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理解,不必沮丧

2021-06-08  本文已影响0人  我若盛开

2021/6/9  日更8/30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传递的想法能被他人理解。

今天覃杰老师讲写作成长7课的时候,讲到了在互联网时代,硬核的能力是:理解他人,表达自己。

但他也讲到:沟通不易,知音难求。

就是说,想要被理解,或者理解他人,都不易。


为什么呢?

因为,理解的实质,是转换信息的过程。

涉及多个环节:你能否把一件事想透彻,你能否表达清楚,别人怎么转换你的信息。

当你看到一套理论的时候,你要先把逻辑关系想透彻,想透彻之后,要能用语言或者文字精准表达出来,转换成他人可以理解的信息,而看你信息的人,有着不同的阅历,不同的心智模式,不同的学识,他们都有各自的解读。

假如这3个环节,每个环节的转换率是80%(于大多数人而言,这个转换率相当高了),那最终的结果也只有51.2%。

也就是说,别人对你的理解,或者你理解他人,能有一半,就相当不错了。

所以,假如不被理解,甚至被曲解,都很正常,不必沮丧。

改变不了别人(前两篇小文已经分析过),就思考如何从自己身上下功夫吧。


文/我若盛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