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孩子,你慢慢来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诊断及家庭养护?

2018-08-01  本文已影响1人  6f6cbd39bfa4

5个人中就有1个人贫血!

我国的平均贫血发生率达到20.1%(全国第四次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①。尤其是妇女、儿童和老人,比较容易贫血。

其中,缺铁性贫血比较常见。

铁很容易缺乏,中国1/5的妇女患有贫血,而铁是所有营养素中唯一一种女性的推荐量大于男性的营养素②。

一、缺铁性贫血发生的原因:

缺铁性贫血是营养性贫血的一个类型(注:另一个为巨幼红细胞贫血),其常见的原因包括如下:

1、先天储铁不足

2、铁摄入量不足

3、生长发育快

4、铁吸收障碍

5、铁丢失过多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诊断及家庭养护?

图:巨幼红细胞贫血

缺铁性贫血多发生于6月龄-3岁的小儿,胎儿期在孕期后3个月获铁量最多,足月儿从母体所获得的铁足够出生后4-5个月用,而早产儿易缺铁。如果母亲在备孕期到孕后期因疾病影响体内含量,会导致患儿患缺铁性贫血。

儿童生长发育迅速,对铁的需要量大,小婴儿的主食是乳制品,而乳制品含铁量低,如果没有在辅食中添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则会导致缺铁性贫血。

此外,如果宝宝在儿童期食物搭配不合理,或本身患有消化道疾病影响铁质吸收,或患有钩虫感染等导致隐性失血,也会造成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二、营养性贫血的常见临床表现:

1、唇、口腔黏膜、甲床等苍白;

2、头发枯黄;

3、倦怠乏力、不爱活动或烦躁;

4、食欲不振;

5、发育迟缓;

6、怕冷等。

除此,少数患儿有异食癖(如喜欢吃泥土,煤渣等)。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诊断及家庭养护?

一、缺铁性贫血的治疗策略:

对于缺铁性贫血的患者,除了一般治疗(如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多摄入含铁丰富的食物)、治疗原发病外,还需要补充铁剂,病情严重的可根据需要予以输血治疗。

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特效药,铁剂的种类很多,但无论是哪种铁剂,在服用时都应注意以下事项:

1、最好在两餐之间服用,一是有利于吸收,二是可以减轻铁质对胃黏膜的刺激。

2、避免与牛奶、钙片同时服用,也不要用茶喂服,以免影响铁的吸收。

3、为促进铁的吸收,可同时服用维生素C。

4、用量应遵医嘱。

5、服用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不应只纠正贫血,还应补足体内的储存铁,以备后用,因此,铁剂要用到血红蛋白恢复到正常水平后至少6-8周。

二、如何做好院外护理?

1、饮食护理:

避免干扰吸收的因素,并供给充足的蛋白质,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有乳类、蛋类、瘦肉类、动物肝脏、鱼、虾、坚果等,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如西红柿、柿子椒、苦瓜、油菜、小白菜、白萝卜等)和水果(如樱桃、猕猴桃、草莓、橘子、番石榴等)。

铁的吸收:动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

动物性食物:红色食物>白色食物

补铁最好的要属血类,比如鸭血、鸡血等。

其次,肉类中,红肉含铁量要高于白肉。

富含铁的食物:鸭血>鸡血>羊血>猪血>瘦羊肉>牛肉>瘦猪肉>鱼肉>鸡肉

2、注意卫生:

贫血患者抵抗力差,容易感染疾病,因此,应尽量少到人多的地方去,以免交叉感染,感染可使贫血加重。

3、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铁剂(如硫酸亚铁、缓释型琥珀酸铁、蛋白琥珀酸铁、枸橼酸铁铵等)。

4、严重贫血的患者,活动后易心悸、气急,必须卧床休息,必要时还需吸氧、输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