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读书公众号【麦小丁】征集优质文章

小说和开悟

2018-12-06  本文已影响120人  wangs萌

好久没有写文章了,当我停笔为了把时间留给画画时,就暂时放弃了日更的快乐。那个时候我脑子里有写不完的话题。但当我停笔很久时想要重新开始时,却突然感到无从写起,脑子只有空洞。即便强迫自己练习也无能为力,每一句话都索然无味。

经过了一篇文章的练笔,今天终于又找到点什么感觉了,不是言之无物,而是忍不住要写。

不知道灵感为什么消逝,也不知道灵感为什么会回来。

翻看了之前写的数篇随笔,再去读发现大多数都文笔不通、言语生涩,确实没有什么水平可言。但是这些笨拙的文笔却让我重新认识了那时的我。严肃、平静、沉郁还有生命力。读起来非常欣喜。它记录了我来时的路,在人生旅途留下了痕迹。

写作课在教我们寻找自己的文风,这个或许就是我的文风吧。

有的文章至终都没有讲清什么道理,但至少它还在寻找的路上。。

同时我也翻读了自己点赞的文章,发现新的收获。奇怪为什么当时的自己只是匆匆一瞥而无感想。它就是由世代所写《为什么这个世代的小说会如此平庸和狭隘》,文章节选自《更无用的写作课》。

什么样的小说才有更高的境界和立意?"一种是我们的命运完全被我们自己主宰,一种是我们的命运完全没有办法主宰。在这个光谱的两个边界中间,才是我们的故事、生命存在并展开的舞台。"一个好的作品就应该呈现这样一个我们看不见的但真实存在的世界。这篇文章值得一读再读。

小说有这样的价值,这是我不知道的事情。

虽然为了提高写作水平,我想读很多书,但不知从何时起,我对小说这种题材完全失去了兴趣。我不禁要问自己:我们为什么要读小说?或者说,我们能从小说中收获什么。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小说也是如此。王安忆说:“小说是一个独立的人制造的封闭的心灵世界。”俄国作家纳波科夫说:“好小说就是好神话。”

小说常常是虚构的,但是常常又比纪实文学还要真实。因为小说的故事情节来源于生活,它是现实生活的提炼,但它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

但我排斥小说的原因,却是感觉到它的虚假。与其观望别人的生活,不如用自己的脚去丈量世界,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是活出来的不是看出来的。而小说里面就是虚假的人物、虚假的故事和虚假的结论。

今天我才知道,我所认为的小说的虚假,原来是它没有“呈现一个我们看不见但真实存在的世界”,或者说,我只看到了虚假,没有看到它们部分的真实。

小说独创的世界里有自己的逻辑,有自圆其说的道理,越是好的小说,它的欺骗性就越强。沉迷所谓的名著小说虚构的世界里反而会迷失自己。这就是“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

这让我想起圣经里的话:“他们的偶像是金的,银的,是人手所造的, 有口却不能言,有眼却不能看, 有耳却不能听,有鼻却不能闻,有手却不能摸,有脚却不能走,有喉咙也不能出声。造他的要和他一样;凡靠他的也要如此。”虚假的偶像最终会倒闭。虚假的形象最终是虚假的。

有现实世界这么魔幻的小说在每个人手里,与其在别人构建的虚假世界里体验生活,还不如探索自己的世界来的真实深刻些。

这个时候我甚至觉得,读些名著还不如去读网络小说有些实际意义。如同泡沫肥皂剧,俊男美女天马行空,满足下感官享受,看过即忘,总比误入歧途的好。有人看《红楼梦》看的着魔,从没听说有人看肥皂剧着魔。如此看来,好小说害人不浅呢!当然,所有小说都有虚幻的本质,即便肥皂剧这种一眼能看透的假,也能收获一批疯狂粉丝。

有人说读书并不能功利的追求有用。当我们在读无用的东西,当我们在写无用的东西,那文学和艺术的意义是什么?

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好小说的作者反而是收获最大的。当他写完这本小说,就已经完成了和自己心灵的对话。看到一篇文章《文学的意义和作家的价值》,是对官员作家王跃文的采访。他“坚持自我的精神体验,让灵魂与自然、社会和人的内心进行对话”。

在回答“怎么看有些作品被误读,超出作家最初设定的意义范围,甚至背道而驰”这个问题时,他提到自己创作小说时,完全没有任何设想,他本人注重感性又迷信感性。小说立意、故事走向、人物意义这些东西完全想清楚了再创作,反而会有负面的影响。他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会完全进入忘我境界,而让细节、故事、人物自然呈现。

由此可见,写小说比读小说收获更大。写小说同写作一样,也是我们探索世界的实实在在的脚步。这个过程或许会带给别人一些思索,但收获最大的还是自己。

《月童渡河》的作者庆山说:“我们读小说,分享的是这个作者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自我特性。”分享而不是完全认同。当我们读一个小说,一定也要带着批判的眼光。

此前,我不知道怎么评价一个小说,世代的这篇《为什么这个世代的小说会如此平庸和狭隘》能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参考。一端是有因果关系的可以掌握的世界,一端是神秘主义的无法掌控的世界。小说作者的世界观就是他所把握的这两个维度,他可能有所偏差,未必正确。

话说,谁又能真正清醒的认识这个世界呢?唯有开悟者罢了。“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一个好的作者一定是把他真切感受到的世界呈现在了文字里,而读者就要拨开文学的虚假去发现真实的东西。

小说有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如果我对前两者都不感兴趣,环境描写却能成为我看小说的原因。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你的肉身所不能经历的社会、历史还有那些那些花花草草,都特别让我喜欢。让我一度以为,艺术就是为了记录这样的美好。

千万年的进化到今天,人类的出现并没有什么质的跨越,我们仍然是困于现实和神秘之间的物种。而所谓的“高等动物”也不过是自己颁发的美好头衔。我们不断的探索,却并未发现真相。

王安忆在《小说是什么》里提到:“当我们观望原始人的创作时,心里追寻的就是一个不真实的世界,那里有不为我们所知的逻辑、规则、起源和归宿。……它扩展了我们的存在,延伸了真实世界的背景和前景。”

当人类有了文字,也就有了历史,或许文字能帮我们记录来时的痕迹,观望未来的路,是实实在在的探索。

所以,“艺术”应该是什么呢?

————————————————————————————————————————

通过今天的写作练习,我学到了“……”的输入方法,对于一个刚开始写作的人来说,每一次练习都有收获,一切都是从头学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