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团队成员
11月份招聘一个新成员,83年,比我大几岁的学姐。学姐具有十年同等工作经验,我认为这份新工作对她来说应该得心应手。可是经过两个月的互相了解和磨合后,还是达不到我想要的能够独当一面、独立处理问题的效果,问题出在哪里呢?
或许有人说培训不够,可是两个月来一直没有间断过一对一培训,哪怕同样的工作以前做过,我也要详细说一遍后再让她做;或许有人说工作效果追踪、验证不够,可是在她实际做过后,我们还会一起回顾整个过程,总结、梳理经验教训;或许有人说时间太短,可是她有十年的工作经验啊。或许有人说激励不够,可是公司的激励制度在同行业中还是数一数二的。我也多次仔细观察过学姐的工作过程,可以说执行力非常好,要求她做什么就做什么,可为什么不能独立处理问题呢?
思来想去,学姐的问题出在能动性上,没有主观能动性。只是按部就班的听从别人的吩咐,出现问题后不动脑筋思考,一味等、靠别人来帮助。
没有主观能动性,原因之一可能是十年工作经验的负面影响。很多人经过多年工作的磨砺,早已失去最先的锋芒,不是收敛心性,而是意志消沉。不再对工作怀有激情,工作只是谋生的手段,与理想、目标完全无关。也许她曾经积极主动过,可是结果不好,遭受批评或指责;也许她努力过,遇到问题主动想出解决办法,可是付出与收益不成正比;于是,心灰意冷。如果完全按照指示去做,哪怕不合理,至少事情做不好,也不用承担责任。
原因之二可能与管理方式有关。管理的基本方式如同政治制度,民主和专制。民主者充分考虑每个人的意见,激励大家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前进;专制者,一言堂,管理者说什么就是什么,不允许有超出控制的事情发生,按部就班做事情就好了。很不幸,学姐可能在以往的工作经历中遭遇了一个专制的管理者。两种管理方式孰优孰劣其实学界早有定论,但是往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言堂式管理理想状态很美好,效率非常高。可是,往往对管理者的素质、能力要求比较高。如果一个庸者到了管理者位置,非但效率不高,还会打压团队成员能力出众者,防止其超越自己。
作为我个人来说,不希望团队变成一言堂。每个人对事情都有自己想法、见解,带着脑袋上班,为什么不好好利用?每个成员,也不可能不成长,永远处在那个位置。集思广益,大家的力量也总是强于一个人。
可能也有人担心不做一言堂,团队会变成一群乌合之众,或拖慢做事情的效率。我想这种事情一般不会发生,只要我们对目标有一定的把握,再对团队成员约定一些规则,然后配合一定的激励措施,最终的效果一般不会差。以2015年团队的实际运行来看,效果非常好。我带领的团队在集体公司年终的评比中,获得优秀团队的荣誉。某项重要指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其实,我想要的是一个主观能动性好的团队成员,而不是一个执行的机器。执行力固然重要,但是所有的事情不可能一直顺利,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需要即时解决的问题。如果仅仅按照指示去做,团队管理者会很累,个人也得不到锻炼,最终团队和个人并不一定都有所收获。
现在团队成员以90后为主,90后的孩子更能表达自我,个性更加鲜明,如果再使用一言堂式的管理,恐怕会冲突不断。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让他们能够充分表达自我,才是以人为本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