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2018丨没有比走到三十岁更好的事【理财进化前篇】
【理财进化前篇】
我们年轻的时候都不会觉得钱多重要,或者保持故意高冷的态度,但是后来发现钱确实在我们生活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这是回避不了的。
你发现钱的重要性的时候,要么是因为遇到了很大的难事儿,要么是人生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比如你晋升为人父母,或者父母年纪大了而你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扛起了养家的职责。
上篇,我以时间为轴,人生重要节点构成一条此起彼伏的明线,大部分是按部就班的。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条财务暗线若隐若现。
大学,财务于我,就是多争取奖学金,我完成的还可。
大学毕业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人生就开始了,我的“钱”途未卜,它比分数难搞多了。
假装文艺的我,有点刻意回避,自恃清高,远离铜臭味。当然,毕业后最基本的底线——不跟父母要钱,还是做到了。
2010年前,一半为了追随爱情,一半因为爱折腾,我把钱都花在了火车票上(照我妈说的:都贡献给了铁路局)。如果当时有记账,或有把车票保留下来的话,也有很高一摞了。
待过陕西、江苏、山东、哈尔滨4个省份的多个城市,外加3个直辖市(就重庆没去了,35岁前走起)。实习工作有靠谱也有不靠谱的,反正是没存到钱。
2011年终于想在深圳这个城市稳定下来,到2012年,有点小积蓄,那时的理财就是:定期存款。
2013年,余额宝横空出世,我也开始了上一份为期5年的营销企划人的职涯,那时的理财增加了一项:货币基金。
2014年,婚礼有两场(我是南方人,老公是北方人,我们是大学同学,双方老家都办了婚礼),婚礼基本没有花父母的钱,那时的理财——拥有的资产:10万多储蓄+一俩不到10万的车;租房住:一房一厅,那年邀请父母&姐姐姐夫来深圳游玩,楼层高、面积小注定要被吐槽,不过那里空气、光线超好(PS:在深圳多年,印象最深的事,搬家必定算一件)。
2015年,一场耗时近两周的西北行,就算是我们的蜜月行了。假期能这么长,真的是因为那位常年跟我说他从未请假过的老公打算换工作了。
2015年为怀孕做准备,我们换租了一套两房一厅。添置了洗衣机、好床垫、苹果手机等等,这些对于我有的是必需品,有的不是。
2015年理财方式又增加了:基金定投、股票投资。都是自己主动摸索,当然成效一般啦。特别是股票,前期赚了一点小钱,就以为自己是有天赋的,直至今日还有被套牢的,虽然整体上并没有亏钱,但是加入时间这个因素,收益率那简直就直逼活期存款吧(哭笑不得)。
2015年去看了房却没有买成,究其原因,一是不够渴望,二是讨厌负债,三是过于依赖,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2015年怀孕后,一门心思就是育儿呀,胎教呀,研究孩子吃的用的穿的学的。成人的崩溃,从缺钱开始。孩子的花费,小得时候像台小型碎钞机,大了就变成一台大型碎钞机。我该如何开源,多赚点钱呢?这样的问题,真的是孩子带给我的思考。
怀孕生娃,工作收入大幅上涨,并不在我的预期范围,理财(当时主要指股票投资)就变得很重要。
2016年6月:你好呀,小宝贝!生过孩子才知道社保里的生育保险还是挺好用的,毕竟之前社保于我,几乎等于空气(很少去医院,除了生孩子未曾住过院的我,社保卡都放在家里呼呼睡大觉)。
2016年,理财项目又增加了两个项目:P2P,商业保险。宝妈总是母爱爆棚,不给孩子买份保险誓不罢休。当然,我接受了保险代理人的建议,优先配置了老公和自己的。
年底为了辞职后还能继续做些文案兼职,我为自己买了一台红色优雅的笔电,现在就是用这台笔电在打字。
2017年,一出一进,收入上涨了,工作更忙了,孩子陪伴,像个陀螺,不停歇。
宝贝快一岁的时候,我们搬到了环境更好的小区,三房一厅,住得更加宽敞了。为了督促自己运动,我在职场附近的瑜伽馆报了课。哦,当时有听同事说炒币,我是不懂这虚无缥缈的东西,并不心动。当然也是因为没有闲钱可去投资。
支出不断攀升,工资涨幅完全败给支出涨幅,理财收益一般,我意识到自己需要一位理财路上的导师。
30岁焦虑综合症侵袭了我。人到中年的尴尬敲打着年轻人对于时间、事业、财富的焦虑。
时间完全不自由,除了工作就是孩子,还有心烦意乱的我,个人空间迅速收窄。
哪里有什么事业?一份工作罢了,成就感?归属感?即便是画大饼、打鸡血都没用。
要钱没钱,要时间没时间,要成就感没成就感,人生至暗时刻吧~呵呵~
但是我没有放弃寻找理财导师的想法,特别是从2016年我就有关注知识付费领域(2017年还有知识焦虑症,报课不少,学完的减半,学完用上的再减半),我知道那个导师应该在某个时空里等我。
2017年,通过朋友圈、公众号了解,最终锁定了赛美老师的线上理财训练营。你以为我只是报了一门课,没想到我将闯入了一个新行业,一个新团队。(未完待续→)终结篇
这位朋友2017年就很认可赛美老师的理财课,推荐给身边朋友及粉丝。后面赛美老师的课做了很多升级,她就更爱了,坚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