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混乱,是有源头的
今天学习线段、射线、直线,在备课不充分的情况下匆匆忙忙得生了一节课的气,然后又让孩子们“安慰”了一节课。确实,课堂混乱的原因不能仅仅从自身找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孩子们的表现更多的是教师引导的原因。
一、备课不周。其实,我一定会备受大家“鄙视”的,尤其是这个平台上的人,更多的是踏实勤奋的,看着这样“不尽职责”的教师,不知会不会将我置于批判台。我只想说,我也仅仅是从烦乱家庭事务中抽身出来的,和其他行业的同龄人是一样的。我只在备考教师资格证时阅读过一遍课程标准,从此,便将其置于厚厚的备课材料中,不再理会。尽管每一个教师都在强调课程标准的重要意义,可我似乎都有着“更重要”的事情去处理。我想,接下来,自己应该拿出一两周时间,研读课程标准啦!由被动强制要求变为主动求学,更多的不是思想的转变,而是现实的“压迫”的,终于,不能不看课程标准了。这样的情形与我而言,有些悲哀,却也应从中看到些希望。
二、要求不严。这也是继承上一条而来的,备课不周,必然是不想投入过多精力在课堂教学上,那肯定要求上就松散了下来。事实也确实如此。如自己在黑板上的“随意挥洒”,每次见到孩子们在课后拿着笔记让我看时,我都感觉对不起孩子。自己几乎很少要求孩子们的细微处表现,致使在课堂上有些活动难以组织,或者组织活动时效率非常低下。这个是需要总结分析的,其实,这正是反思的关键,在此罗列:
1、板书混乱。作为教师的板书都不能提前规划到位,课堂上都是随意“挥洒”,不能将逻辑体系清晰展示给学生,而且,教师的随意,也必然引起学生们的模仿,比如班级中较为优秀的学生的作业无论是书写、还是画图连线等,都显得比较随意。而粗心大意就是来源于不严谨的学习态度、做题习惯。这是学生学习的大忌,更是做人做事需要避免的。这一方面,自己一定要改正。一方面,练好字,可能不能将黑板描绘给满腹智慧的“画卷”,但至少不会让人生厌排斥;另一方面,板书时注意规范精简,注意正确使用直尺等,并确保板书内容精简不啰嗦。
2、行为明确。在一些具体行为要求上,一定要明确到位,并进行有效督促,不可放松。总结具体行为显得更为重要,有课前准备(尺子、练习本、书、笔等)、画图要求(注意边缘、用铅笔或彩笔等绘制、涂写完整等)、做题规范(单位要求、答题完整、位置书写等)、课堂行为(举手回答、小组行为、齐声朗读、眼保健操、上下课行为等)
接下来,充分备课。另外,强化督促不可或缺。一方面,紧紧抓住“关键少数”,优等生和后进生,充分发挥优等生的引领作用,切实遏制后进生的散漫行为,甚至将后进生树立为进步的榜样。另一方面,密切关注中等生的细微变化,及时引导,避免形成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