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赡养谁之过
“八十岁老母无人赡养”“老父亲遭儿子虐待”,这样的事件早已屡见不鲜,但却层出不穷,孝老爱亲的观念似乎正在慢慢淡出人们的观念。
“孝”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亦有“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的古训,古人对父母之孝,实为当代我们的典范。现如今,又有多少子女可以做到“药先尝”呢,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不离床”呢?只怕对于有些忙于上班工作的子女来说,能到医院看望一下已是实属难得的。“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对于正直青春期的孩子们,又有哪些是心平气和的与父母交谈呢,更别说在父母有过错时会耐心的劝说,引导。
人们常说:养儿方知父母恩。尤其是在现代的生存环境中,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温饱问题已不再是人们的重点,对物质的追求和精神的享受开始成为生活重心。这样的生活方式,哪怕只是一个中等家庭,把一个孩子养到大学毕业也要花费六十万左右,可以用金钱衡量的是六十万,父母的那些养育之恩,牵挂之心又该怎么计算呢?
都说养儿防老,可到头来却发现有所不同。越来越多的啃老族开始出现,心安理得的享受着父母准备好的一切,却不曾想自己为父母都做了些什么;更有甚者,殴打,辱骂父母,或许只是因为要钱没给,提的要求被拒绝,便对父母大大出手。
纵观这样的虐待老人事件,均离不开一个共同的字眼:钱。当亲情遇上万众宠儿--钱,就变了味,为此有些人可以六亲不认,哪怕是有养育之恩的父母,总以为对父母的索取是天经地义,而且永无止境。但却殊不知其实不然。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把每一天当作节日来相爱。
但反想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很多时候这时若干年前埋下的隐患,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不上心,没有及时的引导,或许更本就是没有以身作则,今天孩子的表现便是昨天家长自己的态度。年迈的家长需人赡养,但却因教育不利,或是在孩子身边付出过少而导致无人理睬,在给孩子戴上“不孝之子”的称号时,自己更要好好想想那些“年少轻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