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一种不动声色的智慧

那天回家时间还早,正好心情也还好,调了个凉皮,拌了个腐竹,做了个拌汤,吃完饭美美的洗了个澡,后来惬意的躺在床上,感觉好极了。
说实话,每天下班回家就不想动了,其实过日子,也就是个柴米油盐,谁就能一天下馆子,家里开火做饭,才有家的味道,才像个活法,烟火里才是生活的真谛。
昨天没做饭,出去吃的,上菜有点慢,天气热,老公有点火气大,我看着不像样子,我自己就是干餐饮这行的,也懂个中的不容易,所以连哄带劝,还好还好。回头看来,自己还真是挺淡定的。起码比某人的爆发点低多了。现在觉得能让自己生气的事越来越少了,除非是那种刺裸裸的恶意攻击和怠慢。
延伸开来想,日子中让人生气的事多了去了,每件事都大动肝火,值得么,即使别人真的理亏,是否咱自己就非得争个高低?那些路怒族,一言不和就大打出手,开车斗气,不仅害了自己,还害了别人。何必呢。
我一直觉得生活是一种修炼,你从开始的天性率直到够来的不动声色,即使在面对不公,不合理的时候也可以淡定从容的面对,那你就真的懂得某种生存智慧了,越是出人意表的时候,越得稳住阵脚,保持内心的清明,如此才不会把情况越整越糟,莽撞冒失,只会得罪不该得罪的人,破坏自己的人际关系,同时也堵死了自己的路,这是一种涵养功夫,不可一蹴而就,只能是慢磨细做的培养。
我们都有年轻气盛的时候,不甘于被打击,冤枉,受不得气,遇点事就觉得打击,觉得整个世界都和自己过不去,这是心态问题。而且阅历这种东西是无法伪装,也无法做假的。即使理论知识够了,也还是得经过事情的沉淀,如此才能获得阅历。
我一直在伪装着,假装不是那么凉薄,看过很多人,见过那么多世态炎凉,心里实在是热情不起来,因为以前吃的亏,受的伤害,遇事也会多思量一下,再也不会像二十来岁的时候,做事冲动没头脑,不计后果,遇事去质问别人为什么。后来才知道,其实凡事心里清楚就好,何必提出来?能处的继续处,不能处的离的远一点,心里做事就好。你把自己装备的强大一点,抗挫折能力强一点,你就能过的从容一点,即使人和事真的不顺,也不会太纠结痛苦。

世事在变,天上云气霞蔚,地上人心莫测, 所以纳兰才会感慨,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其实不只爱情,所有你在乎的,执着的东西都是这样的。本就是变化无常,为着这种变化无常搭上自己的心情,何必呢。 已经离心的人,捅破窗户纸也只会让信任土崩瓦解的更快,好聚好散就好,何必还要黯然伤神,最后大家都不愉快。
年纪大了,能看清的东西就多了,在信任的人面前就会少几分伪装,更加随心所欲一点,人只有在亲近的人面前才会表现的随意自在。而在陌生人,或者可能伤害自己的人面前,自然会步步当心,毕竟谁也不是受虐狂,放着太平日子不过,偏偏和自己过不去。自我防护是没有错的,有错的是以保护自己为名,行伤害他人之实。
这世间大部分东西都是虚幻的,你能感受到的只是当下的事物留在你心中的印象,过去也就消散了,至于在你心里留多久,那就看你自己的心态了,可能是一时,也可能是一世,你越在乎,它留存的时间越久,如果你不放下,很可能会变成一个执念,变成你的一个坎,最后无非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