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
赵构(1107——1187),字德基.南宋开国皇帝,即宋高宗.宋徽宗第九子,宋钦宗之弟,曾被封为“康王”.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俘徽、钦二宗北去后,于应天府即位,改元建炎.拒绝主战派抗金主张,南逃至临安(今杭州)定都,建立南宋政权.统治期间,虽迫于形势以岳飞等大将抗金,但重用投降派秦桧.后以割地、纳贡、称臣等屈辱条件向金人求和,杀害岳飞.公元1162年(绍兴三十二年)禅位于宋孝宗赵昚,自称太上皇.精于书法,善真、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颇得晋人神韵.著有《翰墨志》,传世墨迹有《草书洛神赋》等.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他生活在宋金民族矛盾非常激烈的年代.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北方大片国土沦陷在金人的铁蹄之下.广大人民和仁人志士关注着祖国的命运,“光复故土,还我河山”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但南宋皇室却首鼠两端,一些大臣更是明哲保身,主张偏安一隅,“直把杭州作汴州.”民族矛盾在南宋朝廷内部演化为“主战”和“主和”两派的激烈斗争.辛弃疾是坚决的主战派将领,他念念不忘“西北有神州.”立誓:“他年要补天西北.”而且他的性格豪迈刚毅,“男儿到死心如铁”.在斗争中,只要“事有可为,杀身不顾”,因而他的命运就不可避免地随朝廷主战、主和两派的斗争状况而沉浮.
辛弃疾1140年生于山东历城(今济南)一个仕宦家庭.他出生时,北宋已灭亡了14年,他的少年时期是在金人的统治下渡过的.他早年丧父,随祖父辛赞长大.辛赞原是北宋的朝散大夫.后来又在金国任职.不管他个人的节操怎样,但他对辛弃疾的教育是值得称道的.在他的督导下,辛弃疾努力求学,在文学、历史、治国、兵法乃至剑术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造诣.辛赞还注意培养辛弃疾的爱国思想感情,经常带他“登高望远,指划山河,思投衅而起,以抒君父不共戴天之愤.”他还密令辛弃疾两次“抵燕山谛观形势,”以期报国.这些无疑为辛弃疾树立了“却君王天下事”的宏伟理想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1161年,金主完颜亮发兵五十万大举南侵,北方人民纷纷起义.22岁的辛弃疾聚众两千,树起抗金旗帜.不久,他率部归耿京义军,为掌书记,力劝耿京归宋节制,以图大业.第二年,他奉表南渡,与南宋朝廷联络.不料,张安国杀了耿京,率部投降了金军.辛弃疾在返回途中得此消息,率五十骑直捣金军大营,在中军活捉了张安国.这举动充分显示了辛弃疾的谋略、武功和过人的胆识.消息传开,“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大大地鼓舞了抗金军民的士气.然后他率部归宋,任江阴签判,参加了虞允文大败完额亮的战斗.
然而,由于1163年宋军在符离战败,主和派当政,与金国签订了屈辱的“隆兴和议”,抗金大业受挫.辛弃疾也从此开始了近20年的游宦生涯.他为政英明果断,雷厉风行.在江西举办荒政时,他签发的布告只有8个大字:“闭粜者配,强籴者斩.”一下子就把一触即发的粮市秩序稳定下来.在各地任职期间,虽然宦迹无常,但政绩卓著,修水利、议屯田、兴学校、平盗匪、练民兵,并组建善打硬仗的“飞虎军,”积极筹备抗金.每到一地,经过他的治理,当地的民风政局就大有好转.因而他的官也越做越大,从签判到知府,又历任江西、湖南、湖北等地安抚史,直到奉议郎、领两浙西路提点刑狱,仕途算得上是顺利的了.
但辛弃疾志不在此.他时刻牵挂的是:“南共北,正分裂”.面对朝廷上下的苟安气氛,他十分不安.1165年,他向孝宗献上了他著名的抗金方略《美芹十论》.这是一套完整有效的抗金规划,全文分为审势、察情、观衅、自治、守淮、屯田、致勇、防微、久任、详战十论,从民心向背、经济基础、军事力量等综合国力的角度深入地分析了宋金战争形势,阐明抗金必胜的道理,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恢复国力、收拾民心、积极防御、主动出击的战略方针和一整套具体实施措施.可惜的是,在一片主和的声浪中,这部杰出的论著只能是明珠投暗了.不久,辛弃疾又把恢复中原的具体计划写成《九议》,献给虞允文.但虞允文也受到排挤,爱莫能助,只好让辛弃疾到自己任职的地方去贯彻这些方略.但由于频繁的调任,他们一次次努力往往是初见成效就半途而废.
1174年,辛弃疾登上建康赏心亭,远望北国,虎目含泪,咏出了“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孤愤情怀.
辛弃疾还写过不少的政治讽刺词,用比兴的手法,来揭露主和派空谈误国的罪行和不学无术、专事谄媚的丑恶嘴脸.例如,在《千年调》中,他用热酒的“卮”和“秦吉了”鸟作喻,把这些人“寒与热,总随人”和“学人言语”、“得人怜”的媚态刻画得入骨三分.在《行香子》中,又用象征手法,控诉了政客们翻云覆雨,大搞阴谋诡计的卑鄙行为,“恨夜来风,夜来月,月来云”,“放霎时阴,霎时雨、霎时晴.”
在主和派的排挤下,辛弃疾在43岁时被迫辞职归隐.从1182年到1202年这20年中,除了在他53岁到55岁时一度出仕闽中外,有18个春秋他是在带湖和瓢泉两个别墅渡过的.
在长期的退隐生活中,他写下大量词作,他一生所留下的六百多首词,其中大部分是这时写成的.他寄情田园,流连山水,一方面写下大量的清新自然的山水田园词和闲适词,来排遣内心的郁闷;另一方面却每每不能自己,时常“醉里桃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却将十万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的遭际使他激愤难当.在《水龙吟》中,他向韩元吉尚书剖白心迹,“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词人那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执着心理和壮志难酬的悲愤感情如刻如画,力透纸背,令人不禁拍案叹息.
由于辛弃疾秉性执著、而在那个悲剧的时代,他又报国无路,壮志难酬,因而胸中常蟠结着一股郁懑之气,所以他的作品往往以豪情壮语发端,描绘风雷激荡的壮阔境界,而后抒发感情则沉郁顿挫,一咏三叹,表现出深沉呜咽、悲壮苍凉的氛围,形成了“悲壮”的风格.这与苏轼的作品中体现出来的那种豪迈奔放、清旷超逸的风格迥然不同.所以,虽然大家公认辛弃疾是豪放派词风的集大成者,但又认为辛词“豪”而不“放”,这分析颇得辛词之三昧.
辛词的另外一个特点是“散文化”.他把大量口语和大家耳熟能详的典故、古人诗文名句引入自己的作品,使作品内容更丰富,思想感情更鲜明,更浓烈,读来更容易接受,受到的感染更深.
不管个人处境顺逆如何,辛弃疾的爱国激情始终不衰.自己不能为国出力,他就把希望寄托在朋友们身上.他嘱托赵德庄“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希望史正志“他年要补天西北”,鼓励内兄出仕报国:“万里功名莫放休,君王三百州”,……在与朋友的唱和词中,多次提到“西北有神州”、“长安正在天西北”等,希望他们不忘复图大业.
像囚在笼中的猛虎一样,在被迫退隐18年后,64岁的辛弃疾终于又等来了为国出力的机会.庆元党禁之后,韩托胄当权,图谋北伐,起用了一大批主战人士,辛弃疾也在被起用之列.他不顾年迈,毅然应征.
然而,辛弃疾很快就发现了韩托胄好大喜功的弱点,力劝韩托胄要做好淮备,审时度势,不要急功冒进.但韩托胄认为他年老胆衰,把他调离了幕府.在这种情况下,他写下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来表达对达对北伐的担忧,词末他愤怒地质问:“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几个字,字字掷地有声,表现了辛弃疾彻底的抗金精神和爱国情怀.不久,他又遭弹劾,第3次被罢官.
从此,他隐居铅山.虽然在韩托胄兵败以后,朝廷又召封他做兵部侍郎、枢密院承旨等要职,但终因年老多病,未能出任,于1207年病逝,终年6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