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然上人法语》讲解|三心料简及法语(一)
《法然上人法语》讲解|三心料简及法语(一)
净宗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法然上人全集》第187页,看《三心料简及法语》。
先,《观经疏》第四《散善义》云,恶之杂善不可生彼净土。是以《玄义分》云:“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
又,《散善义》云:“上辈上行上根人,求生净土断贪瞋。”
然则今此“至诚心”中所嫌虚假之行者,余善杂行也。三业精进虽勤,内心贪瞋邪伪等之毒性杂故,名杂毒之善,名杂毒之行,云“不可往生”也。
这一段是料简“三心”当中的“至诚心”。“料简”就是梳理、分析,加以解释。这要对照善导大师《观经疏·散善义》解释“至诚心”的地方才比较清楚,我们看《圣教集》645页:
经云“一者至诚心”。“至”者真,“诚”者实。
欲明一切众生,身口意业,所修解行,必须真实心中作。
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贪瞋邪伪,奸诈百端,恶性难侵,事同蛇蝎,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亦名虚假之行,不名真实业也。若作如此安心起行者,纵使苦励身心,日夜十二时急走急作,如炙头燃者,众名“杂毒之善”。欲回此杂毒之行求生彼佛净土者,此必不可也。何以故?正由彼阿弥陀佛因中行菩萨行时,乃至一念一刹那,三业所修皆是真实心中作,凡所施为趣求亦皆真实。
法然上人就是解释这一段。
一开始说《散善义》,“三心释”就属于《散善义》。
“恶之杂善不可生彼净土”,因为这里说“欲回此杂毒之行求生彼佛净土者,此必不可也”,又说“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亦名虚假之行,不名真实业也”。虽然是善,但是杂了恶毒,这叫“杂毒之善”,靠杂毒之善是不能往生阿弥陀佛净土的,这是一个结论性的说法。
所以,《玄义分》里的“要门”就说“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也”,不论是定还是散,都不应该有恶之杂毒在当中。
另外,《散善义》“上辈文”结束的时候有一首总结的偈子说“上辈上行上根人,求生净土断贪瞋”,想求生净土,就要断掉贪瞋烦恼,贪瞋烦恼就是“杂毒之善”。虽然行善,如果有贪瞋之毒杂在当中,这样的善是不纯净的,以这样的善求生净土是不行的,这样的善不是真实的善,不是真实之业,是虚假之行。善导大师在“至诚心”当中就说“虚假之行,不名真实业也”,是不能往生的,是被嫌弃的。
所谓“虚假之行”是什么呢?
就是指“余善杂行”、念佛以外的余善杂行。为什么余善杂行称为“虚假之行”呢?这是因为“三业精进虽勤”,虽然行善法,身口意三业都在努力精进地勤修,但是内在有“贪瞋邪伪”,有毒性间杂,所以叫作“杂毒之善”。
我们还是凡夫,都是有漏善,没有证得人无我、法无我,总是有无量烦恼伴随。无量烦恼,简略地说就是贪瞋,表面在做善事,内心怀有贪瞋,当然不是真实之善。所以,靠这些往生阿弥陀佛的报土,怎么可能呢?所以说“不可往生也”。
是以《往生礼赞》“专杂二行得失”之中,“杂修之失”云“贪瞋诸见烦恼来间断故”,“回此等杂行,直欲生报佛净土者,此必不可也”。
又举出《往生礼赞》这段文来说,很清楚,所谓“杂毒”就是“贪瞋诸见烦恼”。
然以身口二业为外,以意业之一为内者,谬误也。既云“虽起三业”,岂除意业乎!
所谓“外、内”,因为善导大师说“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有人就认为身口二业是外表,是别人看得见的,表面上在精进修行;“内怀虚假”就是意业不真实,“内”是意业,是看不见的,属于内。法然上人说这种解释不正确,为什么?因为善导大师一开始就说了,“身口意业所修解行,必须真实心中作”,而且说“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很显然,意业也是杂毒之善。这三业,怎么可以把意业抛除在外呢?
又,虚假者、诳惑者,亦谬误也,既云“苦励身心”,又云“日夜十二时急走急作,如炙头燃者”,云何假名之人如此哉!正是杂行者也。
另外,这里的“名为杂毒之善,亦名虚假之行”,有人把“虚假”理解为故意欺骗大众,是诳惑,这个理解也是错误的。为什么?这个人看起来根本不是虚假的人。怎么能证明呢?因为善导大师说“日夜十二时急走急作,如炙头燃者”,白天、晚上都为了修行这件大事,精进勇猛用功,着急得不得了,好像满头的头发着了火一样,而且说“苦励身心”。这样的人,我们都没法跟他比。这样努力精进修行的人,怎么能说他是故意作假呢?
也就是说,“至诚心”里嫌舍的“虚假之行”不是故意作假,也不是意地当中的不真实,而是说,只要是杂行杂修,不管再怎样虔诚,再怎样自以为很真实地修行,日夜都不休息,像头上着了火一样精进、着急、努力地修行,只要内心深处没有断除贪瞋烦恼,就叫“杂毒之善、虚假之行”。所以,引用的释文就说“贪瞋诸见烦恼来间断故”,又说“求生净土断贪瞋”。
总之,离开念佛,修杂行之人免不了贪瞋、杂毒、虚假之行,这样不能往生。那怎么办?这是虚假的,真实的是什么?所以接下来说“次”。“次”和前面的“先”相对,“先”是说什么是虚假的,贪瞋间杂称为虚假;下面再讲真实的。
次,所选取之真实者,本愿之功德,即正行念佛也。
也就是说,解释“至诚心”的时候是两大块:第一,虚假的要排除在外;第二,真实的要选取在内。
虚假是指什么?杂行之人有贪瞋烦恼来间断,杂行之善都属于虚假之行,杂毒之善不能往生。
佛如何劝我们真实能往生的呢?选取的一面就是本愿功德,也就是正行念佛。
正行念佛为什么有资格叫作真实之行呢?
这是阿弥陀佛因中所修,从因至果点点滴滴,一刹那、一念都是真实修。而且这种功德不被凡夫贪瞋烦恼间断,不被破坏,所以叫真实。
是以《玄义分》云:“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
“本愿、弘愿”说的是一件事。“言弘愿”,就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就能往生;不像贪瞋杂毒之行,说“欲回此杂毒之行求生彼佛净土者,此必不可也”。如果是弘愿,就说一定能往生,为什么?“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这是正行念佛功德,真实功德。
是以今文云“正由彼阿弥陀佛,因中行菩萨行时,乃至一念一刹那,三业所修,皆是真实心中作”,由阿弥陀佛因中真实心中作行,不杂毒恶之善,故云“真实”也。其义以何得知?次之释云“凡所施为趣求,亦皆真实”,此之真实施者,施与何人?“深心释”之中,第一之释云“罪恶生死凡夫”,施此众生也。造恶之凡夫,即是凭此真实之机也。云何得知?第二之释云“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等文,如此可知也。
众生这边的贪瞋杂毒诸善,纵然日夜十二时急走急作,如炙头燃地修行,都是虚假之行,不是真实之业,不能往生,这要选舍。选取的是本愿正行念佛功德,引用《玄义分》云“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
也就是说,站在众生这边虽然有所谓的善恶,可是归入弥陀大愿业力为增上缘,那完全都是真实的。善恶只是机的问题,不是拿来作为往生法的作用。所以,即使有贪瞋烦恼,也不构成障碍,为什么?不靠众生这边。
所以下面说“正由彼阿弥陀佛,因中行菩萨行时,乃至一念一刹那,三业所修,皆是真实心中作”,是用阿弥陀佛因中真实心所修的功德作为往生的资粮,乘弥陀大愿业力。阿弥陀佛没有贪瞋邪伪的杂毒,所以这是真实之善。
接下来又说,怎么知道弥陀的真实功德成为我们所有呢?因为下面说“凡所施为趣求,亦皆真实”。“施为”,就是他这种善是布施给谁的,也就是所谓“下化众生”;“趣求”,他修这种善的目的是上求佛道,上求佛道是为了下化众生:所以说“施为趣求”。
阿弥陀佛自己所修的真实功德,布施给我们一切苦恼、贫穷的众生。《无量寿经》说“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阿弥陀佛布施给我们的功德当然是真实的。
这个真实功德布施给哪些人呢?是不是给阿罗汉圣者?或者给那些上根利智的人?这就要看下面的“深心释”。
“深心释”有两种深信,第一种深信说“罪恶生死凡夫”,功德布施给这样的众生。何以知道?再看第二种深信,说“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他摄受的众生正是前面第一种深信所说的“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是这样的人。
好,我们稍微总结一下。“至诚心”说了两件事,一个是虚假的修行,是虚假行、虚假业,不是真实善、真实业,不能往生净土,这要选舍。能往生阿弥陀佛真实报土的,一定是真实功德、真实修行、真实善、真实业,这是什么呢?这是阿弥陀佛修的,就是本愿正行念佛功德。这是从“至诚心”的解释里得出来的。
接下来,“深心释”也可以作为证明。先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所修一切当然毫不足言,所以要选舍,在众生这边要选舍。接下来说“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也是选取弥陀真实功德,给造恶凡夫,让众生凭托,往生净土。
五种正行中之“观察门”者,非十三观之定善;散心念佛之行者,对极乐之庄严,想象欣慕心也。
为什么要解释这一段呢?因为他说是本愿正行念佛功德。
正行,展开讲有五种正行,其中有一条叫作“观察正行”。或许怕人误解了,“观察正行是定善,要求不是很高吗?怎么能说弥陀真实功德是给我们罪恶生死凡夫、常没常流转的人呢?大概是给那些能修十三定观的上善凡夫吧?”所以,特别说明“观察门”不是修十三观的定善,它是散心念佛的行者也修得起的,包含在散心念佛行者的修业之内。如果是十三观的定善,我们现在怎么修得起呢?所以,观察门是“散心念佛之行者,对极乐之庄严,想象欣慕心也”。
像我们一般人读诵《阿弥陀经》也好,读诵《观经》也好,读诵《无量寿经》也好,随着经文的读诵,对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七宝池、八功德水”,还有“无恶道之名”“风吹宝树,皆说妙法”等等这一切,心中多少会有一些思慕想象,“太好了,我愿意往生”,这样就叫“观察正行”。
也就是说,从法上来讲,并不限定观察正行一定是定观,只要散心想象、欣慕极乐庄严就可以了;如果是定善的根机,也不妨去修,但不是在法上必须有这样的要求。
释“回向发愿心”之初云“真实深信心中回向”者,是此三心中之回向心也。
“真实”就是至诚心,“深信心”就是深心,“回向”就是回向发愿心,所以是三心总合为一体。
“过去今生诸善”者,三心以前之功德,改为回向极乐也;非云三心之后行诸善也。
这要看《观经疏》原文,在《圣教集》654页:
言“回向发愿心”者,过去及以今生,身口意业所修世出世善根,及随喜他一切凡圣身口意业所修世出世善根:以此自他所修善根,悉皆真实深信心中回向愿生彼国,故名回向发愿心也。
因为里面提到还有过去、今生诸善,不要误解了,这是指发起三心之前,那时候没有入净土门,没有专修念佛,总是修这个、修那个。虽然修了这些功德,本来是想求开悟的,或者想生天,或者想来生做人,有机会听闻佛法,现在通通不以这些为目标,转过来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叫“改为回向极乐”。不是说我们已经发起三心、专修念佛之后,格外再修这些功德来回向,不是这样的;已经专修念佛之后,就一向专念了。
打个比喻,比如世间的产品有正牌和杂牌,杂牌质量不行,正牌厂就把所有的杂牌厂都收过来,按照正牌的标准和生产流程,把生产线和技术提供给它们,不就都变成正牌了吗?成了正牌之后就专门生产正牌产品。并不是把这些都收编了,变成正牌之后还另外做杂牌产品,不可能。
也就是说,过去、今生所修诸善都已经卷归念佛了,不再另外修杂行杂善了。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