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写作提高秘笈

从一篇文想到的

2023-11-18  本文已影响0人  桐馨悦

2023年11月18日,看到晓露在她的日更文章《给日更困难的你:永远都差一篇备用文》,里面提到了如何写作的方法,我截图在两个群中供大家学习参考。个人感觉是一篇理论与事例兼具的好教材。

如果你能够把生活和写作联系起来,随时随地记录生活,养成随时写作的习惯,形成万物可写的思维,日更应该不难。我们写日更的目的,不是说写的这一篇最好,而是等待下一篇写得最好。
试一试这些方法:摘录所读书籍、文章的原文;看图写话或写诗;写身边熟悉的人的故事;给100个人写100封信,或者给1个人写100封信;给100个人写100首诗,或者是给1个人写100首诗;给100个人写100篇……;任意从书架上抽出一本诗集或书籍来写一篇文章,任意翻,翻到哪页看哪页,就由那一页的内容写出一篇文章;让你的家人和孩子给你出题目写;邀请你的朋友一起写……我自己的日更文,越来越多的文字,越来越多的思维,就是这样一天天积累出来的。

然而文中的另一段话却让我颇不宁静了:特别悲伤和喜悦的时候,人总是沉浸在情绪中,无法说出什么话来,同时心绪烦乱,无法整理成章。文友桐馨悦的母亲去世的那一两个月,她也坚持日更,写了《母亲突发脑溢血》《与生命赛跑》《挽别母亲》《世界上最疼我的人去了》《泪别母亲》《热闹过后》《给母亲的一封信》《妈妈的味道》,没有启用她的备用文,这是多么的难得啊!这一点,我挺佩服她的!她一定是在那些悲痛、危急、烦难的时刻,一边捂住心底的伤痛,一边躲在某一个角落捧着手机,用语音变文字的办法,把那些过程记录并保留了下来。

看到晓露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正在外地参加省散文学会2023年会的现场。当时就没有忍住去翻看那一段经历,看到第二篇文章的时候,我的泪水就浸满了我的眼眶。赶紧强忍住,生怕旁边的文友笑话。我静静地坐在会议室的位置上,一边听着主席台上热情洋溢、诗情画意的报告,一边内心无比地波澜。

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我不知道需要多久时间来愈合?不知道需要多久时间才能遗忘?不知道需要多久时间才能泰然处之?生命是如此的苍白与脆弱,我至今仍然不敢相信这个事实。

从母亲发病到处理完后事,前后半个多月的时间,每日我们姐妹就24小时轮流陪伴守候母亲。母亲很善良、热情,对亲戚朋友和左邻右舍都非常友善,母亲出事后来探望她的人也很多,每天家里人来人往,也非常热闹。母亲也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

我们姐妹每天陪伴她,24小时不敢懈怠,也不敢离开安逸地躺床上去休息。困了累了的时候就在沙发躺椅上靠一会儿,或在旁边的那个小地铺自己去眯一会儿。然后睡醒了,再来和大部队一起陪着,一大家人多聊聊天说说话也不会困乏。

从天亮到黑夜,从黑夜到黎明,分不清白昼与黑夜,不知熬过了多少灯火通明的夜晚。

好在我们姐妹众多,外甥、外甥女也多,那段时间大家都从各个地方匆匆赶回来,陪伴守候这件事对我们一大家子来说并不艰难。

然而最难熬的是那种心理的煎熬,那种忧伤,那种无力感,回天乏力的无奈,什么都做不了,你无力挣扎,只能等待命运无情的安排。那最终的结果并不是你想要的结果,却只能眼睁睁地等待着,等待着……

多希望有奇迹的发生,让母亲能够开口说话,能够行动自如,让母亲生龙活虎、唠唠叨叨地回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多想再听听她的唠叨,却成了无法再拥有的奢侈。

我多少次想要把母亲的这段经历写一部回忆录作品,而且在年初已经有了想为母亲写一部作品的计划,当时已经开了头,写了几章,原本想着等假期把母亲接过来避暑的时候,再跟她了解一些生活的经历与故事。81岁的高龄,她经历了多少人生的变化与世事的变迁。

她总是有许多讲不完的话、讲不完的故事,一坐下来就是迭迭不休的家常里短。以前母亲讲的时候总是觉得她唠嗑的话太多。可到后来我觉得她人生经历很丰富的时候,却没办法挽留住她,留下她那宝贵的生活经历,成为了我此生最大的遗憾。

也许只能等我以后零星的回忆和整理那些曾经的故事,在我心中才能感觉圆满吧。

可是如今多少次我想要去动笔的时候,感觉无疑是在揭我自己内心的伤疤,也许我还无法平静的面对这个事情,一触碰那个点,就让我哭的像个泪人一样,我也是在触碰我自己的伤口,在伤口上撒盐。

再给我些时间,我一定会为母亲写部作品,为我那伟大的母亲大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