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 做善事的智慧
看到这个标题,有人会问了,做善事还需要智慧?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不就行了吗?
还能有什么事?
曾经的《感动中国》获奖人物丛飞,他一生资助的贫困儿童183名,救助残疾人150多人,认养了37名孤儿,捐助了300多万元。
他无疑是一个善人,可是,2005年,丛飞患上了胃癌,连吃饭都难以下咽。他也因此失去了演出的机会,无法再持续对贫困者进行捐助。
而且,他治病的钱都是向亲戚朋友借的,还有一些是好心人捐助的。
可就在丛飞患癌的时候,他心里想的还是那些贫困儿童,还将自己看病的钱捐了出去,只留下了3个疗程的化疗费用。
令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丛飞在医院治疗期间,曾经那些被他无私帮助过的人,居然没有一个来看望他。
更令他寒心的是,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还遭受到了被他资助过的人的质疑和无视。
有一个家长这样说:
“你不是说要资助我孩子一直到大学毕业吗?他现在还在读初中,你就不肯出钱了?你这不是坑人吗?”
生病的丛飞说:“我生病了,最近这几个月都没有演出,所以就没有寄钱了。”
没想到这个家长怒汹汹的说了一句:“那你什么时候病能治好?”
有一个当年曾被丛飞推荐去做音乐老师的学生,更是让他心痛至极。
她说:“丛飞同意帮助我也是出于一种自愿,他有他的想法,我从来没有强迫过他。
任何人做事情都是有所图的,至于他图什么,我不说你也应该能猜到。”
甚至于有个学生谈及丛飞资助过他的事说:“永远也不希望再提起这些已经成为历史的往事。”
是好人没好报?还是丛飞太善良了吗?或者丛飞帮错了人?
丛飞的故事,正应了我国一句老话:升米恩,斗米仇。
除此之外,
人们会慕名去交往有学识的人,刚开始会由衷的非常尊重对方,一旦开始熟络起来,尊重之意也就随之慢慢淡化了。
夫妻之间也是如此,刚开始谈恋爱时,彼此会为对方着想,能很好的去包容理解对方,可是结婚后,往往就变了样子,恋人变成了亲人,没有了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的意识。
有一个词叫:相敬如宾。
指的是夫妻要像对待宾客一样相互尊敬。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的夫妻,矛盾、争吵会少很多。悄悄告诉你,这个方法应用于婆媳之间也很有效哦。
其实,这些事例所反映出来的只是一种现象,造成这些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人性”。
所以,做善事,我们要有智慧,要懂得人性的规律,做事也要符合人性规律。否则,就会适得其反,恩人变仇人、尊重变轻视。
《学经》说:
长施者生怨,长助者不满,长见者尊损,长遇者不礼,何以故?事有常,则为期,期而不行,则生言行之怨,古有善施者,唯让恒常,以其不期,而得恩情。
我们做善事,不要形成固定的频率,因为受惠人一旦掌握了你做善事的规律,他的心里就有了期待,潜意识里形成了习惯,你所错的一切就变成了“本应该”。
一旦你中断了善举,他的期望落空,习惯被打破,内心会产生被剥夺感,怨恨、责备之情油然而生。
所以,我们做善事不要形成规律和频次,时不时的、偶尔几次,这样对方就不会对你产生期待,没有了惯性期待,也就没有了理直气壮地“本应该如此”。
这篇文章只是抛砖引玉,多多思考能灵活应用于更多事情,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到大家。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