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哲思想法

专注的下一个境界是多维

2020-09-24  本文已影响0人  无内

说到专注,你可能会想到一些词,比如:极致、专业、工匠精神。你也可能会想到一些句子,比如: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够了;专注于一件事的人最有魅力;将一件事做到极致,胜过做千万件平庸的事。

总之,它要求你把时间和精力尽可能地倾注到一件事上。

在中国,提到瓜子二手车,你会想到什么?很多人都会记得那句: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这句品牌口号会在很多人脑子里自动蹦出来。这样的品牌效果,离不开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而之所以做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是因为瓜子二手车信奉“沸水效应”。

瓜子二手车CEO杨浩涌认为,他们的品牌营销策略叫“沸水效应”:如果水没烧到100℃,烧到95℃就是浪费。为什么说是浪费?因为如果只烧到95℃,只要不继续烧下去,热量就会减少;但是如果烧到100℃,水开了的时候,只要维持小火不断,就能一直保证水是沸腾的,用户对品牌的认知也是同样的道理。

注意,这段话背后有两层意思:

第一, 一开始你要专注,这样才能把一锅水烧沸;

第二,水烧沸后,只要维持小火,水就能维持沸腾。

其实这就是专注带来的效果。

有个很好的短语可用来形容这种做事模式,叫“各个击破,分化瓦解”。

生命短暂,任何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因此,做好任何事都需要专注。

这个思维在经济学上是非常"没有效率"的。经济学上需要整体效率的最大化。你必须能同时做好很多事。

做一件事,你可以用2年的时间从0分做到90分,有必要再花20年的时间提高两三分吗?有必要用余生之力再提高七八分吗?从造神的角度,这些很有必要,那就将这些事交给一小部分人来做就行。

对于大众来说,最值得借鉴的只有前半部分,即在2年的时间里足够专注,从0分做到90分。

做到90分,然后呢?我建议你去做其他事情。为什么?因为你的发展速度取决于你能同时做好多少件事。正如物种演化一样,只有多样性,才能产生红利。

专注是集中力量办大事,但专注的最终目的不是只做一件事,而是提高效率后能同时做好更多的事。

只有专注,才能做好一件事,只有专注,才能同时做好很多事。专注的下一个境界应是多维,你可以同时做好很多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