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质量人

原创:做一个专业的质量人12

2023-04-01  本文已影响0人  QC大宝哥

聚焦“学了就能用,用了就有效”的质量干货。第12章 做生产线长。本文字数2005,5分钟阅读。

刘红光进入目前这家美资公司之前是在斜对门的一家韩资企业做生产线长。即使现在回头想想,也不由得佩服自己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没有相关经验,敢挑战这份工作。

这份工作既陌生,又熟悉。

陌生是因为早前的经验积累都是质量管理,生产线长每天做哪些事情,了解一些,但都是皮毛,也就是见过贼吃肉没见过贼挨打。当时,自己从QC做到了QC组长,后来又代理QC主管,手下管理一百多号质检员。公司始终把自己当做备胎,不给转正,一直在外招。

工厂里的厂牌分三种颜色,红色是一线工人的厂牌,绿色是组长,黄色就是拉长、工程师、及以上级别的职员。当年刘红光一心盼望着能够把自己胸前的绿牌换成黄牌。

红牌、绿牌都是拿加班费,不加班工资就很低,黄牌职员则很少加班。员工住的宿舍是八人间,白班夜班混住。那时候,丁香花这首歌曲很流行,一回到宿舍就能够听到舍友在大声唱歌发泄精力;黄牌住的是三人间或者单间,门口还有保护的栅栏防偷盗。员工只能北门员工通道进出,职员则可以大摇大摆地从正门出入,去逛街的话,能节省很多绕路的时间。

品管和生产线长,大家互为对手、互相提防,偶尔也能忙里偷闲聊聊家长里短,攀个老乡。

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路。刘红光就是靠着这股热情,猛补充自己关于线长的知识,比如现场管理,工艺知识,产品知识等。

就这样,他被HR领进工厂面试。

面试的是一个生产经理,湖南人。他了解完基本情况,就一起去车间转。

工厂不大,韩国老板开的。总共有三条流水线,做汽车DVD音响。

在生产线上,经理问刘红光是否认识这些设备。他点了点头。

生产线的物料是其他厂商提供的打好零件的PCB板子半成品。通常线路板加工厂,会把一些量大的PCB外发出去,用机器自动打上零件,这样就能够低成本高效率地完成这些加工。

最前面几个岗位是人工插件,有的插入电阻,有的插入电容,有的插入变压器。每个人面前摆放几个蓝色的物料盒,装入不同规格的物料。红色盒子用来装不良品。

插件的最后一个工位,负责检查,并对一些容易浮高的零件进行按压,做简单的固定,防止受到后面锡炉的冲击而浮起来。

接下来就是波峰焊锡炉。入口处给板子底部均匀喷洒助焊剂,再把板子自动浸入到滚烫的锡水中进行焊接,出口处有几个风扇降温。

紧挨着的是补锡手,板子波峰自动焊接后,存在虚焊、假焊、连锡之类的缺陷,需要员工手工加锡或者减锡。这个工站为了对IC这些有很多引脚的零件进行补锡,会用刀型电洛铁头,而不是常见的一字型。

接下来是ICT测试,在线通电测试,检查线路是否存在短路、元件功能异常等。功能测试岗位,检查产品功能是否正常。

板子加工完成后,就要给到成品组装线。装入外壳、面板、按键,再进行外观、功能测试,包装出货。

刘红光不认识的设备只有示波器,但没有表现出异样的神情,仍然点点头。就这样,他就入职成为了一个管理三十多人的生产线长。

另外两条生产线的线长是两个女生,很干练,一个姓严,另一个姓黄。

上任第一天,刘红光开始到每个工位去观察、动手操作、调试设备,熟悉产品和工艺知识,很快就和员工达成了一骗。

在很多人眼里生产线是枯燥乏味的,就像卓别林的摩登时代,每一个人都是没有思想,机械地扭螺丝。但现实中的生产线还是充满人性,尤其像这样的小厂,管理比较宽松。工作时,互相聊聊天,只要不影响工作,一般都不会特别管控。

有天,刘红光听同事议论,生产经理要过生日了,今晚去春满楼酒店庆祝。他们在讨论给经理带多少红包。

红光以前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礼尚往来的人情事故,在家里是父母操持,自己不用关心。心情既兴奋又紧张。自己进厂一星期不到,一分钱还没赚到,晚上还要给领导拿钱。拿多了吧,自己又没钱,拿少了,又不好意思出手。

看到两个线长都打算给200,红光只好从银行里也取出这么多钱,还学着她们买了红包纸。

晚上大家都不加班,就成群结队地去工厂附近的酒店。

红光是从来不喝酒的。但跟经理坐在一桌,其他两个线长又是女的,不喝酒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自己作为男线长,好歹要敬经理一杯。

不得不佩服经理见多识广,喝酒的花样令人眼花缭乱。一小杯白酒沉入一大杯啤酒中,说这是深水炸弹,这样口感清爽,感情深。刘红光没想太多,就喝了下去。入口是果然没有那么辣。

但很快自己就晕乎乎了,饭菜没吃多少,只是看着大家杯觥交错,很是开心。

第二天,一觉醒来,发现距离上班还有半小时。才意识到自己昨晚喝多了,都不知道怎么回宿舍的。

在工厂工作,同事之间生日、婚礼这些都会遇到,人情往来,盛情之下,不好推辞,只能顺水推舟,融入进去。

有天,上班后,发现两个打螺丝的小伙子没来上班,他们说前一天晚上他们两个喝了一桶5升装的散酒,好像那个酒是假的,脑袋很疼,需要休息一天。

刘红光笑了笑,这两个年轻人太不会控制自己了,喝那么多酒,万一伤了身体该多不好。不过,谁在年轻时,没有冲动过。这个年龄的人,只有自己跌倒了获得的经验才刻骨铭心,别人说的道理是不会放在心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