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力的差距

2018-06-06  本文已影响0人  宜雪

认识陈老师前,我自知学习力不行,但也没觉得有多差。

认识陈老师后,知道他博学多才,幽默风趣,表达极强,他是一座高峰,自知无法企及,我就安心做一注小小山泉,涓滴不绝。只是让我好奇地是,他是如何看书?如何学习的?

参加表达力课程后,有了进一步的接触,让我真切感受到学习力的差距。

他其实非常忙,学校上课、给我们表达力上课、日知读书会、其他APP上的讲课,还有美国行的备课学习,最主要的是,他在如此繁忙的情况下还能保持好学习的节奏。他曾说过,忙碌,是同时处理多个事项,手忙脚乱;充实,是依次处理不同事项,有条不紊。他这是充实,更是学习力的体现。

开课后的第一次课,他教我们选书读书,这也是他自己的学习经验分享,虽然主要针对表达力课程,但我看到了差距所在。

1、建立知识体系,再根据知识体系填充具体细节。比如,慈禧传是清朝历史的一部分,清朝历史就是个知识体系,可以不读慈禧传,但要去读清史稿。知识体系建立了,填充细节就容易了,可以看类似的慈禧传和相应的知识服务产品。

老师谈到《拥抱战败》,这本书是讲日本投降后的细节书,是二战中的细节,如果不了解二战,看这本书就会有难度。

我家里就有这么一本,是去日本听老师推荐买的,买来几乎没看,看不下去啊,不了解二战没法看,勉强看也是非常累。

我的问题找到了,没有形成知识体系。知识体系就好比是房子,要围绕这个房子有计划采购各种建材。而我呢,先采购材料,而且采购时完全没有计划目的,看见就买,喜欢就买,买来一大堆,胡乱堆一块,要用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也不好找。

2、成人学习将为己所用作为原则,要学会判断一本书对自己有没有使用价值,是不是自己所需要。散文诗歌小说可做饭后甜点。学习方式也要多样化。

比如,需要了解艺术知识,可以看世界艺术史的书,摸清整个知识体系,然后多途径填充加强。可以听音频,可以看纪录片、还可以看电影。一般看书枯燥,容易遗忘,通过其他学习方法获取相关知识,互为补充,进一步增强记忆。

想要一些名言警句怎么办?也不必拿着散文诗歌书一页页地看,可以网上搜集需要作家的经典句,整理打印出来,随时拿来看看,记住就可以了。这种方式虽然无法体会整篇文章或整本书韵味和意境,但更快速实用。

我的问题又来了,我却是把甜点当主食,吃得开心,时间长了糖分过多还容易得病。

3、笔记记录和整理也是学问。

笔记分双栏,笔要两色笔,正面记反面空。信息记在左栏,用蓝笔,总结和升华的部分记在右栏,用红笔。当老师讲信息的时候,要把它升华为更高层次的思维方式。当老师讲思维方式的时候,要在旁边举上一些具体的例子,也就是反向记忆法。还有正面记的笔记,反面暂时空着,以备将来有更多的感悟和素材可以记在反面。

差距来了,我记笔记从来都是按顺利记的满满当当的,也不分颜色,回头翻看时查找半天,更多时候记时并不思考,也没有什么感悟。他是真正在学,我只是假装在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