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教育爱弥尔

孩子不听话,问题在爸妈?

2016-06-28  本文已影响374人  小来呢
孩子不听话,问题在爸妈?

 最近网络流行一句话:第一个孩子照书养,第二个孩子当猪养。没错,我的孩子就是照书养起来的,不是因为我有多认真谨慎,而是一种缺乏经验手足无措的无奈。其实这也反应了大多数80后爸爸妈妈们对孩子的教育现状,我们是没长大的“大孩子”,面对突然降临的粉嘟嘟肉乎乎的小东西,不知道如何下手;和上一辈有着不同的教育理念,又让我们不断纠结,索性买来一些育儿书,关注一些育儿微博、微信公众号。可我们最富有的,就是对孩子满满的爱。就这么磕磕绊绊的,和孩子一起长大了。

 说到育儿经验,我从来没觉得孩子是需要教育的,或许这话说出来会吓你一跳,真的,我感觉从孩子身上学到的更多。儿子现在是我的贴身小“皮袄”,经常会非常认真的说“妈妈,怎么了,我来安慰安慰你!”“妈妈,你需要我的帮忙吗?”“妈妈,我很想做……,我可以吗?”“妈妈,你要遵守约定哦!”或许在被人眼里,他很乖巧,很懂事,也许会有人觉得他不够大胆,不够外向。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孩子。

一、欣赏孩子是育儿第一要则。经常听到有些家长抱怨,说孩子不听话,不爱学习,注意力不集中,不够聪明……你知道吗?爱因斯坦小时候并不活泼,三岁多还不会讲话,直到九岁时讲话还不很通畅,所讲的每一句话都必须经过吃力但认真的思考。一位亲戚说,小爱因斯坦很严肃,当其他的孩子都在互相玩耍、逗乐时,他却独自坐着看湖的对岸。母亲玻琳深情的为自己的孩子辩护:“他是沉静的,因为他在思索。等着吧,总有一天他会成为一个教授!”后来,爱因斯坦成为了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你拥有比小爱因斯坦要聪慧许多的孩子,可他有会欣赏他的母亲吗?你可能会抱怨他的调皮任性,却没有发现他做事情的执着是可贵的品质;你可能关注他的内向羞涩,却不知专注与安静也是一笔财富。我的儿子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孩子,他也会耍脾气,贪吃爱玩,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哭鼻子,但他有着超越我的专注力,会体贴人,很诚实,讲原则。

二、爱与规则并存是育儿第二要则。学会欣赏是处于你对孩子无限的爱,可爱有着不好把握的度,稍一过度,就出现了溺爱的质疑,我遭受过不少这样的质疑。比如儿子小时候喜欢看博古架上的玻璃玩具,总是挣着身子往上靠,我一般会选择拿给他看,看完再归位。但老人会觉得我宠他,会把玻璃摔坏。首先我选择的是不贵重好把玩的小东西,这样即使出现意外也不会损失太大;其次我会在给儿子玩之前告诉他,玻璃比较易碎,要小心观看,但是其他玉器不能拿。婴幼儿对周围的世界有着单纯的好奇心,总是压制他的探索,他会爆发出一个又一个的叛逆期,可一味的顺应他,他就会经受不了挫折。所以要提前告诉他规则,让他在规则的范围内自由发挥。

一位中国婆婆讲述美国儿媳苏珊的育儿原则。一次孙子午餐时发脾气扔了饭碗,儿媳告诉孙子要么自己收拾干净,要么今天不准吃晚饭,孙子选择不吃晚饭。然后洋儿媳让婆婆做了一大顿丰盛的晚餐,3岁的孙子对惩罚和约定的概念是模糊的,所以欢天喜地地爬上凳子。儿媳苏珊却拿走了他的盘子和刀叉。孙子边哭边说:“妈妈,我饿,我要吃饭。”“不行,说过的话要算数。”苏珊毫不心软。这样孙子再也没出现过扔饭碗和不珍惜粮食的现象。

幼儿3岁之前需要树立的一些规则,比如早睡早起,认真吃饭,不浪费粮食,讲礼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尊重别人的劳动,收拾好自己的玩具等等;6岁之前让他逐渐学会与人相处,懂得明辨是非,掌握生存本领,懂得生活需要付出才会有回报……如果破坏了规则,则会受到惩罚。如果你在规则的范围内,作出任何匪夷所思的事情,我都不会觉得惊讶,而是考虑自己的规则是否需要修订,是否遗漏了什么。

三、树立正确的榜样是育儿第三要则。古语道:其身正,有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家长品行不端正,就无法行使教育的权力。具体到一些家庭教育琐事上,道理也是如此。比如要求孩子吃饭不能挑食,可我们自己呢,喜欢的会多吃,甚至去饭店大快朵颐,有什么理由要求孩子乖乖的坐在饭桌前吃营养丰富的青菜萝卜呢?有人说孩子不喜欢学习,学烦了就摔笔扔本子,可家长是怎么做的呢,回家来钻到电脑游戏里昏天暗地,难道你也认为学习与电脑游戏一样充满不可抗力,让孩子乖乖的趴在学习桌前?

 现在儿子是我的榜样,这话一点也不夸张。遇到一些问题我和他爸爸争执起来,他会偷偷的过去劝:“爸爸,下次别对妈妈这么凶了”,然后过来问我:“你和爸爸不要吵了,我问爸爸爱你吗?爸爸说爱你”我马上就破涕为笑了。晚上我会贪恋电视剧迟迟不肯睡觉,儿子会告诉我,妈妈,你该关电视了,不然我也要陪着你看了,还是我们一起去刷牙吧!虽然偶尔会有不和谐的音符,但正是一直致力于和谐稳定的家庭氛围,才让儿子变得平和。你捧着手机、对着电脑,要求孩子认真坐下来写作业、做功课,他会觉得委屈,你脾气乖戾、遇事浮躁,却要求孩子懂事听话,也似乎不太现实。如果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四、保持平稳的情绪是育儿第四要则。父母的情绪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心理健康,而且也会影响到教育子女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老实说,儿子长到五岁半,遇到的问题大大小小也有一箩筐了,但眼下我被儿子“教育”得没了脾气。我从小受过劈头盖脸的批评,有爱大吼大叫的“恶习”。我明白其实吼叫只是发泄情绪的方式,只不过它除了给人感官的快感,丝毫解决不了问题。孩子面对家长的震怒,会处于害怕纠正的很快,但往往转眼就忘;而平和的语言加上具体行为的示范,他会更容易接受、印象更深刻。

 儿子学架子鼓时,有个小男孩因为上课表现不好被爸爸训斥,再去学鼓的时候十分抵抗,又哭又闹最终放弃了。其实每个孩子从肆无忌惮的玩耍到被动学习一些苦涩难懂的知识,都会厌恶,他需要的是鼓励和陪伴。你没有想要培养一个艺术家,你也不需要他学好去拿第一名,你只要让他学会日复一日的坚持,就足够了。很多次看到儿子打鼓走神我都想发火,但都忍住了。如果我先用怒吼开始一段教育,那么我会肯定不会收获理想的果实。我会在心情平和的时候告诉他,我是为了培养孩子,而不是在培养鼓手,所以快乐最重要,我只想要他体会坚持的力量。其实他自己慢慢就会知道,那也没什么困难的。

五、与时俱进是育儿第五要则。中国的传统道德理念是:儿不嫌母丑。妈妈付出了生养的辛劳,孩子也应该无条件的接受妈妈的一切。然而我越来越感受到, “可爱”的妈妈和给力的爸爸,是善于洞察和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需求、能够“与时俱进”的爸爸妈妈;是可以蹲下来聆听孩子心声,与之像朋友般交流的爸爸妈妈。

 家庭就好比一个系统,爸爸妈妈都是岗位之一,各岗位之间协调合作,才有了积极有效的家庭教育。传统观念中,爸爸就是甩手掌柜,上班挣钱,回家吃饭,和孩子的互动很少;妈妈就是全职保姆,洗衣做饭,嘘寒问暖,恨不得天天和孩子腻在一起。其实,“爸爸教育靠做,妈妈教育靠说”只有亲密和谐的家庭教育,才能结出最丰硕的果实。妈妈的教育以“说教”为主,婴儿时期温婉的语言,动听的歌谣,能帮助孩子建立平稳的情绪。到了幼儿时期,直接的行为引导比言语更有力。而爸爸的教育手段主要以“动手”为主,“少说多做”,让孩子获得了最宝贵的锻炼、模仿、学习机会。可以说,正是在爸爸的扶持下,孩子们才慢慢走出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步。

 我们总觉得给予了孩子太多的关爱,我们不也正在一点点的收获着被爱吗?孩子的成长与进步让我们充满惊喜,这是孩子爱的反馈;孩子的体贴与懂事让我们欣慰,这是孩子爱的赠与;孩子的调皮捣蛋,也有可能是爱的提示呢!告诉我们是不是需要调整一下教育思路了。所以,不是权威,不是教训,不是别的其他,爱与被爱,才是家庭教育的基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