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原生家庭
2022-09-29 本文已影响0人
世界的旁观者
小时候,爸妈经常因为奶奶家的人吵架,无外乎爸爸事事都挺听爷爷奶奶,伯伯伯母的话。
妈妈认为,既然他和爸爸已经有自己的小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我和弟弟),凡事就应该多为自己考虑一下,不说沾别人便宜,但也不能总是让人占便宜呀。
爸爸认为,都是一家人,不应该计较那么多。
从原生家庭的角度来分析:
爸爸这边,他从小跟着爷爷、大爷们学习木工活,他们的关系不仅是父子、兄弟,更是师傅和徒弟的关系。所以,交流多,关系密切,结婚后,短时间内没有转化自己的角色。让妈妈觉得我们的小家庭没有得到爸爸足够的重视。用妈妈的观点来看,爸爸有点“傻”,兄弟们都是往自己家拿东西,爸爸却把自己辛苦赚的东西分给兄弟们。
妈妈这边呢,姥姥家一直过得不富裕,姥爷常年卧病在床,家里的吃食常年都是靠着姥姥的娘家(我的老姥娘家)接济。过怕的苦日子。结婚后,不怕苦,不怕累,玩命儿的干活赚钱。结果,她的队友(我老爸)却迟迟地没有把自己角色清楚。
两个人都很苦恼,为此吵了很多的架。
慢慢地,爸爸发现,果然如妈妈说的那样,兄弟姐妹果然都是自己往自己家搂东西。小时候的亲密感,属于那个特定的时期,兄弟们成家立业后,都是为自己的小家在奋斗的。此后,爸妈不再为了奶奶家的事情吵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