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与叛逆(三)——林哈夫
前文回顾请点击:
1、“青春与叛逆(一)——林哈夫”
2、“青春与叛逆(二)——林哈夫”
上一期关于孩子“叛逆”的话题,我们提到了孩子在两岁时的第一个"叛逆期"。
事实上,这个时期父母的应对方式,已经造就每个孩子不一样的“个性”——将来如何面对权威、如何应对情绪与压力以及用什么样的行为模式满足自己的需求等等。
这就是所谓的“三岁定八十”。
当然,这一切都是在暗地里进行的,父母压根就不知道,而孩子就算知道也无法表达、无力改变现实。
他们只能按父母的要求来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得到从物质到心灵上的给予,让自己“活下来”。
这是第一场“权力争夺”,父母理所当然成为了胜利的一方,而小孩子并不能说是失败者,因为他们因此而开始学会妥协与忍耐,开始发现这个世界并不是他们自己说了算,不能为所欲为。
当然,这种感觉并不好受!
有一个很有趣的发现——所谓的“叛逆”,通常是父母给孩子下的定义。
其中的潜台词是:“你的行为与做法错了,是‘逆向’于正确方向的”。
其更深的含义是:“这是你有问题,按我说的做才是对的”。
(图片来源网络)作为成年人,我们当然经历过小孩子的成长阶段。
我们明明知道爱玩、爱闹、爱学习、爱探索是儿童的天性,更知道占有、拒绝、嫉妒与索取是每个孩子的真性情。
只是在我们的童年经历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通常是无法保护好这些天性的,反而一直被制约着。
直到最后,我们大多数只能很无奈地按父母的要求在内心当中安装了一杆秤来约束自己、规范别人,最后甚至变成了理所应当。
直到我们自己也成为父母,一旦孩子的行为做法与自己内心里面的这杆称确定的标准不一样时,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被激惹起情绪。
如果带着觉察,也许我们能够发现孩子这时候完全可以成为自己的镜子,让我们有机会看见自己这杆称的存在,看到它的存在让我们有什么受益、有什么影响,更让我们看见自己到底有多少难受与焦虑。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在平日与父母们的交流中,有许多家长会因为孩子学习的不认真而烦恼。
而让大家意料不到的是,在我们接触的个案中,同样有许许多多家长因为孩子太过沉迷于学习而发愁甚至绝望。
这样的例子也许能够告诉我们——焦虑造就我们内心的许多冲突,孩子做什么、怎么做、做的怎么样其实都不是关键,因为我们总能在孩子的行为里看到他们做得不好的部分,我们也因此而感到难受、着急甚至抓狂。
(图片来源网络)也许是哈夫个人内心的投射,我一直认为每个“乖孩子”的内在都有一颗“熊孩子”的心。
“熊孩子”是绝不甘心被控制的,它会想方设法展现自己的能量。
在某些时间和氛围下,“熊孩子”会挑拨“乖孩子”搞出一些事情让父母感到难受,其目的就是让我们知道他的存在。
特别是到了孩子6-8岁,迎来的就是孩子人生的第二次“叛逆期”。
第二次“叛逆期”的开始,通常会跟孩子上小学的时间相一致。
初次踏入学校大门的孩子通常会感受到巨大的反差,可能因此出现一些不适应的表现。
这时候,他们仍然希望延续之前的学习与生活方式,依然需要我们能够伸手援助,希望得到爸爸妈妈为自己解决困扰。
这样心情与反应本来是非常正常的,只是一旦遇到孩子的行为与父母心中的那杆秤是不一致的时候,父母往往无法理解孩子的感受,只想更加“高效、快捷”地让孩子迈过这个坎。
于是,我们开始用“讲道理”“催促”“强迫”等方式软磨硬泡地要求孩子以学习为重。
其结果是我们很可能因此而产生冲突,父母也因此很容易感觉到孩子的“叛逆”。
(图片来源网络)孩子之所以要“叛逆”,是因为他们渴望被外部世界所认同,期待通过自己认为最恰当和最酷的行为方式向父母以及全世界宣示自己的长大。
这就是所谓的“存在感”——我再也不是爸爸妈妈你们眼里的小屁孩,再也不是可以随便操纵的“玩偶”!
如果愿意降低自己的高度,蹲下来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叛逆的孩子内心里面其实充满了无助与恐惧——他们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对。
而这时候的爸爸妈妈之所以要控制局面,更大的可能性是我们其实同样置身于无能为力的状况之中,确实无法给孩子很好的协助。
哈夫接触过许多“叛逆”的孩子,他们几乎毫无例外都认为爸爸妈妈不接纳、不理解和不尊重他们。
然而,身为父亲的哈夫当然知道并理解天底下哪有父母不拼尽全力爱自己的孩子呢?
这里面到底存在着多么巨大的误会啊!
接下来,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免责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均为原创,仅代表导师个人观点,请自行评估是否恰当与适合。传播及运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结果与本公众号和导师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