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娃娃老师6:有小朋友打我
小N从幼儿园回来,给我们讲:今天有小朋友打他。
一开始,我们并未在意,小朋友们在一起,难免推推搡搡,未必是打架。
直到小N第二次说,且很清楚的说出小朋友的名字,说打他的头。
我们这才重视起来,先去幼儿园找老师确认情况。
果然,老师也反映,小N跟那个小朋友相处的不是很愉快,确实有你推我一下,我打你一巴掌这样的情况发生,不过老师都及时制止了。
回到家,我跟老公郑重的讨论半天,很快达成一致:小孩子不可打架,但不可不自卫。
虽然一向主张非暴力沟通,但是,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被打的那个。
统一了意见,接下来就由老公——家里男人的代表,出面跟小N训话。
我们需要告诉小N,如果被打了,该怎么做。
第一:要告诉老师,或在班里大声喊。
目的都是希望老师介入。
老师在小朋友心里是至高无上的权威,由老师出面是最好不过了。
第二:如果小朋友不听老师的,持续作案,就一定要奋起反抗。
暴力部分来了——
方式:可以用拳头打,用脚踢。可以全身乱打,也可以照准鼻子打。
标准:打到对方哇哇哭为止。
要点:也可以选择只挨打。但假如选择动手,就一定要坚持到底。
第三:反击也会挨打,不要怕疼,不能先哭。
第四:假如因为打架被罚站,或挨批评,或需要道歉,都要坦然接受。
第五:如果小朋友只是游戏打闹,不能用以上办法。
爸爸很是尽心尽力的逐条讲给小N,需要的地方还站起来做示范,讲完再反复提问确认:
“要打架,打到什么时候停手? ”
小N 不假思索的回答:“打到小朋友哇哇哭”
我们很满意,觉得孺子可教。
接下来的两天,我们密切观察小N在幼儿园的动静。可惜小朋友也没那么好斗,几天里再没听小N说过此事。我们教了半天,一直没派上用场。
过了一周,我忍不住问小N:“那个xxx,没有再打你吗? ”
小N玩玩具,头也不抬的说:“没有啊,现在他是我的好朋友。”
“好。。朋友?!”
我意外之极:
“你是怎么做的,老师说你们都不太喜欢对方啊,怎么这么快就成好朋友了?“
“吃饭的时候,他没有地方坐,我让他坐在我旁边,还把我的炸大虾送给他。”
(备注:小N不喜欢吃虾)
“呃,那真是太好了。——把爸爸教的忘了吧。”
小朋友的世界,还真是,简单的让人挫败。
人身伤害这种事,就一个友好的态度,外加一只大虾,就搞定了。
我们大人是不是想太多了?
娃娃老师第六讲: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未必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一定有更简单,更友好的方式,你还未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