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写我心简友广场想法

百度贴吧,可否把我的宝箱还我?

2019-06-03  本文已影响0人  Liz_Jimena

凌晨还在和好友对话,将睡的时候刷到一篇文章,名叫百度贴吧衰亡史。看到标题心头一震,贴吧出什么事了?虽然这几年贴吧的热度早已不比之前,但也还在运营中。

点开文章看到作者说贴吧2017年以前的帖子全都无法访问了,修复时间未知。

迅速打开APP点进自己的收藏,发现之前收藏的精品帖都没了,又点进自己关注的吧,可是再也找不到多年以来霸占首页前几楼的陈年帖。

文章作者说这件事堪比中国网民版的火烧巴黎圣母院和焚书坑儒,而作为一个贴吧吧龄近七年的吧友,我的感觉是一座一直矗立的大厦,就这样崩塌了,里面埋着所有吧友的宝箱,宝箱里的东西,没有一件被完整抢救出来。

我上初中的时候,贴吧已经十分火爆,一时风头无两。

当时我身边已经有好友开始混贴吧,我还没有注册百度账号,但上网的时候也会浏览贴吧内容。

我的朋友Delialah,当时非常喜欢网球王子,每天放学回家路上,她时常会讲起贴吧里遇到的动漫同好,各种精品帖水帖内容,欣喜五湖四海的同龄人通过贴吧成为好友,甚至在贴吧找到距离很近可以面基的小伙伴。

当时我们手头还没有用智能手机,看贴吧也只能放学回家用电脑,或者学校电脑课时偷着上网看。空隙之中逛贴吧对当时的我来说,是了解另一个资讯平台,开一扇窗,让之前未知的内容进来。

最令人欣喜的是,只要是自己的兴趣所在,总能找到相关的吧,可以说是只有你不敢喜欢的,没有你找不到的吧。

另一方面自己的城市、学校、甚至年级班级,都可以有自己的吧,上面随时可以看到自己同龄人和校友的分享,哪怕只是吐槽灌水和无谓的中二哼唧,也给人除了话题本身之外的归属感。

步入高中时我注册了自己的百度账号,很快就关注了一批吧,有些直到今天都还是兴趣所在。最开始每天准时签到,断签一天都有种错过重大仪式的失落感,竟然还顺便见证了一键签到功能的产生。

在校园里不带手机,就利用回家午休的空当看帖发帖回帖,除了讨论交流之外,学得最快的就是各种贴吧术语和梗:“火钳刘明”、“秒沉”、“版聊”、“挖坟”、“拜吧”、“加精”、“爆吧”、“歪楼”、“插楼”、“借楼”、“在下叶良辰”、“贾君鹏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自古二楼出真相”......另外印象最深的就是流传各大贴吧的兔斯基表情包和大家给自己加的发帖小尾巴。

高中身边玩贴吧的朋友越来越多,同桌姗姗就是资深吧友之一。同样每天混贴吧,都喜欢哈利波特和某些历史时期,我们的课间交流几乎就是围绕贴吧展开:

“今天我回了个三年前的帖,挖坟被关小黑屋了。”

“哈利波特吧有个Lily和斯内普的同人文写得太屌了。”

“今天春秋战国吧来我们魏晋南北朝吧拜吧了呢。”

“李煜吧之前有人撕逼来着,历史类贴吧怎么老有人身攻击。”

有时顺着贴吧的话题聊到其他,时不时就有新观点,成为思维火花的投射。

我关注的第一个吧是夜愿乐队的吧,吧里除音乐歌词、现场演出、乐队日常和乐器翻奏交流之外,几位老吧友甚至共同制作了一部电影的英文字幕送给了吧里所有人,而我很惊喜地从侧面推进了这个进程。

夜愿的《红唇依旧》被用作芬兰电影《lieksa!》的片尾曲,我发出了第一个关于这部电影的帖子,询问是否有人提供带字幕的下载渠道,和吧内大家翻遍各个网站,发现只能找到生肉,原声是完全听不懂的芬兰语。

之后是吧主和几位吧友找外国友人一起进行了听译压制调轴等一系列工作,做出了电影英文字幕,放在吧内供大家下载观看。

夜愿吧里的这次经历让我明白,我已经把贴吧看作某种程度上的精神乌托邦,身处全球各地的吧友,因为相同爱好或者特质,聚集在最大的中文社区,发声交流,思想碰撞,哪怕相互diss也酣畅淋漓。

贴吧里认识的同好伙伴,在当时很多都仅限于帖子和贴吧私信的交流,一起参加过贴吧的活动,也一直未曾谋面,但有些话却能始终在精神盛宴之后记得。

大学开始我已经隐约感觉到贴吧在走下坡路了。原本比较干净的版面上突然插入很多广告,帖子发出之后回应越来越少,一个新帖后面回复跟帖好几页的现象再难见到,优质精品帖也渐渐不再更新,很多大吧里面都死气沉沉,有些吧主和小吧主也渐渐被迫不再运营。

慢慢地我也不再频繁刷贴吧,有时进吧只是简单看看或者找找某些资源。身边玩贴吧的朋友都感叹过,百度这么好的产品为何不能好好做下去呢?

这也是我的疑问,同类产品中,知乎微博豆瓣都兼有贴吧的特点,但终究各自有不同的侧重。

微博的内容形式更加多元,但也更聚焦于个人用户分享;知乎和豆瓣一定程度上涵盖的范围不及贴吧广,前者针对的用户并非所有人,用户也主要集中在具体问答,部分主题部分群体涵盖不到,后者用户主要集中在书影音推荐分享相关内容,其他方面相对不算出彩。

基于贴吧的特点,不少优秀文笔的小说,作者是先从贴吧某个特定主题的吧里写起,在吧里有一定知名度有了加精帖之后,才逐渐进入磨铁中文网或其他网络文学平台进行连载。

可以说吧友是很多作品的原始读者,而作者也是在原始读者最直接的需求之上一步步精进着自己的创作,吧友的有些回帖作用不可忽视。

一群人聚在一起针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相关话题交流表达,有线上活动进行连结,相似母题不同主题的用户群体以拜吧的形式增进了解,每个吧都有一定凝聚力,这些百度贴吧都做到了,其他平台暂时都未能完全超越这样的盛况。

如今百度贴吧十多年的辉煌都丢了。吧友的回忆、时光、观点、意气都寄存在贴吧,连同每个人在贴吧留下的痕迹,都是属于自己的宝箱,见证过这个中文社区的璀璨。

即使大厦慢慢不再有人居住,可它若依旧在,曾经的住民也可依旧往返其中,看看带不走的宝箱。但它若真的崩塌不在,能否还能将宝箱还给住民?还是执意让住民只能靠回忆幻化?

作者简介:

联系方式:邮箱906273274@qq.com

专业英语口笔译硕士,业余小提琴架子鼓乐手

乐于模仿各种语言方言,英语最熟练掌握,西语可日常交流,粤语约听懂一半

英语全方位提高与DIY留学申请方面发言权充分

摇滚乐,架子鼓,小提琴,推理作品等的重度发烧友

荔枝FM有电台【Jimena漫谈】,不定期更新分享优质书影音,B站ID与简书同名,一只刚起步的音乐区生活区up主

日常也爱执笔写写,自我视角出发,或有理或信笔

看多推理作品,自己现实感受,生活本不易,世界存恶意,但总要用力生活

我若下笔便可有故事,你愿带酒就可上前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