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晏子故事(六十则)正说晏子故事诸子百家

【正说晏子故事(六十则):60 晏子的三个愿望】

2017-04-01  本文已影响42人  443dc3a6113b

晏子的三个愿望

齐景公带着晏子到牛山游玩,不是很尽兴。景公说:“爱卿,你许一个愿望吧!”

晏子说:“算啦,我能有什么愿望呢!”

景公说:“你还是许一个吧!”

晏子说:“要是许愿的话,我希望朝廷中君王是应当被人畏惧的,家里有个老婆在家总等着你,有子女可以哄你开心。”

景公说:“好啊,爱卿的愿望很不错,再许个愿吧。”

晏子说:“我希望君王是贤明的,老婆是贤惠的,家里不贫穷,有好的邻居。君王如果是贤明的,就应当听我的劝谏;老婆如果是贤惠的,就会让我老想着家;家里如果不贫穷,就会使朋友不会后悔认识了我一场;如果有好的邻居,那么每天都可以看到君子,不看到小人。这就是我的愿望。”

景公说:“讲得好,爱卿的愿望果然不俗啊!”

晏子说:“我只不过是希望有一个好的君王能够辅佐,有个好老婆温暖的家,有子女可享受天伦之乐而已。”

景公感叹地说:“爱卿的愿望真是好啊!”

(8-8)

作者悟评:

这是我们在整部《晏子春秋》里面看到的唯一一幅君臣温馨和谐图。景公游兴正浓,让晏子许个愿望,稍加推辞,晏子许了三个愿望,这三个愿望就是晏子的家国梦,也是晏子穷其一生的理想追求。有一个好的有威严的君王可以辅佐,为的是有一方平台可以施展自己的抱负,使国富民强,不被人欺负;有一个贤惠的妻子操持一个温暖的家,可以让自己累了乏了的时候能有一个放松的处所;有一群绕膝的儿女,不但能哄自己开心,而且能看到祖德的传承。家不能穷,穷了让人看不起;邻居要好,恶邻就是小人。晏子的愿望没有什么高大上,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极其质朴,非常接地气,这就是晏子,一个平凡又不平凡的人,一个让你没有理由不爱的人。

作者启事:《正说晏子故事(六十则)》自2017年1月初陆续刊出以来迄今,已全部发布完了,感谢读者的关注,也感谢读者的好评。在我看来,《晏子春秋》全文215节,也就是215个故事。作者整理完毕拟结集出版。古为今用,我们在路上,感谢这路上还有你。为使后来关注的读者对作者编著这部小书的初衷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特将本书的前言再次附录于后,供赏读。如果您对作者感兴趣,愿意进一步了解,可以登录塞北沙蓬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hapengyk;内有近400篇各类文章供选读。再次致谢。——作者谨誌


【正说晏子故事(六十则):前言  不由得爱上了晏子】

提示:在笔者看来,晏子除了那些高大上的名号,还是一个其貌不扬、实实在在、低矮矬、接地气的普通人,就像住在你家隔壁的大叔、大爷、老爷爷。他具备当今官场混迹者最缺少的德行和品格。如果你也愤世嫉俗,如果你也仰慕高义,相信读了笔者精编的这60个故事,也会喜欢上晏子的。

不由得爱上了晏子

读诸子,不知不觉就爱上了晏子。

晏子,名婴,字仲,谥平,齐国莱地夷维(今山东高密,与莫言是同乡)人,是春秋后期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但是,在笔者眼中,他除了这些高大上的名号,还是住在你家隔壁的慈祥睿智的大叔、大爷、老爷爷,总之,就是一个其貌不扬、实实在在、低矮矬、接地气的普通人。

爱上晏子,可以有N个理由:他刚正不阿、不畏强权;他思维敏锐,处事机敏;他勤恳从政,公正做人;他虚怀若谷,闻过则喜;他擅长辞令、智勇双全;他有礼有节,机智善变;他与民为伍、体察民意;他直言敢谏、为民请命;他不贪不占、清正廉洁;他严以律己,身体力行;他乐观豁达,心胸坦荡;他生活简朴,清心寡欲……总而言之,他具备当今官场混迹者最缺少的德行和品格。

我对晏子的这些印象来自《晏子春秋》。这本书共8卷,215章,详细地记述了齐国贤相晏婴的生平轶事及各种传说、传闻、趣闻,215个生动活泼的小故事相互关联和补充,多侧面地记叙了晏婴的言行和政治活动,突出反映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思想品格,塑造了主人公晏婴和众多陪衬者的形象。这部书是反映春秋后期齐国社会历史风貌的珍贵史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短篇小说集。这部书的语言简洁明快,幽默风趣,人物对话富于性格特征,特别是洋溢于人物语言中的幽默感,不但使故事意趣盎然,而且增加了语言的辛辣和讥讽。作者还善于运用比喻的手法,一些寓含生活哲理的比喻,后来成为独立的语汇或成语,丰富了中华语言宝库。

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齐灵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将近50年。他力求使齐国安定,保国安民,是个出色的相臣。他长期周旋在昏聩平庸的国君周围,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己任,用高洁的品格和高超的智慧,赢得了生前身后的名望。晏婴善谏,他能根据不同的时间环境、不同的事件特点和君王在不同时刻的不同心境采取不同的劝谏方式,或直谏,或曲谏,或诱谏,或巧谏,显示了高超的政治智慧。他是解决问题的高手,再复杂再棘手的问题到他那里都能迎刃而解。他由于节约简朴又努力工作,赢得了广大民众的爱戴,使齐国受到诸侯国的尊重,就连磨刀霍霍咬牙切齿欲制其于死地的政敌,慑于他在民众中的威望也不敢轻易下手。

出身世家的晏子,官高位显,却能够 “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吃普通饭菜,穿粗布衣裳,住近市陋室,坐劣马敝车,而以省吃俭用之余财,资助贤明之士与平民百姓,这样的高官怎能不让人仰视,怎能不赢得广大民众的爱戴?这样的人又怎能不让你觉得就像自家隔壁的大叔、大爷、老爷爷般亲近。

圣人孔丘曾赞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亚圣孟子曾给予“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的高度评价。史圣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他与管仲相提并论,发出“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的由衷赞叹。这个非儒非道亦儒亦道的晏子,能让这些超级大咖佩服得五体投地,恐怕不是没有原因的。

读经典,最大的障碍在于语言难懂,艰深的古文言让读者望而生畏,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经典的传播与普及。尽管《晏子春秋》不像其他诸子著作那样端着架子说教,那样故作高深,但一般读者阅读也不是那么容易。笔者将《晏子春秋》这部经典215章逐一作了释义,从中精选了60个故事,每个故事之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悟评,冠之以“正说”编辑成册并推荐给读者,如果你也愤世嫉俗,如果你也仰慕高义,相信读了这些故事,也会喜欢上晏子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