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欢喜》最好的亲子关系,是彼此独立,相互成全。

2020-04-17  本文已影响0人  新颖旅行

今天又给大家推荐一部剧,去年挺火,豆瓣评分挺不错的,大家有没发现,现在的很多剧,比如昨天说的《陪读妈妈》《安家》以及《小欢喜》都是群戏,以不同家庭背景及人物性格来述说剧情,相比以前的一些家庭戏,节奏上会紧一些,而且每集会有亮点和冲突!《小欢喜》里面说:人生的不欢喜,往往源自这个原因:小时候觉得父母不是一般人,长大了觉得自己不是一般人,生娃之后觉得自己孩子不是一般人。

虽然,名叫《小欢喜》的这部剧,其实一点儿也不欢喜。它演出了家家户户的难。

《小欢喜》为什么这么火?因为很多人引起了共鸣!讲述了三个家庭备战高考的笑泪故事,在“一考定终身”的想法之下,三个不同的家庭、三种不同的教育方式,面对一系列接踵而至的问题。

我们的孩子虽然还小,但把视角放长,站在终点,看起点,可以给到我们很多的启发!

《小欢喜》一部简单的家庭情感剧,暴露了我们将来都会遇到的问题:亲子关系、职场潜规则、中年危机、婚姻经营……

今天我们还是主要说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父母与孩子相互促进的基础,孩子从来不是父母的解药,父母要学会长大,要学会面对自己的内心!

结局皆大欢喜,但之间的波折磕绊断断续续,亲子关系时而紧张,时而缓解,表现出不同的状态,也折射不同的家庭教育观。

  一、 彼此独立,相互成全

欢喜冤家方圆(黄磊)和童文洁(海清)这一家人,显得温暖温馨,体现在人身上则是积极豁达、小富即安,尤其在方圆身上可以看到人性的温度,生活的趣味。

父母与子女之间,最难的,不是牺牲,而是成全。

最好的亲子关系,是彼此独立,相互成全。

先说说彼此独立吧。作家周国平曾说:“在人世间的一切责任中,最根本的责任就是真正成为你自己,活出你独特的个性和价值来。”

方圆自己喜欢养鱼、下棋、溜鸟,随和、宽容、简单、爱贫嘴,包容妻子的小脾气,宠她,和风细雨地处理各种关系。

童文洁有个爱自己的老方,听话又宠妻;有个捣蛋不爱学习的儿子,打骂吼哪招也不管用,关心无微不至;有个学霸外甥当成儿子养,亡姐的心愿和亲情心里装。

什么样的父母,决定孩子什么性格。

方一凡大胆独立,做人坦诚,性格直率,关心朋友,喜欢唱歌跳舞,有自己的主见。虽然调皮,但不熊,不虎。和同学打赌追个满楼,常常逗笑英子,为陶子疯狂表白和杨杨厮打,教磊儿玩游戏,和家人其乐融融。

再说说相互成全吧。方圆和童文洁这对“虎妈猫爸”的组合,强势如文洁,经常对儿子方一凡开炮,而爸爸方圆总如二月春风般化解矛盾。

爱开玩笑的方童夫妇很“逗比”,夫妇俩拿彼此开涮是日常,但却时刻记得关心彼此的身体,为家人做一桌健康好菜,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方童夫妇不仅对自己的孩子超好,跟其他两家相处时也特别和谐有爱,难怪方一凡被培养得这么暖。

就像《圣经》中说的,儿女与父母之间的一切都是为了彼此成全,使彼此成为更懂爱、更有爱、更会爱、更善于传播爱的人。

正如文学家汪曾祺在《多年父子成兄弟》中写道: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过脾气,对待子女,从不疾言厉色。他爱孩子,喜欢孩子,爱跟孩子玩,带着孩子玩。

第二:  极端溺爱,过份掌控

雷厉风行、控制欲极强的宋倩(陶虹)让亲子关系变得紧张,异乎寻常,有点压抑。刚硬、方正,有棱有角,霸道凌厉、简洁干练,对乔卫东也是冷潮热讽,横挑鼻子竖挑眼,对女儿极致的爱与控制,逼得女儿差点跳海,她可能是内心最脆弱和失控的妈妈。

宋倩觉得限制女儿的自由,逼着她学习,甚至牺牲自己,都是为女儿的人生铺路,是为女儿好,女儿就算不感恩戴德,也该明白她的苦心。而正值青春期的女儿却因为失去自由,没有选择的权利,感受到痛苦不堪,和母亲的矛盾越来越尖刻,两个人渐行渐远。

和老乔的离婚,也有点突然,继而把所有的爱放在英子身上,包办她的一切,关注她的一切。生活起居,学习方向,情绪心理,后来变得极端掌控一切。

一上高三,乔英子就被告知:必须所有精力都投入学习;不许玩乐高;不许再去天文馆;少和浑身“坏毛病”的爸爸接触……

分班考试乔英子考了年级第二名,回到家后却只敢告诉宋倩:我进快班了。不料妈妈早就掌握了她的成绩,一开始还和颜悦色,在发现英子书包里的乐高后,宋倩爆发了:都考第二了,还有什么可高兴的?可想而知,在宋倩的心里,女儿就应该是第一。但结果呢?乔英子开始逃课,成绩下滑。对孩子的高期待,直接钝化了他们对孩子成就的认知奖赏,孩子无法从父母身上汲取足够的成就感,没有向上的动力,变平庸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英子只想逃离。

  第三  断档远离,缺乏沟通

季杨杨一家,条件虽好,但是对孩子关爱更少。一是长期缺位。季家爸爸季胜利为了实现自己抱负,多地“走马上任”,不惜牺牲陪伴孩子成长的最关键时期。最后在高三突然回来陪读,季杨杨也因受其影响,说话处事得特别注意,没有办法做自己。

母亲刘静,在孩子们还小的时候,为了追随丈夫的理想而放弃了他们的梦想,他们从小就缺乏友谊,这使得孩子们独自成长。太关心她的丈夫,对没有孩子陪伴感到内疚,所以她谨慎地生活着。

有一次一家人在车上聊到学校请家长的事情,儿子不无心酸地说了一句:不用你们去,我的家长是舅舅!

如果你在孩子的成长中长期缺位,有一天你也会像季区长一样,突然发现:父子居然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亲子沟通艰难

高三誓师大会那场戏,原本季杨杨要带着爸妈在院子里放象征梦想的气球,可是爱打官腔的父亲命令禁止不能放。

面对儿子开法拉利豪跑去校园,季区长一直高姿态在跟季杨杨讲道理:

我是公众人物,你是官员的儿子,你也是公众人物,你把豪车开到学校,你要意识到这件事情的敏感性,……

季杨杨心里想的是:这件事影响到季区长清正廉明的形象,季区长才会这么生气,季杨杨气的是季区长把自己的名声看的比自己还重要。

当然刘静在父子关系的改善起着重要的润滑剂作用。每次两人发生冲突,刘静总是温柔的倾听、调解,从不发脾气,更不会大声埋怨,她不在乎自己受气,也不在乎没人关心她的感受,只要为了这个家庭和睦,哪怕自己隐忍,她都无怨无悔的付出着。

三个家庭最后结局美好,欢喜多多,爱意满满。

和谐的亲子关系,对孩子来说,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夫妻关系,永远在家庭是第一位的,是高于亲子关系。

夫妻关系和睦,亲子关系才会和谐,孩子才可能性格温和、思想独立、心态阳光、处世有方。

家家有一本难念的经,孩子是父母最大的财富,最好的亲子关系也许没有标准答案,但是爱与陪伴是它的不变的养料。

父母和孩子,不是牺牲和将就,更不是束缚和羁绊,而是彼此相融,彼此成就。

构建和睦亲子关系的沟通思路,要怎么操作呢?

第一个叫做沟通。在沟通这一步,就会发现很多家长做的是有问题的,比如说很多家长会这样讲,说“你给我老实一点”,“你乖一点”,“你听话”,注意这几句话,孩子能不能听得懂?听不懂。因为我们所给出的指示都是含混的指示,都是一种大方向,都是一种感觉!

所以在沟通的时候,首先学会表达要简短、具体和简单。比如说“不要打妹妹”,“停止,现在不能吃了”。“去把手洗了”。这是非常简洁、简单的指挥,这种指挥孩子才能够听得懂,然后如果孩子不照做的话,可以解释,并且示范。告诉他,就这样做,这就叫做和平,这就叫做一块好好玩,对吧?这才是好好玩。所以如果简单的跟他讲说“跟妹妹好好玩,注意点。”那他不知道注意些什么。 然后使用鼓励性的言辞,多发挥“我”和“你”这两个词的力量。经常要跟孩子讲说“你要去做什么”,或者“我要求你怎么样”。把话说清楚,这是第一条沟通。

第二个叫选择,我们经常会要求父母给出孩子选择,但注意到底是不是选择?说在游乐场里边你希望孩子跟你回家,然后孩子不走,这时候我们如果说“给你两个选择,要么现在跟我走,要么我自己走。”注意这是有选择吗?不是。这第二个选择是不可能的,第二个选择是妈妈自己走了,把孩子扔到游乐场,这怎么可能?这是威胁,这不是真的选择。所以当要给出孩子选择的时候,要真的给出他选择。“好,现在可以跟妈妈一块回家,或者咱们去那边吃一根冰淇淋,然后咱们一块回家,你觉得好不好?”这是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现在就离开这个游乐场,然后回家;第二个选择是现在去吃冰淇淋,然后回家。“或者现在你可以去洗澡,或者你看15分钟把这集电视剧看完,咱们去洗澡。”这才叫有选择,是真心的给到孩子两个选择,而不是说“要么现在洗澡,要么一辈子都别洗”这种词,不是选择这种词完全是威胁。

所以我们在生活当中经常会用威胁来替代选择,要小心这个孩子会觉得很痛苦,因为孩子能够感觉到那种被迫的压力,当父母威胁他要离开或者不要理他或者再也不要干什么的时候,孩子是最痛苦的,所以给出真正的选择来。

第二个就是不要随便的说“行吗?好吗?”比如说这件事没得商量,那就不要再问他说好不好。对吗?你比如说“我们十分钟以后关电视,行吗?”如果把这个“行吗”一说出来,孩子就跟你讨论说“我再看一集,我再看两集好吗?我待会再看这集,好久都没看过了。”他磨磨唧唧的,你又会觉得不高兴,所以你可以很坚定的告诉他说“还可以再看十分钟,十分钟以后关电视。”把那个“行吗”去掉,当你没有给对方选择空间的时候,就不要随便的去征求对方的意见,因为我们是监护人,是定基调的人。当我们告诉对方说“要这么做”的时候,要告诉他这是妈妈的选择,妈妈现在决定了要这样做了,不要拖泥带水。所以这是我们说的第二个办法,叫做选择的办法。

第三个是结果。要制定一个家庭的规则,要根据孩子的需要和所处的发展阶段来调整规划和结果,然后要跟孩子一块来回顾,跟全家人来回顾我们上次做的决定,后来的结果怎么样。然后要能让孩子对他的行为负责,要让孩子看到说,如果这个事这样做了,那么结果会产生一个什么样的后果?就是让孩子想象这件事情做坏了以后会怎么样,这件事情如果这样做,那么结果会怎么样?这个就是结果的办法。让孩子参与到想象结果的过程当中来。

然后最后一个是连接,这一条被很多家长会忽略掉,什么是连接?就是要跟孩子创造一对一的时间。如果家里有好几个孩子的时候,需要单独跟一个孩子经常的相处,这样的话能够让这个孩子感受到妈妈给她的爱。无论是老大还是老二还是老三,要单独的跟他们相处,建立一对一的连接,甚至不是父母一起跟他,而是妈妈一个人跟他或者父亲一个人跟他,这都是一对一的连接,在这个时候要经常地关注孩子的感受。有兄弟两个人一直在那玩、一直在玩,然后该到了睡觉的时间,妈妈去叫他。往常的方式就是妈妈会吼,说“快点去睡觉,你看你把弟弟带成什么样了”对吧?这样吼,他们俩就在哈哈笑,然后玩,玩得更厉害,然后不愿意去。

然后,后来这个妈妈就换了一种方法,她说既然关注他很重要,她就坐在旁边陪他们,看他们玩。然后那两个孩子一看到妈妈在那没有叫他们去睡觉,然后在那陪着看他们玩,孩子也很高兴,钻到妈妈怀里边来,给孩子给妈妈看,说“妈妈你看这个是什么?”讲半天,然后妈妈很耐心的看他们三分钟。注意这三分钟对孩子很重要,妈妈也能够有耐心盯着他们看三分钟,看他们怎么玩,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儿。孩子特别喜欢我们关注他们。孩子经常会做很多很奇怪的事,其实就是为了获得父母的关注。

所以当我们能够关注他们三分钟的时候,他们真的已经觉得很幸福了。然后这时候妈妈用非常坚定而柔和的声音说,“好吧,再玩五分钟,咱们去睡觉喽。”然后两个小孩很听话地结束了玩耍之后去睡觉。这就是建立连接的力量。当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和他之间的关注,一对一的连接的时候,孩子爱了你,他才会喜欢听你的话,这才是人和人之间的根本。然后就是不要跟孩子记仇。很多人会觉得这个很好笑,说父母怎么会跟孩子记仇?父母经常跟孩子记仇,孩子一个事儿做的不好,父母翻脸了,父母翻脸了以后也不打了,也不骂了,父母不理他,就一直不理他。

这种感情可能会伴随孩子一生。有一个案例,就是有一个德国的小伙子,他爸爸本来说好了,今天下午跟他一块做一些木工活,其实这个小孩很喜欢跟爸爸一块做木工活,结果这孩子出去玩玩野了,就给忘了,等他回到房间的时候,他发现他爸爸已经自己在开始干那个活了,并且他爸爸一整天都不跟他说话,他爸爸认为他没有责任感,然后他爸爸用这样方法来惩罚这个孩子,这个孩子一开始怀着内疚给他爸爸打下手,然后干活,干一干,发现他爸爸他再怎么表现的示好,他再怎么表现的努力出汗,给爸爸递材料,他爸爸都不理她。然后他从内疚变成愤怒,然后从愤怒变成失望,然后最后从失望变成冷战。那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这件事情当孩子长大了以后,很多年他都记得,他都能够记得那天下午他爸爸不理他的时候,他无助的感觉。所以有很多父母真的会跟孩子较劲。我们经常在马路上都会见到孩子去抱着父母说,“妈妈,我错了,妈妈,我再也不敢了。”我们会发现,

对孩子如果真的特别用这种冷暴力的方法处理的时候,孩子会特别的黏,越对他凶,他越喜欢过来抱着大腿哭,为什么?因为他感觉到被排斥。当他感觉到被排斥的时候,他就极度地渴望得到来自妈妈的拥抱,而这时候妈妈就是不抱他。这就叫做跟孩子赌气。

所以我们作为大人,我们是大的孩子是小的,我们不要跟孩子赌气,我们能够该原谅的时候要原谅,该给台阶的时候要下这个台阶,父母与孩子开一次家庭会议,运用4条法则沟通孩子出现的问题,父母带着富足型心态提供给孩子充分的选择,带孩子一起设想每一种选择可能导致的结果,最后父母亲分别与孩子创造一对一的连接时间,让孩子感受父母无条件的爱。从此刻开始,用科学的方法让你的家庭充满和谐、民主、自由和尊重的氛围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