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跟真的一样!

2019-03-26  本文已影响0人  装睡胖子

“说的跟真的一样”

听过这个话吧?!在想,到底所谓“真的”是什么样子?这里面是不是有一种规则,按照这种规则说话,假的听起来也像是真的。

很幸运,后来我发现了这背后隐藏的秘密。工作中使用这种方法写文案简直太美妙了。

举例。

第一个故事:

有2个男人,都回家晚了,原因都是公司聚餐。他们的老婆都问他们什么原因回家晚了。

第一个男人这样说的:“晚上公司在聚餐,所以回来晚了。”老婆听了顺口问了一句:“哦,前几天不是才聚餐的吗?”

第二个男人这样说的:“同事小王过生日,请部门同事在XXXX大酒店吃川菜,所以回来晚了。”老婆听了说了一句:“川菜可好吃呀?”

第二个故事:

还是2个男人,都向自己的女朋友表白。

第一个男人这样说的:“亲爱的,我们已经认识差不多3年了,往后余生,让我来照顾你吧!”女孩听了很感动。

第二个男人这样说的:“亲爱的,我们已经认识整整956天12个小时了,往后余生,让我来照顾你吧!”女孩不仅感动,还哭的稀里哗啦。

故事说完了。你听了以后,有没有什么感触?

更加具体的描述,所以说的话越可信,越能打动人。卖点证明思维,格式为:因为XXXX,所以卖点成立。

为什么说的越具体,可信度越高呢?

1. 越具体,说谎的成本越高。

什么是说谎成本?就是:一个人说谎所要付出所有代价的总和,包括投入精力,经济成本,甚至是法律成本等。所以,说谎成本越高,一个人说谎的可能性就越小。

那说谎成本和具不具体有什么关系呢?

回到上面第一个故事:第二个男人明显要比第一个男人给出的细节更多,或者说更加的具体——有同事小王,过生日,在XXXX酒店,还有吃川菜等等。

所以,老婆听了以后就会有种感觉:能提供这么多具体的细节,肯定是真的。

2. 越具体,被验证的成本越低。

什么又是被验证成本呢?就是:你说的话,别人如果想要去验证真伪所要付出代价的总和,也包括投入精力,经济成本,甚至是法律成本等。

所以,如果你的话被验证成本越高,可信度自然就会很低,反之亦然。

同样的思维我们来理解被验证成本和具体之间的关系;

回到上面第2个故事中:

第二个男人仅仅是把“差不多3年”改成了“整整956天12个小时”。

看似没什么,其实学问大了,男孩心里肯定会想:我既然能说的这么具体,就有自信时间是对的,只管去验证。

女孩肯定会想:他竟然能把时间细化的这么具体,足见他真的很用心,如果有一点不用心,他绝对不敢说的这么细,因为很容易就可以反推他说的对不对。

最终女孩的反应,你也看到了,不用多说了。

回到营销,如果你能把你的卖点说的足够具体,你会发现:给人的信任感会成几何倍增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