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游戏启示:我以为我给的,都是你需要的…
《非暴力沟通》作者系美国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的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这就是『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效能:
能够疗愈内心深处的隐秘伤痛;超越个人心智和情感的局限性;突破那些引发愤怒、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化解人际间的冲突,建立和谐的生命体验。
这是书的整体印象。
非暴力沟通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非暴力沟通过程:
什么是我的观察?我的感受如何?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
建议大家都使用长颈鹿语言!知道为什么吗(会额外补文)?
游戏一:雕塑家.雕塑.泥巴
规则:三人分角色,配合完成。
雕塑:不能说话。只摆POSE。
泥巴:不会说话,闭眼或者背对雕塑(不能看见雕塑为原则)。要根据雕塑家的口令做出和雕塑一模一样的动作。
这个游戏,重点外训练 观察,细节决定成败。包括表情、手指的方向、双手相扣的交叉顺序等等,任何细节都是范围又不局限,雕塑所有细节都是需要观察的范畴。
感悟: 雕塑家不仅要细致到局部观察,还需要全局照顾地细致入微。所以,不能只坐着观察,还需要围观走动,要多面观察、多维观察。这样才能雕塑出好作品!
其实,在生活和工作中,又何尝不需要我们如此细致和认真呢?唯有认真才有结果。唯有细心,才能趋近完美!
雕塑家的作品,是不是很赞?游戏外延: 雕塑家在雕塑的过程中,几乎都有上前亲自动手帮忙的冲动。为什么?
自我审视下?或有着急、或有表达不到位、或有觉得泥巴(倾听者)不懂指令,甚至有点焦虑!是不是很像生活中某个场景?给孩子指令,孩子就是做不对,只是做不对你所传达的指令儿子。然后呢,家长就急了、气了、乃至怒了!其实,问题在何?或许仅仅是孩子没有听清楚你认为的清晰的表达。
学会耐心,也是一种有效沟通。
游戏二、倾听
规则:案主讲述自己的困扰或面对的挑战,充分的表达自己的经历。
倾听者安静聆听,引导案主说出真实的想法,指责,批评的带着情感表达出来,邀请按照体会感受在身体的反应明确主要的感受,并选择一张对应的卡片。
组员体会感受背景的需要,并用陪伴的状态持续反馈。
场景举例:
案主:讲述案例……主要表达 【爸爸体检三高,烟酒肉依然最爱,劝说无果,从而选择不满】
倾听者: 你不满,是因为你需要理解。
……
案主:谢谢
……
小组所有倾听者 根据案主讲述,分析并送出自己认为的某种情绪卡片,直到送完自己认为的不满情绪背后的情绪卡。
案主 可以从剩余的情绪卡中自己再选择,然后在所有倾听者送给自己的情绪卡中,包括自己后来选择的卡牌,最后只能选出三张情绪卡牌。
案主 大声朗读:我不满,是因为我需要责任、幸福、爱(举例子)。
然后,案主再次梳理情绪,思路会更清晰更明朗,思想会更笃定…
这是个游戏,也是生活的映射。
让我感受更加深刻我想用归纳成三句话:
『我认为最好的,其实并不是你想要的。』
『我以自己的方式爱你,而你却不感知』
『我以为的我以为并不是我以为的我以为』
有点扎心!有点疼!
联系生活,一样得结论。
来,一起一一对应实际案例。
1-元旦前夕,我给孩子买了一件红色羽绒服外套,色彩艳丽,轻薄保暖,在学校穿刚刚好。然而孩子穿了不到两周,丢失了!还不知道丢失哪里?!
说到底,不喜欢嘛。喜欢的东西会爱不释手的。不喜欢,就随意喽。
2-因为孩子偏胖,刻意让他合理饮食。每天早起一杯温水,然后蔬菜,煮蛋,一杯五谷素粥。让孩子按顺序用餐,简单吧?可就是颠倒顺序,偶尔还要摸出牛肉干嚼。
3-今天文婷因为爸爸三高事实,引起她得不满这个情绪,我们作为聆听者(同理心聆听哦),送给她很多张情绪卡牌,结果都不是她本人内在持有的情绪。
你看,在工作生活中,不也如此吗?我们或有委屈,说领导不理解;我们或有难过,说同事不支持。通过今天的游戏,其实我们有真正理解过领导、同事、朋友和家人吗?
游戏过后,值得深思。
现场模拟场景非暴力沟通,『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八个字书写简单,意义深邃,值得每个人用一生去读明白。
游戏折射真生活,让我们认真生活,把日子过成生活中的诗情画意…
情绪卡牌 每天读懂一个,向优秀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