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三步,轻松拯救你的数学头脑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共读《认知迭代》这本书的第六章,带领大家一起探究数学的奥秘,以及如何才能学好数学。
数学,一个让无数学生为之头疼的科目,在我的学生生涯中,数学、物理和英语这三门课,在最难搞的科目排行榜中可以排到前三,而数学无疑是排第一的。
每次遇到数学题时,我的心就会一怔,不由自主的产生恐惧的念头,然后是灰心,最后是绝望,那一串串数字让我眼花缭乱,一个个等式令我一脸懵逼。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读研时,每次上课我都跟听天书一样,老师在上面讲的兴高采烈,底下的学生双眼无神,手托着脑袋,一脸的绝望。
只需三步,轻松拯救你的数学头脑朋友,数学在你的学生时代,是否也是这样的存在?你是否认为自己天生没有数学能力?
牛津大学的数学教授马库斯·杜·索托伊认为,并没有所谓的“无数学头脑之人”,即使是占人口总数5%的计算障碍症病人,也并非完全丧失了数学能力。
数学,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发现规律的能力,而这一能力,已经过了长期的进化和考验,因此每个人都有能力学好它,你所说的能力不够,主要是对数学失去了信心,担心自己做不好,进而让大脑失去了本该有的资源。
本次我要讲的书《认知迭代》,它的作者就是这样一个人,她对数学十分焦虑,认为自己没有数学能力。为此,她向科学家阿玛尔求助,希望能通过对大脑刺激和认知训练,来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果然,在经过对大脑进行刺激后,她做数学题目的速读和正确率都有所提升,并在一次次的测试中逐渐找到了自信。
只需三步,轻松拯救你的数学头脑那么,这是不是代表光靠刺激大脑就够了?
恐怕没那么容易,其实,做数学题本身就是一种大脑刺激,你无需用电来刺激大脑,只需做题就能取得同样的效果。
重要的是,你一旦建立了自信,就会进入一种良性循环,不会再对数学恐惧,能抑制住自己焦虑的情绪,转而调动一切资源去解决它。
因此,学好数学的第一步就是:找到自信。
这让我想到一个教育界流行的词语:“成长型思维”。这个词是由斯坦福大学行为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提出。
她认为,人们在面对问题时有两种思维方式,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式思维。
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对自己更有信心,在他们眼里,天赋和头脑只是基本条件,只要自己够努力和专注,就能取得伟大的成就,这种人有更强的抗压能力,做事不易放弃,他们能从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得到乐趣,即使失败了,也能马上爬起来。
而拥有固定型人格的人,他们则认为一个人的智商和天赋占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后天的努力很难改变这一现状,因此,这些人往往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因为他们相信成功只属于天才,与他们无关,于是便得过且过,碌碌无为。
看完这段话,有没有感觉戳中你的痛点?
一定有一部分人是属于固定型思维的,你被一次次的被数学吊打,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就干脆放弃。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别人在数学上下了多少功夫?做了多少题?写满了多少个草稿本?
如果你是这样的话,我希望你好好想一想,不要放弃你自己。
好了,我们言归正传。
除了找到自信以外,当然,电流刺激也许起到了作用,根据结果显示,这些刺激影响了到大脑区域间的连通性,同时干预了氧气的消耗和代谢物的消耗。
总得来说,刺激使大脑变得更加活跃,被刺激的区域:背外侧前额皮层,对调节负面情绪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讲到影响数学能力的因素时,作者又提到了一个方面——无意识认知偏差,这个词你可能比较熟悉,我在讲如何克服焦虑时说过,你在做决定时,往往会受到认知偏差的影响,比如说,人们一般会将高脂肪食物同坏的方面相联系,看到蛋糕、饼干等就会想到“疾病”,而看到水果、蔬菜等就会想到“健康”。
也就是说,你的个人认知会对做决定产生影响,当事实与你的信仰相冲突时,你会试图让自己信奉的事情站的住脚。这样,做出的决定就会带有主观性。
仔细想想看,在你做数学题时,是不是经常怀疑自己算出的答案,纠结一阵后,又默默的写下另一个答案,当然结果是错的。
那么,学好数学的第二步,就是认识你自己,这是提升你大脑的过程中必须学习的一课,知道了自己的极限,并了解其中的缘由,就有可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最后,学好数学的第三步,想要提高你的数学能力,就要不断练习,有证据表面,大量的逻辑问题练习会改变你大脑的生理结构,你的大脑额叶和顶叶之间会产生连接,这对于思维能力来说,非常重要!因此,再也不要说什么天赋最重要,如果没有经过大量的练习,谁也不会取得好成绩,那些数学高分的人,没有一个不是从题海战术中走出来的。
只需三步,轻松拯救你的数学头脑让我们来总结一下摆脱数学焦虑的三个方法:一是改变思维模式,树立成长型思维。二是认识自己的无意识偏差,注意自己未经客观思考下所做的决定。三是要不断的练习。
我相信,朝着这三个方向去努力,不久之后,你就会看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