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回 资治通鉴:在职场中,面对恶人,要敢于斗争,敢于挑战
《资治通鉴》第一卷 周纪一
【原文】
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襄子将出,曰:“吾何走乎?”从者曰:“长子近,且城厚完。”襄子曰:“民罢力以完之,又毙死以守之,其谁与我!”从者曰:“邯郸之仓库实。”襄子曰:“浚民之膏泽以实之,又因而杀之,其谁与我!其晋阳乎,先主之所属也,尹铎之所宽也,民必和矣。”乃走晋阳。
【译文】
智瑶又向赵襄子要蔡和皋狼的地方。赵襄子拒绝不给。智瑶勃然大怒,率领韩、魏两家甲兵前去攻打赵家。赵襄子准备出逃。问:“我到哪里去呢?”随从说:“长子城最近,而且城墙坚厚又完整。”赵襄子说:“百姓精疲力尽地修完城墙,又要他们舍生入死地为我守城,谁能和我同心?”随从又说:“邯郸城里仓库充实。”赵襄子说:“搜刮民脂民膏才使仓库充实,现在又因战争让他们送命,谁会和我同心。还是投奔晋阳吧,那是先主的地盘,尹铎又待百姓宽厚,人民一定能同我们和衷共济。”于是前往晋阳。
【材料解析】
1、智伯向韩康子和魏桓子索要土地后,又向赵襄子索要土地时,赵襄子坚决拒绝。这一拒绝直接导致了智伯联合韩、魏两家攻打赵襄子。赵襄子的这一决定也反映了他对家族荣誉和土地所有权的重视,不愿意因为一时的压力而放弃家族的根本,别人送不送是别人的事情,遇到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立场和原则。
2、面对智伯这种强势对手,赵襄子选择了坚守原则,不当没有底线的领导者,这也为他后来的反击和胜利奠定了基础。赵襄子的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他对家族利益的坚决维护,也展现了他的勇气和智慧,最终在晋阳之战中取得了胜利。庄子认为,君子处世为人,应该处于木雁之间,当有龙色之变,不能随大溜,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变化。韩、魏两家势单力薄没有了血性,如果赵家也没有底线,便都失去了反抗意识,这样必会任人宰割。
3、敌人再强大,也要有勇气和魄力敢于跟对方抗争,就算自己很弱也要想办法激起他人的斗争意识。人只有参与斗争,敢于斗争,他人想要为难我们,也得先考虑一下会带来什么后果。赵襄子不斗争,智伯以后对韩魏赵的剥削和欺压,就会更加肆无忌惮。人都是欺软怕硬的,一开始别人不了解你时,会先做出试探,看你没有反馈意识,就一次比一次得寸进尺,你再反抗就很难压制对方的气焰,所以第一次就要绝地反击。
4、要善于从现象看出本质,赵襄子被智伯带队追着打。长子城和邯郸城两个地方,城墙坚固,粮草充实,按道理去这样的地方更适合对抗敌人。然而赵襄子明白,一方面很充实的时候,另外一方必然薄弱,战争靠的不仅仅是粮草充足,城墙坚固,更重要的是人心,人心齐则泰山移。晋阳城乃赵氏发家的根据地,城主尹铎宽以待人,体恤百姓,这样必然能上下一心,同仇敌忾。
5、想要对付别人,一定要师出有名,不能蛮横逞强。智伯向韩、魏、赵三家索要土地,显然不是合理合法的要求,这样必然得不到盟友的支持和拥戴。赵襄子拒绝对方无理的要求,智伯就胁迫韩、魏两家攻打。前期你武力强大,没办法对抗,战线拉长后,盟友和敌人会里应外合,到时候危险系数更大,同时师出无名,自己的军队也没有足够的士气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