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
樊登:各位好,今天我们要讲一本让大家特别开心的书,叫作《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我们为大家请到了这本书的作者,清华大学心理系主任、社科学院的院长彭凯平教授,欢迎您,彭教授。
彭凯平:樊老师您好,谢谢。
樊登:这书名是您起的?
彭凯平:是的。
樊登:为什么叫这么夸张的一个名呢?心花怒放的人生。
彭凯平:因为我们心理学有个概念,叫作心花怒放。那是一个英文单词,原意是像花朵一样灿烂。我觉得用心花怒放来描述,非常准确地表达了这个积极向上的、朝气蓬勃、生机旺盛的状态。
樊登:我觉得作为一个读者可能会有一个疑问。第一个就是,有必要活得那么心花怒放吗?第二个疑问就是,真的能活得心花怒放吗?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您是觉得人就能活成这样吗?
彭凯平:是的,我们现在的科学研究证明,这样的一种状态它对我们生活、工作、健康都特别有意义,同时这个状态有科学的方法去实现。所以我们认为是可以做到的,也应该做到的,所以才提出这样的一个积极心理学的概念。
樊登:您这些年来,一直致力于把积极心理学在中国不断地推广,我相信也听到过很多质疑。说积极心理学就是让你高兴呗,这还用学吗?所以很多人把积极心理学等同于心灵鸡汤,他觉得这东西没什么学术价值。您今天跟大家讲讲,积极心理学到底需不需要研究,需不需要科学?
彭凯平:其实对积极心理学的质疑,其实不光是积极心理学,所有的心理学我们觉得都知道。为什么呢?因为它是我们自己的活动,我们思想上也思考,我们还讨论,我们还分析,我们还有很多文学作品、艺术作品介绍人的心理是什么样子。所以这种自以为是的说法、想法、做法很多很多。
所以心理学它是一个具有慈悲心肠。就是说这些说的、想的、做的到底对不对,有没有证据,有没有方法,有没有逻辑。所以幸福、积极、快乐其实也是一样的问题。就是它是有科学方法去证明,也有很多的结论能够证明这种状态是存在的。它有生理的基础,它有身心的反应,它有具体的后果,它能让你健康,多活10年,它可以多赚钱,它也可以让你爱情关系更加完美,它让你的孩子更加健康。所以它是有一些依据,我们才说这样的方法是可以做到的,也应该去追求。所以不难的,我们以前是不知道。
樊登:我读了一下这本书,这本书很实用,它不是一个学术书,它是一个积极心理学在生活当中的应用手册。
彭凯平:是,某种意义上是这样。
樊登:是吧?是可以这样讲。
彭凯平:是的。
樊登:就是在各个层面上怎么应用积极心理学。那咱们先界定这件事,就是到底什么是幸福。
彭凯平:幸福已经有差不多上千个概念,在字典上、学术上都有很多的讨论。我把幸福定义为有意义的快乐。为什么呢?就是说,快乐我们都知道的对不对,但是这个快乐要有意义。就是我看着满桌的美味佳肴,肯定很快乐。因为我们人有这样的一种反应,好的东西肯定爱吃。但是如果你突然意识到你已经是250斤了,那你肯定就产生不了快乐。这就是我们讲,幸福它是有意义的快乐。
这反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我们把快乐和幸福用了两个不同的概念来表述。英文其实不如我们的,happy就是快乐和幸福,同样的道理。所以说要做中国人,理解幸福是有意义的快乐,这是我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的定义。
樊登:您在开篇的序言里边就讲到,中国社会上有很多人普遍不快乐。然后您分析了一下原因,我觉得这个让我读了以后收获很大。为什么我们很多人普遍不快乐?
彭凯平:对,我觉得有多层原因,有社会的原因,有文化的原因,还有自我的原因。
社会的原因。就是我们这个社会发展太快了。我们一直关注物质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没有用心去欣赏一下自己内心的感受。我们很多人的工作是因为它对于事业发展有利,对于家庭养家糊口有帮助,对我们的收入有提升,这就是我们工作的目的和价值。有的时候我们要想一想,这个工作能不能让自己活得很开心、活得很幸福,这个就是我们这个社会有一些太匆忙变化没跟得上。
再一个就是我们也做过调查,就发现我们中国人不幸福的原因,其实还包括我们的这种人际关系、社会关系。我们有太多的竞争、太多的比较、太多的攀比,我们老想上北大清华。其实没必要的,我们可以有一个很好的职业,只要自己是一个积极向上的、聪明智慧的爱学习的人。但是,有这样的一种社会压力。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中国人有点瞧不起幸福这个概念。
樊登:瞧不起幸福的概念?
彭凯平:我们觉得别人谈幸福就是那种心灵鸡汤、假大空,虚伪、无聊对不对?所以中央电视台曾经做过调查,询问我们中国老百姓:你幸福吗?一堆神一样的回答。所以我们不了解它,我们也不关心它,我们也鄙视它。所以这个时候你就很难说我很幸福,因为他不知道。
樊登:你不能轻视这件事。
彭凯平:绝对不能轻视的。幸福是我们的一种生活状态,也是一种心理状态,它是看得见、摸得着、抓得住,甚至可以度量的,有很多的科学方法。比如说我们就知道,快乐的时候、幸福的时候,有四种神经化学递质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的话你开心不起来。一个就是多巴胺、催产素、血清素、内啡肽,对我们的身心状态的愉悦感受特别重要。所以它不是虚的,空虚是因为你不知道。
樊登:顺便在这儿咱们要普及一个知识。就是什么是心灵鸡汤,什么是科学的研究,这里边怎么界定。
彭凯平:我觉得心灵鸡汤最大的问题,它是建立在没有证据,没有证伪,就是我无法说明它对还是不对。比如说“生活是美好的”,这种概念我们没法去证明。为什么呢?因为你可以举出很多例子说它很好,我也可以举出很多例子说它不好,谁对谁错我们说不了,做不了。
但是说“幸福是一种有意义的快乐”,我可以证明它(对)不对。为什么有人在那儿很快乐,但是他达不到幸福的境界,你就可以证明它,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这是科学家库恩提出来的辨别科学和观点的最重要的区别之一,就是它的可证伪性。再一个就是它的逻辑一致性。就是科学它是讲逻辑一致的,而这种心灵鸡汤经常有一些这种前后矛盾的地方,对不对。
樊登:我觉得丹尼尔·卡尼曼说得特别对,就是大量的都是来自于押韵,就只要它押韵你就信。然后另外一句话观点完全不同,也押韵你也信,这没办法。
彭凯平:对,英文这样,中文也是这样。中文就是越具有成语的性质,越让你觉得信。还有一个就是,越是古人说的你越信,反正无法验证对不对。
樊登:咱俩是第一次碰这个话题,但是我以前跟别人解释心灵鸡汤这件事,我说的几乎跟您一样。我说的是心灵鸡汤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做过任何研究,没有科学依据,也不可证伪。就突然给你一个号召,告诉你做人一定要放下,老板放下,公司重生,就为什么呀。给你举七八个例子,全是案例教育,没用。
您这第一章我觉得特逗,《幸福的陷阱:驱除心灵雾霾》。如何正确地跟别人比?因为您前面说了,人喜欢比容易不幸福,但是要真不比也很难做得到。你说一个人活得跟别人都不比,不可能,那怎么正确地比呢?
彭凯平:这就是要有一种心态的自由度。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可以选择怎么比,什么时候跟谁比。这就根据你的目的,根据你的功能,根据你的需要。
樊登:您比如说您跟马云比比。
彭凯平:对,你就没有必要。因为我跟马云不一样。我们追求的方向不一样,我们的价值理念不一样,我们的人生阅历也不一样,这个就没必要。
樊登:这个和鲁迅先生写的阿Q的精神是一回事吗?
彭凯平:不太一样。阿Q的精神它有一个否定现实的前提在里头。所有的积极心理学的比,他是知道自己什么样子,只不过参照标准不一样,参照的方向不一样,参照的群体不一样。
樊登:彭教授这书里边写了一个案例,他说大家都羡慕李嘉诚,李嘉诚那么多钱。问你愿不愿意跟李嘉诚交换生命?就会有很多年轻人突然不过脑子说,当然可以了,几千个亿我还不换吗?一换九十岁了。
彭凯平:对,没必要。
樊登:你一换换成九十多岁一个老人家,你要那么多钱干吗?
彭凯平:对,玩也玩不动,吃也吃不了,对不对?跑也跑不行,对,没必要的。
樊登:所以人需要从多个维度来认识自己的生活,而不仅仅是盯着别人的一个点。他们家孩子上清华了,我的孩子没上,所以我受不了,就这个。
彭凯平:就是人有一种认知误差。你也知道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卡尼曼教授2002年就提出来。这个认知误差叫作鲜明性思维误区。就是我们比的时候,往往比的是人家的那个鲜明特性,那个闪光特性。换句话说,我们比别人,往往比的人家的那个优势、优点,他没有比人家的整体情况,你也不了解别人的整体情况。你跟马云比,你首先想到的是他的优点——有钱,但是你没有想到他的缺点。
樊登:关键我是觉得他压力大。他承担的事,他面对的对手,那肯定是我们这个层面完全不能想象的。
彭凯平:一念之差,上亿的人民币消失,这个压力太大了。
樊登:所以要学会用弹性的视角看待自己的生活,找丰富的维度。
彭凯平:还有一个主观积极性,就是说很重要。心态积极,其实选择的目标、方向、群体都是可以随时变化的。
樊登:您为什么在书里边强调“渴望”不等于“喜欢”呢?
彭凯平: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心理学发现。我们现在发现就是,我们喜欢一件事情,和我们渴望一件事情,是完全不同的神经通道。我们以前老以为,我喜欢的是我渴望的。就是说英文就是一个需要和渴望,是不一样的。
渴望就是我们喜欢、追求的一件事情,往往它不一定是我们生活中间需要的。你想想,有些事情你真的需要吗?比如说那么多钱,你需要吗?你也不需要。但它变成了我们的欲望,我们就觉得一定要得到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真正需要的是感情,对不对?健康、愉悦、良好的人际关系、一定程度的社会认可,这是很重要的,对于人来讲,这样的需要才是我们真正的需要。
但是很多欲望它可能是社会塑造的、文化强加的,甚至有可能是别人误导的。你一定要有兰博基尼,这就是这些广告商他误导我们要有这样的东西。甚至我们人类一定要喝甜的饮料。从进化的角度来讲,人类是不需要糖的,活下来不需要糖。但是因为这么多年,我们都觉得糖好,糖让我们觉得有力量,它就慢慢变成了我们的需要,其实它是渴望变成需要,所以这两个是不太一样。正确地区分我们想要什么、我们必须有什么,其实还是很重要的。
樊登:这个做减法的过程是不容易的一件事。
彭凯平:是很不容易。
樊登:因为你都已经树立目标了。你说我想要个大房子,已经定了这个目标,朝那个方向去了。这时候一旦有这么一个刚性的目标以后,我就发现,房奴就出现了。所谓的房奴,所谓的孩奴,这些名校的奴,他其实就是因为有了一个极其刚性的渴望这样的东西。
彭凯平:而这一渴望是社会文化强加的。
樊登:但实际上未必需要。
彭凯平:不需要。有人说得很好,我只要一个床,我就可以睡觉;我只要一本书,我就可以安心。你看,这就说明什么?并不是多就好。
有一个心理学家其实做过一个研究,她发现越多让人越不开心。她是一个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一个教授,希娜·艾扬格,她是一个盲人,很有意思的少数几个著名的盲人心理学家。她给人一堆果酱让你挑,一个桌上是3瓶果酱,一个桌上是12瓶果酱,你挑哪一个?很有意思。就是当你面对12瓶果酱的时候,你出现了选择烦恼。太多了,我挑什么呀,对不对?最后他就不挑了。
樊登:甚至不买了。
彭凯平:就是不买了。所以很多商家其实不太懂得,并不是越多越好。其实小而精,人的生活质量提高得更多一些。
樊登:我们做樊登读书也是,我们一周就一本书。然后很多人说,别人都是一天一本,别人好多成千上万本。成千上万本的,他不选了。因为选都选不出来。你干脆一周一本就行了,这样你简单点,别对我有太高期望,不一定每本都喜欢,一年喜欢十本就够了。
彭凯平:爱情其实也是一样的,我们书里头也谈到这个。在某种意义上研究也发现,就是我们现在为什么大家恋爱结婚的欲望下降,因为看到的美女太多了。以前遇到的就这么几个,他一定是挑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所以说很容易得到幸福满足感。
樊登:我有一次有一个感受特别深。我跑到河南去出差,出差回来的飞机上,他们就送我好多东西。河南的人特别热情,唐三彩、什么高粱、小米,然后都看起来挺贵重的样子,所以我也舍不得丢,我就全大包小包拎着。结果走到那个机舱中间,那么多的人,我要从那里边横着走过去。然后就突然有一种感觉,我说我太贪心了。就是我对于这些东西放不下,就导致我这一路都艰难。后来我回来以后,我就到我们家,我就觉得这东西谁要,拿走。谁到我们家做客,我都送东西。觉得这好,拿走,不要了,拿走。就是我觉得东西减少一点,你心里面反倒觉得舒服很多。
彭凯平:小孩玩玩具也是一样。我们现在也有研究发现,就是你给小孩很多的玩具,结果他玩玩具的时间反而少,对玩具的热爱也下降。
樊登:多则惑。
彭凯平:你给他一个玩具,他特别珍爱,而且玩得很久,得到的满足感也高一些。
樊登:所以第一章其实核心就是,让我们树立一个正确的幸福观。
彭凯平:对,要走出幸福的误区。什么意思呢?就是好多错误的想法其实限制了我们的幸福感,你要有科学的幸福观呢,你就可以得到更加幸福的体验。
樊登:那您说要拯救不开心,要调动自己积极的力量。人真的想积极就能积极吗?
彭凯平:有科学方法,这个就是我们心理学很有趣的发现。有一个心理学理论叫具身认知。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以前老以为概念就在大脑里头,存在海马系统里头。其实它是以神经元的方式在全身激荡,它产生了一种生物电的反应。所以说知行合一是有道理的,所以叫具身认知。所以你如果做出这样的行动,你可以得到这样的一种反应,它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它是相通的。
樊登:不光是在大脑?
彭凯平:不光大脑,它是全身活动。
樊登:全身都能活动。
彭凯平:对,达尔文就有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叫作肌肉反馈理论。他一百多年前就发现了,就是你装出一种肌肉的一种体现,你的大脑会解读,你会开心。这就是为什么演员他能够哭,能够笑,能够疯,能够闹,就是因为他知道了一些肌肉具体控制方法。所以他的形体表演、情绪调动,都是因为能够调动自己的身心状态,产生相对应的体验。
樊登:这有点像我原来听过的一个概念,叫作导入效应。导入效应就是我们过去都认为是我们的想法在指挥我们的行动,但是导入效应这个研究告诉你,你的行动会反过来影响你的想法
彭凯平:是的。上面影响到下面,下面影响到上面,二者之间相辅相成。所以我们讲,你不开心的时候,你可以做些事情让你开心,而这个做的效果就是一种积极愉悦幸福体验。
樊登:那比如说呢?就是比如说现在不开心了,他应该做些什么事。
彭凯平:最快的就是嗅觉,我们人类的嗅觉它是不通过大脑就产生作用的。因为有一个情绪加工的中心,叫作杏仁核,杏仁核就在我们鼻子后面。
樊登:杏仁核在这儿。
彭凯平:在这个后面,鼻子后面。所有的其他感官都要经过大脑。比如说你听到一个声音很开心对不对,但你得想想是谁,为什么。但这个嗅觉很奇怪的,它是直接产生反应。所以这就是为什么闻到臭豆腐,我湖南人爱吃臭豆腐,即使我智慧上知道很香,爱吃,对不对,但是我闻起来还是臭。所以这就是我们经常讲,闻香可能是调整情绪的最快的方法,因为它立马产生作用。
所以中国古代有一种说法,叫君子佩香。就是你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积极向上的君子的话,你得佩点香。所以家里准备点精油、香油、香皂,心情不好洗个干干净净的澡,换上新衣服,闻一闻清新的空气,其实会让自己很开心。所以说这是最快的,而且立马解决问题。
樊登:怪不得有时候拿刚洗过的衣服闻一下,会很有幸福感。
彭凯平:很有幸福感。特别是母亲闻着孩子的体香,对不对,恋爱的伴侣搞一次浪漫的烛光晚餐,都有香气的。所以庙为什么要焚香,教堂为什么要摆玫瑰花,英语为什么要说“停一停,闻一闻玫瑰的芬芳”,都是因为香气有这么大的作用。
还有一个就是深呼吸。就是我们人类有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一个是让我们激动兴奋,一个是让我们安静。那么当我们副交感神经激活的时候,人心情变得很好。所以你生气的时候,一股怒气胆边生,猛吸一口气,那么也可以安静下来,都是解决情绪的方法。所以有一些科学方法,以前我们都没有研究,也不知道,所以说大家就靠自己的经验、道听途说的说法来让自己开心。
樊登:有那种课,就是让你,你一定要高兴,然后你要不断地告诉自己要高兴,每天早上出门你要在上面写一个“我今天要高兴”这种,这种方法会有用吗?
彭凯平:这种方法其实不太好,为什么呢?就是说我们人类的所有心理活动,都是进化选择出来的保护机制。都有道理的,而且有必要的。就比如说焦虑其实有必要的,如果明天就考试了,你一点紧张焦虑都没有,你肯定考不好的。一定要有简单的深层的智慧,而这个智慧都是进化选择出来的保护机制,所以负面情绪其实是必要的,而且是第一要求。这叫作,我经常讲就是,不开心让你活下来,但是开心让你活得好。
樊登:所以没必要完全抵抗这些不快乐的心情。
彭凯平:而且抵抗不了,因为它是一种自然的保护机制。我们说伤心,伤心其实有保护作用的。你伤心的话,有人来关心你,有人来支持你,是一种社会呼救。你有困难,你都不表现出来,还得装乐,那你就得不到帮助。所以能够示弱,其实对夫妻关系也很重要的。我们谈到了就是,如果夫妻之间真的有一种柔软的感觉,那这个爱心就油然而生。为什么徐志摩说,最爱你一低头的温柔,这时候我就有爱心了。就是有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以为永远快乐、永远积极就是好事,一定是有个度,有个比例的。
樊登:那这里边接下来我看就是各个生活层面的应用,首先是职场。现在大家在职场当中,普遍有一种焦虑感。一方面很多工作在消失,人工智能在不断地替代人类。另外一方面经济的压力挑战也很大。很多人把工作当作一种生活的必要之恶,就我为了养家糊口,我没办法,我忍着,这八个小时我就这样了。那怎么能够在职场当中找到那种幸福的心花怒放的感觉?
彭凯平:我觉得就是一定要意识到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说工作其实除了养家糊口之外,除了赚钱之外,其实还有一个让自己活得开心、活得积极,让自己看到前途和目标。所以我经常讲就是说一个特别重要的职场训练,就是要知道自己工作除了收入之外还有什么别的意义,这个很重要的。就是这个工作让我有好的团队关系,这很重要。工资不高,但是我的团队成员对我很好,或者说这个工作让我有一种社会的尊重。我在这个企业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这个企业是国家的重点企业,它能够为国争光,它能够为民造福,这样的意义感也很重要。这就是为什么以前我们中国的工人阶级虽然工作很苦,但他觉得我的公司是国企,是国家的重要的支柱。
樊登:您说这个,我有个案例特别好。我有个师弟大学毕业以后,进了一个上海的大国企,然后派到国外去,在什么印度、孟加拉国就卖那些中国的电器设备,每年卖几十个亿美金。然后回来以后我们就问他,有多少提成?
彭凯平: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樊登:他说了一句话,给我眼泪都快说出来了。他说:“总得有人为国家做点事情吧。”我当时觉得肃然起敬。
彭凯平:对,这就是意义感,他找到了。就是说,我们还真的要相信意义对人的重要性。我们以前老把它看扁了,看低了,是因为你没感受到这个意义,所以人要活出工作的意义出来。所以知道它的价值,知道它的意义,知道它对我自己的帮助、对国家的帮助,其实是很重要的工作的幸福。这是第一条,就是一定要找到工作的意义,这是很重要。
第二个要找到成长的路径。就是我们人其实要想一想,你将来会退休,你将来会变老,这个工作它有没有前途,它有没有对我自己终身的价值,其实还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找一些能够长期做下去的事情。现在有些行业赚快钱,坑蒙拐骗,可能一下子让你赚很多钱,但是一旦这个公司垮了,你就没有前途了。你那个阅历,你的简历都不好意思拿出去,我跟这个公司工作过,那你就没有必要。所以说人一定还是要放长远。
樊登:这个会不会也跟心理学里边讲的延迟满足感是有关系的。
彭凯平:对,叫自控能力。第三个就是我刚才说的这种自控,自我的心态调整也很重要的。有的时候其实磨炼自己,对自己的幸福感也是特别重要。我们以前老以为就是那种忍的人活得很苦,现在发现忍的人其实未来活得更幸福。为什么呢?他的社会地位更高,他的工作收入更好,这个对他将来的影响也很大的,所以要有一种自我控制能力。延迟满足,就是一种自我控制。
樊登:就是其实如果你能够把职场当中所受的这些磨炼视作是一种练习,感觉就不一样。此时正是修炼时,马上不一样。
彭凯平:对,是不太一样。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有)一句名言,就是很多时候不是这个事情本身,是我们怎么想这个事情对我们造成巨大的影响。
樊登:所以你也很喜欢斯多葛学派。
彭凯平:对,我觉得这个是在某程度上,也是我们积极心理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理论源泉。
樊登:就是控制你能够控制的这部分,然后找到它的意义去理解它。《活出生命的意义》那本书里边,他就是在集中营,你想那是要死的地,就每天觉得都不行了那种感觉。他突然有一天想什么呢?他说,这是非常好的素材,将来我在国际心理学论坛上,我演讲,我讲这段,他们其他人都不行。我觉得这个真好,他一下子发现了这么苦难的一件事背后所富含的那个意义。
彭凯平:你看他就把一个痛苦的体验,变成了一个积极的感受。
樊登:我们不是要告诉他你要换工作,你要找一个什么样的工作。如果你不会游泳的话,怎么换游泳池都没有用,核心其实是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情。
彭凯平:积极心理学,特别是科学,它是讲大道理。我们以前老以为大道理没用,以为那些方法有用。其实很多方法它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就是不同的人、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其实它的效果是不一样的。真正有用的一定是大道,所以积极心理学,甚至心理学本身,它是讲道理。所以读积极心理学,它是给你讲大道理,有意义的,有价值的。
樊登:这里边有个概念,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叫虚假疲惫,说你可能是虚假疲惫。什么叫虚假疲惫?
彭凯平:虚假疲惫就是,实际上是不开心、不愉悦。它不是真正的疲劳,它是一种心理上的一种疲劳。
樊登:是你自己丧,根本不是你干的活累。
彭凯平:比如说我们有的时候叫闲得无聊。说明什么意思,就是一点都不忙,一点都没事干,但是很无聊,那时候觉得很累。你看,你无聊的时候,你是又想睡觉又没劲,什么都干不了。为什么?其实这是一种虚假疲劳,是由于自己的心理状态造成了一种身心的一种反应。
樊登:你看我们家里人很关心我,就经常说你太累了,你看你多累。
彭凯平:时间排那么紧,对。
樊登:然后我就问他们,我说,你说我累还是送快递那小哥累,是我累还是挖矿的那个大哥累。那他肯定比我累多了,他那个体力活干得,干成那个样子。那我所做的事你要简单点讲,就是坐在沙发上或者站起来转转,或者跟这个人聊聊天,跟那个人聊聊天。有什么可累的呀,住在空调房子里边。就是人没必要自己给自己增加很多疲劳感。
彭凯平:还有一个我们的错误认识的,是把时间长度作为累的标准。就是你一天工作18个小时,你肯定很累。但是有的时候你开心的时候,这18个小时一晃就过去了,所以说心理学强调就是主观感受、心理感受。但是我们很多人比较实在,要看钱多少、时间多长,他把这个来定义我们的累还是不累,其实心累才是真正的累。
樊登:您肯定有这样的方法。我的办法就是,很多工作你是没法拒绝的,你要去的,你就要想办法把它转化成一件可以享受的事,很美好,很快乐。
彭凯平:这就是我特别喜欢这个电影,《让子弹飞》是吧,我都忘了名字叫什么。姜文说的,就是站着也把钱挣了,人不能低三下四,就一定要有一种堂堂正正,大大方方,这个时候你赚钱也很开心。
樊登:其实核心是你的看法,是你看待事物的能力,而不是那个事本身,那个事本身并不带有什么独特的性质。
彭凯平:你的朋友不给你打电话,这是个不好的事情。但是你想起来,可能是他出什么事了,你就会去关心他。你的朋友不给你打电话,你认为他不理你了,那你的态度、你的感受就很不好。所以你看同一件事情,想法不一样,心态完全不一样。
樊登:接下来这章叫作,如何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人需要成为万人迷吗?谁都喜欢你。
彭凯平:这个其实就是一种心理感受。人理论上来讲是不需要的,但你感觉人人爱你的话这感觉很好,所以它是个心理需求,谁都不喜欢被拒绝、被抛弃。你可以想一想,如果大家开会偏偏不叫你,朋友们吃饭不带你去玩,这个时候你感觉很难受的,甚至会产生一些生理上的一些问题,所以会全身发抖、发冷、气粗、气结等等。
樊登:有一个心理学实验做这个,我还玩过这个,特好玩。就一屋子咱们几个人抛球,我抛给你,你抛给我,抛给他。抛着抛着突然不给他抛了,然后就我们俩自己抛,站这儿这个人就特别难受。其实你说干啥了呢?啥也没干,只不过没给你抛球,他就已经怒了,已经开始生气了。
彭凯平:这就是因为社会需求是人类的天性。几千万年的进化历史,那种离群索居的人被动物吃掉了,剩下来的是扎堆抱团的人。所以我们人类的基因,是互惠互利的基因,就单打独斗、自私自利其实是被淘汰的,互惠互利才能够让我们活下来,所以我们天性是要互惠互利。凡是违背这个天性我们就很别扭,我们就很伤心,但是符合这个天性,我们就很快乐,很积极。
樊登:那有的人就觉得,他融不到别人那个圈子里去,就是他觉得不爱跟他们社交,但是又难受,又孤独,这种怎么解决?
彭凯平:这个时候就是你得改变,就是费斯廷格的方法,你得做三件事情。第一个你得改变你对他们的认识。你不愿意跟他们来往,是你觉得他们不配,不好,不值得。改变认识,这是第一条。你可以发现他们的优点,你发现他们的特长,你找到一个可以喜欢的人,也可以混进去。
第二个改变自己。这也可以对不对?有的时候就是,也许我得改变我的性格,也许我改变我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就是行为习惯是可以改的,性格很难改,但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是可以改,特别是聪明的人、智慧的人、有自控能力的人。
所以说,改变他人,改变自己,改变场景。什么意思,就是说,这个群体我融不进去,总有群体融得进去,我换一个地方,换一拨人这都可以的。这就是费斯廷格,他有一个叫作认知失调理论。就是凡是出现我的欲望或者行动有矛盾的时候,肯定产生认知失调,这个时候我就改变它,改变我,改变场景。
樊登:认知失调是人们难以接受的一个东西。
彭凯平:对,他失调嘛。
樊登:就像狐狸说那个葡萄是酸的,其实就是认知失调,它想要而得不到。
彭凯平:得不到,它就只好说它酸的。
樊登:我现在经常觉得,很多妈妈骂孩子也是这样。就是妈妈骂孩子说你这个笨蛋,你不听话,其实是为了解决她的认知失调。
彭凯平:是的,是她的问题。
樊登:她觉得我这么好的妈妈,我怎么会培养这么一个孩子,不能够接受,干脆就骂你吧。
彭凯平:对,很多人的这种谩骂、责备,其实都是因为自己没有得到,所以说他才有那样的一种失调的一种过度反应。
樊登:其实每个人都对社交有多多少少的恐惧。我见过很多人很羡慕别人,你看人家都是派对狂,人都特别善于社交。其实我说没有人天生的是派对狂,大部分的人在社交之前都会有点紧张。你看我,大家会觉得我好像很愿意社交,其实我很不喜欢去参加社交。但是后来我慢慢怎么说服自己,就是觉得,你去了那儿,你也可以做你自己。你不用跟每个人都认识,你也可以只跟一两个人说话,但是今天晚上就会有收获。所以慢慢地做一做,你就没那么紧张。
彭凯平:对,就是行为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很多时候我们老以为是性格决定的,其实是行为决定的。皮特森教授他就发现,就是我们老以为内向不好,尤其在美国社会,都是鼓励多说、多讲、多跑、多走,就是那种外向行为,所以有一种说法就是外向有优势。但他发现,真正做大事业做成功的人,其实是能够选择孤独的人。就是他能够在繁忙中间,找到自己安宁的心底、心境,他能够在人群中间读书,这样的人其实他有优势。就是说内向其实也是可以改变的,就是你可以选择做不内向的事情。
樊登:您刚说那句话特别重要,就是我们都以为是性格,其实是行为。如果你认为他是性格,那他就不动了。我们中国人讲,叫“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话太可怕了,这句话使得所有人停留在原地动不了了。但是如果您今天听到彭教授讲,其实是行为,只要你改变你的行为。
彭凯平:你就改变了你的心境。
樊登:慢慢就变了。接下来一章讲婚姻的,就是寻找真爱。理想中的他只能来自星星吗?
彭凯平:这是个玩笑。
樊登:找对象是个很难的事。
彭凯平:这是来自于一个有趣的科学论文。有一个英国心理学家叫巴(克)斯,他曾经发现一个现象就说,他都三十多了,而且是一个大学教授,居然没有女朋友,所以他就找原因。他是个数学家,他就把一个方程式引过来,这个方程式是一个天文学的方程式,就是人类寻找外星生命的概率有多大,很低。结果他就根据这个方程式,他去做了一项前提假定,就说我要找25到35岁的,我要找大学的,我要找就是她也喜欢我的,就有几个限定(条件)。然后他算出来就是在伦敦找到他的女朋友的概率,比在太空中间找到外星人的概率还要低。所以那篇文章一下子轰动全世界,因为是个数学家搞出来那么个公式。
但他犯了两个基本错误。一个错误就是,我们人类找对象,都不是像外星人那样被动地,我们都要做主动的。你一定要去见人,你不是一个人,你不是漂流在漫漫星空中的一个黑暗的星球,你一定是主动去接触的、主动去追寻的。第二个很重要的就是,我们人类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特点,叫作社交网络。我们一出生就生活在一个社交网络里头,或者叫社会网络,比如说你出生就有家庭,你有亲戚,你还有同学,这个社交网络让你能够找到很多人。所以我算出来根本不是找不着,每6000个就有一个适合他的人。
樊登:您还帮他算了一下。
彭凯平:我觉得他这个数学家不懂心理学,就是搞出来的假设就不对。所以我认真算了一下,每6000个就有一个适合你的好配偶。所以,这给天下的夫妻一个建议,就是你得感恩那个娶的人、嫁的人。为什么?他可以嫁别人、娶别人,所以能够组合在一起,就是中国人说缘分。每个人可以选择的最佳配偶,比你想象的多得多,能够走在一起真的就是缘分。
但是我们心理学发现就是,离婚多了不好。就是第二次婚姻一般来讲,比第一次婚姻可能要好一些,因为有经验了,被调教过了,所以说第二次婚姻通常比第一次婚姻要幸福。就如果你是老离婚,那肯定是不幸福。
樊登:这1/6000这怎么找啊?
彭凯平:这就需要帮助。就是人其实要靠自己去找,其实有点难。我们现在发现,人和人的相识往往不需要五个人,有的时候就是一个人、两个人。所以很多的婚姻,基本就只隔了一个人,就是两度分离。所以隔两度分离的,说明中间要有一个人。所以这个人很重要的,可以是父母亲,中国古代是媒婆,现在生活中就是朋友,这些是很重要的。
樊登:这一章里边我觉得核心其实是,怎么样让爱在婚姻当中能够延续。
彭凯平:是的。
樊登:有的人爱着爱着就爱无能了,就没感觉了,这有什么办法能够让婚姻变得更好吗?
樊登:这就需要我们研究一下,就是我们为什么结婚。有一个心理学家叫海伦·费希尔,她提出来婚姻提供给我们三个特别重要的需要满足,这是真的需要的。一个是性生活的需要,特别是安全的性生活,肯定夫妻之间是最安全的。第二个就是依恋的感受,我们这种相依为命的社交的满足。第三个就是人真的需要,有一种爱的需要。
就是我们以前老以为,爱的需要和性的需要是一回事。尤其是弗洛伊德,就把人的爱的需要等同为性的需要,现在科学发现,这是两个不同的需要。所以爱的脑区和性的脑区是独立的,但实际上现在发现,就是爱的需要要胜过性的需要。普天之下没有谁因为性生活得不到把自己自杀的,没有,你想想,绝对没有。但是普天之下有很多人,因为爱得不到自杀的,叫殉情自杀,对不对。特别是15岁到35岁的年轻人,自杀的第一原因是殉情,就是得不到爱,我活不下去了。所以说明什么,说明人类的爱的需要极其重要的。所以我们经常讲就夫妻之间,这种爱的感受特别重要。
但这个爱的感受它有个问题,就是它有几个激素,一个叫多巴胺,一个叫催产素。多巴胺是欲望的这个原因,快乐。所以说一开始谈恋爱的时候,这个欲望很强烈,睡不着觉,有一种迷恋,一种疯狂,一种燥热,这是爱到极致的时候一种很自然的反应。但多巴胺有一个问题,它叫作适应性,什么意思呢?就是让我产生同样的兴奋和快乐感受的那个量,它必须增强。但是同样一个人,它没法增强,它就消退了。所以这种激情的消退,是婚姻很自然的现象,心理学告诉你这是很自然的,不要紧张。
就是以前看到太太、丈夫,心跳加快,面红耳赤,手心出汗,结婚一年之后没这个感觉了,不要以为不爱他了,这是很正常的。如果你老这样才不正常,那就叫作变态,对不对。结婚七八年了,看着还像小孩一样的那种激动,那我无法安静下来,无法追求自己的事业,特别是无法照顾孩子,因为照顾孩子,也需要这样的感觉。所以说从进化的角度来讲,有了孩子之后,对自己的丈夫或夫人,丧失这种激情是很自然的,是人类的一种设计。这个设计是让我们更爱孩子,要不然的话我们老是俩人在一起,这个孩子就没法得到爱。
但是有一个很重要的激素,也是爱的体现,叫作爱的激素。英文叫催产素,我们把它翻译成催产素是不科学的,它是爱的激素。它让我们永远产生一种温暖的感觉,一种激动的感觉。所以说催产素它没有适应现象,它可以一直让你历久弥新,时间越长,陪伴越久,催产素越多。为什么陪伴,做备胎总有转正的机会,就是因为老在一起,这个催产素慢慢就来了,日久生情就是因为催产素的作用。所以夫妻之间其实是可以利用催产素,而不是利用多巴胺。但是很多不懂科学的人,他就以为我没这个激情我就不爱了。
樊登:多巴胺可以一年来个两三次,大家一块儿刺激一下去旅游,搞个什么这种家庭仪式,但日常过日子你要靠催产素。
彭凯平:中国人早就知道,小别胜新婚。就是分离一下,立马多巴胺又来了。
樊登:我专门讲过一本书,关于如何获得催产素的,那本书名字叫《感受爱》。其实爱是需要你去感受才能够有的,就是如果你不能够感受到那种对别人的感激,对他的关怀的这种回馈,你就不会分泌催产素。所以有的人为什么说,这人像白眼狼,怎么喂都这样,就是因为他自己觉得理所应当,反倒他不幸福。
彭凯平:是。就是这种催产素的分泌,它包括要陪伴,要花时间在一起,要握着手,要盯着眼睛看。你说这些技巧,其实我们生活中间用的话,可以增加很长的感受。所以我建议就是我们的读者,今天晚上就可以做一件简单的心理学练习,主动拥抱自己的亲人5分钟,看你什么感觉。如果拥抱的时候全身发热,慢慢地嗓子发紧,最后眼泪快流出来,祝贺你,你们是相亲相爱的。如果抱着抱着你全身发抖,全身发冷,麻烦了,你们家肯定出了些问题。所以说,科学可以帮助我们增加我们爱的感受。
樊登:这个应该放到民政部门,来离婚的,抱一下,5分钟,5分钟以后浑身发冷的离。
彭凯平:你别说,有一个心理学家就做了这个实验。你可以当心理学家,你是天生的心理学家。他是阿伦,阿伦教授他做过有趣的实验。他就把陌生男女请到心理学实验室,让他们做一个心理学练习,叫作自我表露。就是我把自己的一些优点、缺点、问题、担忧甚至一些隐私说出来,然后两个人握着手,互相握着手,盯着对方看4分钟,结果让他们产生感情了,据说后面有很多结婚的人。但是引起争议了,就是我们心理学家要不要扮演爱的天使,这个在理论上来讲是有些问题。
樊登:最后这个我觉得特有意思,就是关于孩子这块。您说要为孩子注入王者基因。这听着有点太激励了,怎么为孩子注入王者基因?
彭凯平:对,这是因为我们的研究就发现,就是在21世纪信息革命时代——人工智能时代有三个能力,是人工智能取代不了。一个叫审美的能力,叫美感。第二个是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这个取代不了。第三个叫同理心。用英文的首字母组合在一起就是“ACE”,ACE正好是王者,尖儿,就是最大的。所以它是来自于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并不是心灵鸡汤,也不是任意创造出来的励志的概念。它是ACE,就是审美、创造和同理,而这个是机器取代不了,到现在为止机器取代不了。所以我们把它叫作,培养这样的一种能力,如果用普通话来讲,就是说培养人工智能取代不了的能力。
樊登:孩子几乎承包了家里边一大半的快乐,同时也承包了家里边一大半的烦恼。就很多家庭有了孩子以后,开始考虑上学,痛苦,报班,孩子跟别人比,大量的家长来倾诉都是讲孩子。那怎么能够正确地对待培养孩子这件事,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待孩子?
彭凯平:就是我们第一个还是要把孩子看作是爱情的结晶,是很重要的,就是我们相亲相爱的证据和凭证。在我们心理咨询中间就发现,就是夫妻之间离婚,劝阻他们离婚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孩子。讲两人的感情、道德其实都没有用的,但是你们相亲相爱,产生了这么一个孩子,为孩子的好,为孩子的未来着想,夫妻之间相守在一起的概率提高很多。所以说第一个很重要的认识,这是爱的结晶。如果这个孩子不是爱的结晶,一般来讲这个关系就很难维持。所以能够意识到这个孩子是我们联系两个人的纽带,这是第一条。
第二条就是,孩子的成长其实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他也是我们未来幸福特别重要的保障。小的时候孩子带来的烦恼是多一些的,确实是这样。他要哭,要闹,你得陪着,你得照顾,甚至影响夫妻之间的夫妻关系,还有家庭的经济负担等等。但是其实孩子到了一定年龄,他会有自己的自主性、独立性,他有自己的爱好,他带给我们的快乐幸福会越来越多。所以说对于年轻父母来讲,这样的一种长期发展观念,了解儿童的成熟成长的心理学,其实是很重要的。
第三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学会创造一个爱的环境。家庭其实是一个爱的环境,孩子在里头可以扮演很重要的作用。这个环境在的话,其实你回家,就感到很温馨,很快乐,很幸福。现在我们没有这样的一个爱的环境,我们把家当作休息的地方、放松的地方、承担做父母照顾孩子责任的地方,这个时候你这个爱的感受就没有了。千里在外,其实家是我们爱的归宿,这个概念其实很重要的。
当然,还有一个就是要增加一些技巧和方法。这个方法就包括,一定要保证自己足够的休息。第二条一定要有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夫妻之间要讨论一些问题,要分享一些困难。别老自己扛着,扛着扛着受不了了就责备对方,他有一定的这种抱怨,有一定的这种责任的分享,其实也很重要的。所以有一些小的技巧,值得我们去探索,值得我们去实践。
樊登:父母把宝全押在孩子身上,希望这个孩子将来有出息,考试成绩一定要高。这种状况会造成孩子变得压力巨大,然后整个家庭就天天为这个分数吵架,对于这种家庭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彭凯平:对,就这种家庭就是我刚才说的,就是没有把孩子当作爱的结晶,把孩子当作自我超越的工具。这是很危险的,孩子是孩子他不是工具,我们很多人把自己的所有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让孩子出人头地,为自己争口气。
樊登:这句话说得太好了,把孩子当作了自我超越的工具。就是我之前没实现,我全赌在你身上了。
彭凯平:我们现在发现就是很可悲的,就是很多中国父母亲,自己不爱读书,打牌、放松、放纵,就让孩子们好好读书,这怎么做得到。言传身教,你在那儿睡觉,你在那儿打牌,你让孩子读书,这做不到的。我们还有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就是孩子一定要上清华、北大,你自己连一般的学校都没有上过,你就不要有这样的想法。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孩子是你爱的寄托。你让他活得好、活得开心、活得快乐、活得健康,其实这就是给你自己带来最大的幸福。所以我们需要有一个思想调整。
还有一个就是,千万别跟别的孩子比。就是我们很多父母亲有点,说好听的叫见贤思齐,说得不好听就是社会攀比。就是人家的孩子门门考试得100分,我的孩子门门考试得60分,觉得压力很大。其实你的孩子也许有别的天赋,他不一定能够好好读书,但他将来会赚钱,那也行。
樊登:将来雇那个门门100分的就行。
彭凯平:太多这样的例子,对不对。或者就是他长得漂亮。我们以前老以为漂亮不好,其实美是一种竞争优势的。他就是长得漂亮,将来对社会有贡献。所以我的意思就是,人人活出自己的天赋,人人活出自己的优势。
樊登:让孩子也慢慢地心花怒放。
彭凯平:对,然后你全家心花怒放。这个时候健康、长寿、快乐、幸福,甚至成功、财富都可以得到。
樊登:彭老师今天在节目开始之前,讲了一段话我印象特别深。他说一个人只要愿意拿起求助电话,其实心理的病就已经好了一半了。您是做了一个求助热线,是吗当时?
彭凯平:对。就是这次新冠病毒疫情期间,我们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和北京幸福公益基金一起做了一个,叫作心理危机干预热线。主要是给那些受心理疾病影响的人,需要求助的话,可以找我们打电话。那么这个热线也工作了120天,因为是危机期间。那么现在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有意义的现象。就是只要是求助了,基本上就没有问题了。包括138个特别严重的,我们出动了医院、警察来救的人,只要他打了电话,基本上都救过来了,没有问题。
我们意外地发现就是,同时间还有很多人不打电话,结果出了很大的问题。这就是一个心理学很重要的现象,就是说你有这种求助的希望、求助的动机和行动,基本上你这个病就会好,所以说我们可以救人的。
樊登:为什么我觉得这个东西,拿来做咱们今天这个节目的结尾特别重要呢。就像您一开始讲的,很多人对于幸福这件事根本就不敬畏,不当回事,进而不了解。不了解,不学习,最后不求助。不求助的结果,就是自己直到出了事,形成了抑郁症,形成了各种自杀的尝试等等,造成悲剧。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不遗余力地去讲这些书,推动这些书,其实是希望大家能够意识到,这是一门科学,这是一个可以求助的对象。所以希望大家能够更多地相信和了解心理学,尤其是积极心理学,给我们的生活所带来的改变。愿意伸手去拿起电话求助,本身就已经治愈了一半了。总之我是觉得您这个书,是一个向大众介绍积极心理学的使用方法的一个非常好的书籍。
彭凯平:接地气。
樊登:然后你在这里边就能够查到相应的问题,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做,那个问题有什么样的建议。而且我觉得您给的答案都是,超过我的想象,就是直接给到理论层面,然后从理论层面说,你会发现不需要说实操,你把理论的事想明白了,实操就会了,实操是你自己的事。
彭凯平:这就是我们中国人说的“师父领进门,造化在个人”。其实我们中国人早就知道,真正的知识永远是大道理,为什么呢?因为要靠你去领悟,要靠你去实践。再好的方法你不学,你不信,一点作用都没有的。所以这本书确实是一个人生的伴侣,也是一个行动的指南。所以我建议大家,不要着急一口气看完,就是有闲的时候、有空的时候、有需要的时候看一看,然后慢慢地看,永远是你的枕边书。所以我们这个书的名字叫作,推荐给中国青年的幸福枕边书。李清照说得很好,就是说“枕上诗书闲处好”。什么意思,就是枕上的书有闲的时候看是最好。
樊登:谢谢,谢谢彭凯平教授带来这么好的书给大家。感谢您把积极心理学在中国不遗余力地推动,然后顶着很多的质疑,因为谁都能插上一嘴,说这样的东西。我觉得咱们一块儿努力,让更多的人能够知道积极心理学,能够活得更加阳光和积极。
彭凯平:谢谢樊老师。
樊登:谢谢您,谢谢彭老师,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