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黄堡和氏后裔 寻亲百年回归古槐 央视等着我节目 寻亲编号
黄堡文化研究 第296期
作者:和谷
编辑:秦陇华
古槐 | 2012拍摄
寻亲百年归古槐
作者:和谷
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
南凹村和氏家谱记载:
光绪十八年馑时,
我曾祖父的哥哥和芳春随母史氏
被卖给甘肃庆阳一带盘马原崔?家,
1893年入安化县,今庆城县。
曾祖父的父亲和俨,
1926年去世,遗嘱寻亲。
百年来老家五代人追寻亲人后裔无果。
堂祖父和凯国
1936年随贺龙赴中条山抗日。
堂曾祖父和文瑄
与毛泽东的老师西北联大教授黎锦熙
在老家合作编撰同官县志。
我作为第五代人老大,
花甲之年归故园,
仍牢记长辈遗嘱,
梦想找到失散亲人后裔信息,
回归七百年和武略将军古槐下,
共叙百年沧桑,
继承家风家学。
央视《等着我节目》
寻亲编号Dzw412736
《同官县志》(1944) 五十年代 毛泽东与黎锦熙同官古代乡贤的义举(节选)
文/秦陇华
乡贤,指品德、才学为乡人推崇敬重的人。在明清两代,各州各县均建有乡贤祠,以供奉历代乡贤人物。同官县(今王益区、印台区)历史上曾出现过不少乡贤。本文记述的,是其中的个别例子:
和本健,字康庵,好学不倦。在县衙门任职,负责处理刑事案件。
他不接受不义之财,家中花费不足,常向别人借贷,因此廉名远播。
县衙收缴修文里的钱粮时,修文里的人带着钱粮来到县衙,
如果和本健不在,他们就不缴纳,一定要等到他来才缴,
他被人们信服到如此地步。他常教诲子孙说:
士农工商这些行业,都可从业。只是绝不可在公门里当差!
不接受贿赂,就养活不了一家人;
如受贿赂,又会坠入法网,任职于公门心能安吗!
和宗世,字垂裕,心肠柔软、善良、恭谨、谦逊,重义轻财,家境一直富有。
因年老无后裔,就将别人欠自己账的债券全部焚毁。
后来有到他家还债者,他因无债券而不收。
和宗世曾经租一村人的八亩田,播种荞麦,麦苗已长了三寸左右。
那位村人想将地作为抵押品向另一富人贷款,乘夜间将荞麦犁翻,
然后对和世宗说:“我已将田地抵押,并将荞麦犁去。”
和世宗听后不计较,任其抵押。
富人听说村人犁翻荞麦之事后,愤愤不平,拒绝为此人贷款。
此人又来对他说:“我不将地抵押了,你继续种去!”
这一年适逢荞麦无收成,第二年这八亩地种的小麦获得了大丰收。
和宗世因妻子不能生育,想纳妾,
适逢朝邑县壕东营一带闹灾荒,他请媒人去那里买个寡妇。
当地有一个人日子过不下去,想卖妻,媒人将其妻子带来,说是寡妇。
和宗世向随同而来的“寡妇”之家人交了财礼,事这样定了下来。
和宗世见其家人哭得很凄惨,不像是出售寡妇的,严加盘问,对方才说了实话。
和宗世说:“我因无子才想纳妾,但岂能使别人夫妻分离!
我宁可没有子嗣,也不忍心干此事。财礼白送给你家,算是赎回我的过失。”
媒人向此妇人的丈夫转告了此事,又将和宗世请到她家,
夫妻俩感动得涕泪交流,并跪下来道谢。
和宗世从此打消了纳妾的念头。
这时他的妻子张氏已经五十岁,
忽然怀孕,生下一子,叫和恂。
和氏一族从此十分昌盛。
这些乡贤的义举虽各有不同,但皆感人至深。
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文化道德力量,足可教化群众、
泽被乡里、温暖故土,对凝聚人心、
促进和谐、重构乡村传统文化大有裨益。
来源:铜川日报
1953年 | 老爷 1953年 | 十二老爷和老婆 1953年 | 姑姑 堂叔父和成有 1953年 | 二婆 婆(39岁) 五婆 七婆 孝娃姑 2017年 |六婆 三娘 八婆 妈 大娘 大大 七婆(上图右边六十年前的短发女子) 1980年 |爷 婆 我 儿 1997年 | 三代人 2002年 | 后辈 四爷 和成有 90年代旧景 2009年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