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低价团到性价比:省的都是你看不见的
据媒体报道,7 月 19 日中午,台湾主干道 2 号桃园机场联络道发生重大车祸,游览车疑似自撞起火后燃烧,确定包括司机在内有 26 人全部受困车内后罹难,烧成焦尸。台「消防署」人员指出,逃生门未及时开启,恐是酿成重大伤亡的关键。
事发不久,便有台湾媒体指出,出事游览车系陆客旅游团,遇难者 26 人中除一名台湾司机和一名台湾导游,余下 24 人是一名大陆导游和 23 名大陆游客。有台湾媒体着重提示,该旅游团系低价团,来台 8 天 7 夜的环岛行程仅需 3000 元人民币团费。
消息发出不久,网友反应激烈,尤其是大陆网友。有人激愤大骂:低价团的人命就不是人命了吗?
低价团的人命当然是人命,低价团游客当然绝不「该死」。但在此之外,低价团本身确实存在诸多问题——或者说,尤其在安全方面,只是嚷着「低价团不该死」地大力声讨,而毫无清查、治理之念头,就属于「讳疾忌医」了。
地狱的安全门
台湾媒体报出「低价团」这一新闻点,并不是「临时转移视线」的猥琐行径。早在火烧车惨剧出现之前,台湾媒体就常常指出台湾本地「低价团事故率高」的事实。虽然,有关部门为何长久以来不加治理或治理无效,仍是必须责问、追讨之处;但最终酿成这样的结果,于两岸都是重大损失,谁也逃不开民意的汹涌以及旅游业的重创,所谓「转移视线」说法,又是转移到哪里去呢?
义愤填膺之前,不如先从事实出发,看看「低价团」的说法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这次发生火烧车惨剧的旅游团,8 天 7 夜,3000 元,即便在低价团范畴都不禁令人称奇。如果不能直观理解 3000 元是什么概念,不妨随手查一下赴台机票价格,您很快就会发现 3000 元实在不知道是怎么「精打细算」出来的。
而事故本身又为何如此严重呢?照理说,大巴起火不同于飞机,在平地上发生车祸,只要不是瞬间爆炸,乘客安全逃生的几率是比较大的,何况这次还有警察在外部参与援助。然而车内却无一人幸免,许多专家也早就提出疑问:游览车上的安全门是摆设吗?
虽然确切的调查结果还没出,我们大致可以推测,「安全门成了摆设」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第一,车上没人会正确使用安全门,其中包括本该精熟于此的导游及司机;
第二,车辆年久失修,安全门本身已有故障;
第三,事故过于惨烈,安全门实在无法打开。
可见,不管本次事故安全门没有打开具体因为什么,人员的问题及车辆的问题都极有可能扩大类似事故的危险。而人员问题及车的问题,正是低价团最容易「撞上」的。
低价团,低价在哪里?
为什么说人和车最容易出问题,这是低价团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低价团成本有限,想营造「值得购买的旅游体验」,就势必要「富贵险中求」。
因为,游客就算不聪明,也不是纯粹的傻子。游客去旅游,是有追求的,大家希望去到喜欢的景点,住到舒适的酒店,吃到顺口的食物。假如低价团摆明了粗制滥造,去荒山野地啃面包喝白水,那么就算便宜也不会有人买,那是赚不到钱的,低价团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因此,低价团不会省掉菜里的「肉」,经营者需要拿出诚意,为低价团保留吸引游客的「亮点」。但这亮点是什么样的,您就得留神了。说白了,低价团若是想赚钱,和所有经营者一样,要懂得「开源节流」四个字。
开源不难理解,即便是高价团,时常也会有一些强制购物,这个国人再熟悉不过;而在低价团里,甚至有带游客去「山寨景点」的行为。山寨景点,是一些去了可以拿回扣的,实际上不称之为「景点」的「人造景点」。这种景点多半位于真正的景点附近,比如海南低价团的「欣赏五指山、万泉河美景」,实际上就是将游客拉到某个勉强看得到五指山、万泉河的地方,远远眺望。
这种山寨景点的好处在于,写在行程安排中,看上去十分美好、十分诱人——您想要的五指山万泉河美景我给您了,您是不是别无所求了?赶快交钱上车吧!靠着这种毫无诚意的噱头,3000 元一周的低价团,完全可以拉出满满当当、不输正常旅游团的活动安排。这些安排看上去都很好,当然去了之后会不会大呼坑爹,只能看您的造化了。
那么节流是怎么回事儿呢?有些人想当然地以为,只要关照菜里的「肉」,降低肉的质量,就可以控制成本了。但可怕的事实在于,「肉」的质量恐怕不是想降低就能降低的。我们去餐厅吃饭,餐厅自然可以用最烂的材料给制作最便宜的菜品,从而黑我们一把。但旅行社端上的一盘盘菜,其实是把别家的诸多材料「排列组合」,其中的大多数是自己无法控制成本的。
航空公司显然不是旅行社自己运营的,机票价格钉是钉铆是铆,即便有优惠,也谈不上多大的降幅。酒店不是旅行社自己开的,景点也不是旅行社自家独占的,这些最硬、最诱人的「肉」,成本实在不可能压下来太多。
考虑到这些问题,您就会发现,所谓低价团,给你摆上台面的反倒不一定低(想低也低不下来),而那些看不见的则处处被克扣、狂省。
看不见的才是最关键的
看不见的是什么?具体到火烧车事故,就比如雇佣的导游、司机素质,比如租用的交通工具品质。如果不是事故真的巧合到封死了安全门(照常理而言机率极低),那么 26 条生灵,不是死于年久失修的老马破车,就是死于玩忽职守的业余导游。
换句话说,省不下肉省下了盐——行程满满当当的,实在的项目都逃不开,我只能狂省安全经费,赌一把「不会出事儿」了。
诚然,假若这 23 名游客并未遭遇此次恶劣事故(正如多数低价团其实也没死人一样),再忽略掉强制购物、山寨景点的糟心,他们回国后就可以向亲友大肆炫耀「3000 元 8 天 7 夜环岛台湾游」了,说不定还会有「你那 20000 花得太不值了,你瞧瞧我,XX 也去了,XX 也吃了,XX 也买了,不和你一样?」的「无可辩驳」的强势安利。
不可否认的是,如果低价团不出事,或者说至少不伤人、死人,那么其「性价比」确实是惊人地高。当然,这个逻辑放到食品行业,就等于「产品不需要质检,为了便宜,吃死活该」;放到机械行业,就等于「机械故障,坏了再修,出厂哪儿用检查那么多遍」。
很明显,这是十分荒谬可笑的。因此,国家才屡次呼吁游客拒绝低价团,并在旅游法中明令禁止「低价团」。当然,低价是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法律的效果只能是「屡禁不止」,而众多游客不断的追捧,更是始终滋养着低价团的巨大市场,为存有侥幸心理的不法商贩制造商机——存有侥幸心理的又何止是商贩呢?
不幸的是,在不止低价团的领域,许多人仍然坚持认为自己总能捡到「物美价廉」的便宜。10 元一块的火腿与 30 一块的火腿,前者也是肉。8 元一份的盒饭与 18 一份的盒饭,前者也能吃,甚至菜色不逊于后者。2000 元的笔记本电脑,1000 元的手机,单论「跑分儿」,甚至不输贵上好几倍的大品牌。
我们都知道,省下来的究竟是哪些最关键的东西。不经过质检的食品,倒霉可能落不到你头上,但不管几率多低,支持这种黑作坊,无疑会坑害无数和你一样的消费者。没有许可证的店家,去三次可能会拉一次肚子,但这一次腹泻的医药费又是多少钱呢?而「高性价比」的手机、电脑,可以跑分儿跑出其「看得见的性能」,却跑不出稳定性、易用性、安全性;商家省掉的,自然是设计、做工、出厂、检修、物流、客服等等「看不见的性能」。
顺便说,宜家这等大厂也会出现产品设计的安全事故,同样不属偶然。要知道,宜家在北美并非中国消费者眼中的中、高档品牌,而是实打实的「大仓储便利店」。 低廉的价格带来粗糙的产品设计,而粗糙的产品设计闹出人命,也并非难以预料。
对自己负责
在法律上,类似「火烧车」事故自然不能追咎于消费者。然而在非法律意义上,成年人也要认清自己的行为。虽然「只买贵的,不选对的」是走了另一个极端,但对于任何价格明显不合理(不管是不合理地高还是不合理地低)的产品或服务,我们都该在好奇之前留个心眼儿——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