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题各种痴,既然喜欢便死不放手
做喜欢做的事情,并不辛苦——《将夜》
去年的总结里我说过,真洒脱的人大概是不写总结的,因为他们要忙着享受当下,忙着期待明天,只有那些对现在不满,对未来茫然的人,才会对过去如数家珍。
后来我想想,也不太对,总结应该也要总结,但不是锱铢必较的去计算得失,生活的账不该这么算,事实上,也根本算不清楚。
所以,那就平静的审视,然后记录吧。
今年整个一年,在十一月底之前,发出九篇文章,共计六万三千余字,并且,全部都是前八个月写的。也就是说,前面的八个月里,平均每个月一篇,之后的四个月,一个字都没写。
这么说可能不太准确,实际上,后面几个月也写了点东西,不过都没成文,也就不算了。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一年到头居然才写这么点东西。
对于一个曾口口声声说这辈子没其他爱好,唯写作与想象而已的人来说,确实有种赤裸裸的嘲讽意味。
如果说,年初有人跑来跟我讲:嘿,我觉得你今年只能写六万字。我第一反应肯定是这人在故意刺激我,试图赶着我往前走,而且用的还是最拙劣的方式。
毕竟去年我写了二十七万字,前年三十三万字,大前年刚毕业,经历的事情比较多,姑且不算,若放到四年前的话,六万字,也就是一个星期的量。
现在我写字越来越慢,越来越喜欢推敲琢磨,但也绝不至于慢到这种程度。而且,十二月以来的成绩也证明了,我其实可以很快。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工作岗位的变化?身边琐事的增加?又或者是,谈了场恋爱?
大概十月中下旬的时候,我看着手里这份即将交付的成绩单,曾很认真的想过这些问题。
我发现,这些外在因素可能会有影响,但真正出了问题的还是我自己。
我似乎,不太想写了。
不是那种不能写、写不出,所以不写,而是自己发自内心的拒绝,以及逃避。
不是因为没有成绩而逃避,而是一种由内而外的颓败的态度。我好像,想要放弃了。
我好像变得十分讨厌我自己了。
我没有足够大的勇气放下这份并不太喜欢的工作,也没有足够强的能力去选择喜欢做的事情。有些话不敢说,很多事不敢做。伸手怕犯错,缩手怕错过,于是就踟蹰着,眼睁睁看着时间溜走。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竟如此畏首畏尾。
那个走路带着风,做梦都会笑,喜欢舞着剑到处嗷嗷叫的少年,竟也会低着头垂下双手,生出得过且过、就此归老想法?
于是我突然变得很失望,对甘心认输的自己很失望。
过去那个入学摸底考试,数学只考38分,然后咬牙刷题,在两个月后拿下单科竞赛全年级第二,那个英语从来不及格,硬着头皮每天一张卷子,坚持近百日,最后高考125分,那个成绩一落千丈,为了重新找回骄傲,连续一年独自清晨打开教室门的少年呢?
这个世界从来没有凭空而来的施舍,我在很早以前就明白,想要什么,就得伸手去抓。
刚开始写网文的时候,第一本书纯粹为了爽而爽,自己很痛快,却完全没有考虑过市场,所以编辑给我说,尽管你文笔不错,但文笔卖不了钱,只有让人读得下去的故事可以。
我不服输,硬着头皮继续写,去签别的网站。小网站没流量,我就去各个贴吧水贴,请朋友帮忙宣传,然后给自己刷票,连载三个月,拿了两次月票第一。
拿着少得可怜的稿酬的时候,我想,再这样下去肯定不行,于是又开一本,认真推敲大纲,终于签了大网站。然后为了多争取推荐位,我努力更新,天天水群,找同行拉票,找编辑死缠烂打,为了挤到前面去,我会在游戏规则里寻找各种办法。
生活就像一台巧克力发射机,你不仅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而且还得精心做准备接收,否则很可能打脸上撞牙齿呛喉咙,有时候他疯起来甚至还会连续喷射,打得你鼻青脸肿应接不暇,尽管如此,你还是要张嘴,毕竟,只有张嘴才能尝到这种概率性美味。
我知道世界没有理想状态那么美好,但我也知道办法总比困难多,过去的经历也一次又一次告诉我:只要你想赢,就总有一天会获得胜利。
我不是什么天才,一直都不是,我只是一个很用力很用力对待生活,并且想赢的俗人。
人生最大的意义不止战斗,是战斗,然后凯旋!——《将夜》
我虽然经常中二,但很少盲目,总会有计划的去谋求利益最大化。无关紧要的,我可以全部舍弃,我所珍视的,分文不予。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用力对待生活的人,一个很想仗剑漂泊的少年,却突然自折双翼,选择了和生活妥协。
其实早在从事这份工作之前,我就有预感,自己追求的东西可能会和环境格格不入,有冲突的时候怎么办?当初毕业实习的时候,我就深深体会到了制度在身的压抑。
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上班,什么时候睡觉,全部都安排好了,个人行为永远要服从集体。再小的,用手机要躲着,公共场合包括网络,说什么,做什么,都要在限制的范围内。
我不是说这些不好,事实上,正是因为认同这些,并且选择把自己框在规矩之内,我才会生出那么多抗拒和无奈。
我不希望自己变成那样,所以在正式穿上这身制服以前,我曾选择拒绝,我不想将来为了想做什么事情的时候,选择和这身衣服战斗,因为在我看来,它很神圣,那些要求都是为了保证其纯粹而存在的,如果因为私心而去逃避管理,甚至破坏规则,我接受不了。
君子可欺之以方,我不是什么君子,但我还是想在心里放下一个仗剑的少年。
而我更加不希望自己因为要向这衣服妥协,就放弃自己的梦想。那我也不愿意。
所以我想,如果矛盾必将存在,那我就应该尽早退出。
可惜当时要走的话代价太大,家里不支持,很多人都觉得我可能得了失心疯,但我自己清楚那是因为什么。
我不想对不起这身衣服,更不想辜负自己。
毕业分配以后,工作单位远比我实习的地方好,环境也相较轻松,但我还是隐有预感,矛盾相击的事情迟早出现,只不过一种是强硬的对剑,另一种是温水煮青蛙式的消耗而已。
为了不让父母太失望,也是抱着既然走不了那就再试试的想法,前两年我一直努力寻找其间的平衡,我想既对得起这身衣服,也能去追逐梦想,两者互不干扰,所以我白天工作,晚上做梦,享受穿行其间的乐趣,连续有两年半的时间吧,我不睡午觉,除了休息间隙打个盹儿,每天睡眠时间不超过六个小时。
虽然疲惫,但我自得其乐,并且依旧充满希望,我一直认为那是在为将来蓄力攒劲,所以前两年我的总结,都充满了愉悦和乐观,我能感觉到自己在变得更好。
我想,即便将来退出,自己也能走的稍微体面一点。
在这个体制里面,所有人都得走,或早或晚而已,我原本给自己定的是六年或者八年,既是对当初鲁莽签下协议的交代,也是制度允许的最快时间。
说起来真的很好笑,即便我想走,我都在想着要从游戏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走。
我太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了,一个喜欢写作,喜欢分析各种人物心理的人,未必能完全掌握别人的想法,但绝对对自己有足够深刻的洞悉。
所以我知道自己不适合长久的待在这儿,一把剑如果经常不用,会生锈,会腐朽,尽管我很努力的想要去磨它,但总有各种各样的力量在拽着我的双手,理由正当,我无法拒绝,也不愿拒绝。
这就是矛盾相击的地方。
所以这一年,特别是后半年,我突然就累了,那是一种无法言述的感觉,就像长跑,跑着跑着就来了极点,就像写字,写着写着笔芯没了。
热情在那一刻陡然消耗殆尽。
好像你一直被拉着走,然后突然有一天,你发现忘了自己是谁。
(十二月的作品中,有一篇《娼》,是我想要控诉的东西,也是深感无奈的地方)
逼良为娼的人,洋洋得意于自己的先见之明。——《娼》
我只是个努力着不被世界改变的少年,又不是圣人,当然会累会痛会忍不住松手,但我也只是个想要坚持自我的少年。
所以当我回过头去,发现自己已经走了很远,而在快要消失的视线尽头,还斜插着一把即将锈蚀的长剑时,我毫不犹豫,转身向那把剑走去。
我可能永远没法拥有普遍意义上的成熟,但我对我相信的坚信不疑,并愿意为之努力奋斗。
过去的经验告诉我,只要我足够坚定,并付出足够多的努力,就一定有结果。
念书也好,在网文圈子里拼也好,都取得过成绩。
所以,时至今日,既然尚未品尝过彻底的失败,为什么我要提前松手,就因为良心的不安?
我对这样懦弱且天真的自己感到特别失望。
那一刻我下定决心,如果良心不安,那就脱掉衣服,哪怕要连皮带肉掉点东西,我也不在乎。
这既是当初鲁莽的代价,也是对我自己的一份告诫,不要对未知感到害怕,能看到的未来也往往不是未来。
在正式表达离开的愿望之前,我曾和一个很尊敬的领导有过一次长谈,聊到最后,他发现我好像没法用语言表达自己所想,于是建议我写些文字,然后我就跑到知乎提了个问题,自己回答了一下。
其中有这么一段:
人生好比一场大考,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张考卷,内容是生平,科目包涵了家庭、爱情,友情、职业、学识,以及金钱荣誉等等,考官是这个世界,我们只负责填写。考场上,考官的目光冰冷且坚定,他不会动摇,我们也没机会舞弊,因为每个人的试卷都是不同的,我们唯一自由之意志便是在诸多先天后天的限制条件下挑选出几门自选课,好比文理分科,好比3+1的那个1。
学生时代的经验告诉我们,题海战术虽然必要,但选择擅长的科目却更重要。所以,在补经验和多锻炼之前,其实我们更应该想清楚适不适合的问题。
有人觉得自己学理科更轻松,那他自然就会选理科,有些偏科生,只是物理一门学得好,那基本也会拒绝选文,可能会有纠结的是,有的人理科挺好,文科也不差,犹豫了一小会儿,别人告诉他,学理吧,以后的路更宽些,于是转而坚定,选了理科。
这些其实都不容易为难,真正为难的是那些文科挺好,理科也不差的人,周围的人都跟他讲,还是学理吧,不仅出路宽,即便将来想换方向也会更容易些,而学文的话,以后的路会越走越窄的,再想换方向,都要比理转文难。
在这般为难当中,有人因为坚持热爱而继续学文,有人为了出路更广而选择了学理。两种选择,哪一种更好呢?这需要我们扪心自问一番。其实我觉得这里面似乎藏了一个很古怪的逻辑,好像大家都认为从众比小众更好走。那从众转小众又怎么会更容易呢?当然,现实中从众转小众比小众转从众成功的案例更多些,但基数的差距也要计算在内吧。这些是碎笔,我想得不深,权当抖个机灵了。
人生大考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就开始了,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答卷,直至生命终点。在这过程中,有人早早定了主课,有人没得挑,更多的人则是边走边看,这一路,除了亲人是与生俱来的,朋友、爱情、职业都可以有变化,所以我觉得,改变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那只意味着我们在试图满足更多的自我需求罢了。
知乎上类似的问题也不少,但往往下面的回答怨气都比较重,我的想法其实很简单,我只是从自己出发,剖析自己,然后寻找方向。
有人在评论里跟我说:看了半天,原以为你要分析环境,结果只是分析自己。
是的,我觉得环境没什么好分析的,每个环境都有它的游戏规则,就好比以前写网文,有些人文笔就是没你好,写的故事就是大白话,但更迎合市场,成绩自然就是比你好,甚至有些写手,他就是比你更能和编辑处好关系,或者某些方面就是比你有优势,性别也好,资金也好,所以自然推荐机会就多,渠道更广,你能怎么办?
砸了这个圈子吗?
不可能的。
我活到现在经历的最公平的一次竞争就是高考,而且各地高考不也经常出情况吗?
我始终相信这世界会越来越好,而且我知道只有我们一直保持着这种信念,它才会变得更好。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游戏规则中寻找前进的办法。
(刚刚发现免职的命令已经挂出来了,所以多嘴提这么一些。)
我一贯喜欢思考,但很少说,有时候甚至连写都懒得写,因为觉得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没必要写。
余华曾说: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我深以为然,并在努力向这个方向靠拢。所以我很喜欢猫腻,因为他的作品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好坏善恶,有的只是立场区别。
那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了,我很是喜欢。
做出决定以后,剩下的就是执行,所以十二月以来,我放下了一些负担,想去做一个更自私的人。
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想先修身,从头开始。
事实上,也确实是从头开始,2015年10月进简书,到2018年11月,整整三年,我写了大几十万字,长篇短篇都有,但只正儿八经向其他付费平台投过一次稿,最后还因为自己承认是编的,非真实故事,以至于人家连改稿的机会都没给我。
在某些方面,我有时候都挺为自己生气的,但又为此感到骄傲。
人生追求价值,不仅要有意义,还要有意思,甚至对某些人来说,有意思更重要。
开始决定日更以后,我秉着循序渐进的想法,一步步来,从一天几百字,千来字开始慢慢找手感,然后越写越快,越写越多,收获也变得多了起来。
日更到现在,21天,关注人数翻了三倍多,当然,其中大部分都是流量推广的假粉,但也成了好几个专题的推荐作者,这个成绩是不容抹杀的。
而且作为一个写手来说,我是能明显感觉到自己思路更加清晰,写得越来越好的,这就已经令我感到满意了。
12月7号到现在,更新了七万字,比之前11个月加起来还要多。
事实证明,我还能写,并且还很喜欢。
喜欢就是最根本的动力。
领导在看过我写的东西以后,表示了理解,不过他还是劝我,让我没尽力之前,不要轻言放弃。
其实这不是放不放弃的问题,我从没打算在这条路上走到黑,甚至从一开始就想过退出了。
那种内心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无法尽力去追的感觉,我不知该怎么形容,最后我找了半天,用王尔德的一句话回给了领导。
一个人,不能永远在胸中养着一条毒蛇,不能夜夜起身,在灵魂的园子里栽种荆棘。
我跟领导说:坚守一样东西,注定就得牺牲另一些东西,而我想去抚平那些荆棘。
我啊,始终还想做那个不被世界改变的少年,可能还会受伤,但我并不害怕。
唯一觉得对不住的就是我的父母,可能接下来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又要让他们操心了。
尽管如此,还是想先自私的活着。
三年前,在我表达了自己的意愿以后,有人就调侃我:实际上没有那么多理由,你就是放不下外面的花花世界。
是啊,我就是放不下外面那个能让我更好追梦的花花世界呀!
五十年尽全力,毕其功于一役,赢了是得意,输了是乐趣,余生做个好色老头,调戏良家妇女。——这次真是鲁迅说的
人生如题各种痴,我是个没有方向就活不下去的人,曾经我差点失去,现在我决定死不放手。
以上,就是我的年终总结。
身前三尺剑,意气万丈长。
逝水何须归,荆轲刺秦王。
这是我写的故事:我本俗人,曾梦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