣就都得往后靠。

所以,做什么工作,也就清晰明了了。如若有一技之长,必然就是做自己所学专业相关工作了,兴趣什么的就别考虑了。

没有一技之长的,就只好结合自己的能力,匹配相关的工作。

生活不止诗和远方,还有眼前的苟且。

04

都听说过要将百分之八十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百分之二十的重要的事情上。重要的事情是梦想,是诗和远方。

咱们来计算一下,一天24小时,吃饭1小时睡觉7小时,还有花在路上等日常1小时,保守9小时。

余15小时的80%是12小时,20%是3小时。朝九晚五的工作还是好的,占据8小时,余7小时用在才华和梦想上,约15小时的50%。

合理化一下这7小时的时间段,按照朝四晚九的作息来计算,早上4点到8点,是4个小时;晚上5点到8点是3个小时。

可以看出,这个时间安排是很紧的,而且完全没有娱乐。

所以除非你的工作跟才华和梦想挂钩,不完全是赚钱养家糊口,否则这个2/8理论是不成立的。

05

而实际上,大部分工作族的日常是工作一天劳累过度,情绪价值消耗殆尽。在工作以外的时间又被各种电子产品占据,这么说来,现在大部分的工作族除了工作就顾不上其他了。

而这就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除了同事关系,别的社会关系都弱化了,包括亲朋好友,有效社交越来越少,休闲娱乐方式单一,根本达不到休闲娱乐的目的。

健康、个人成长、自我实现、事业、家庭、财富、社交和休闲娱乐,一个都没有抓住,是不是活着就已经是生存的勇气了。

话说回来,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的。所以,工作绝不是不顾及健康、家庭等等的借口。

焦虑永远不会消失,但是只要你的勇气永远都比焦虑多一分,你就可以撕开自作的茧,化成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