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张春兴《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2
到目前为止,这本544页(不含索引和参考文献)的书我已经读了208页,读完了第五章。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37052/54df07a39419b11a.jpg)
第二章身体发展与教育。
本章分为四节,分别介绍了婴儿期、学前儿童、学龄前儿童和青少年的身体发展与教育。我觉得了解这些知识还是非常重要的,你对孩子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有了了解,才会对这个阶段孩子的一些行为的表现多一些包容。
第三章认知发展与教育。
1.所谓认知发展是指个体吸收知识时的认知方式,以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能力,随年龄之增长而改变的历程。
2.在发展心理学上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系统性解释,至今具有4种不同的理论:(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2)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论;(3)布鲁纳的认知发展论由;(4)认知心理学演变而来的信息处理论的认知发展观。
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而言,具有以下三点重要意义:(1)确认儿童心智成长的内在性与主动性;(2)确认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与普遍性;(3)确认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成长速度并不是一致的。
4.对皮亚杰认知发展论能否应用于学校教育的问题?本书作者认为:(1)皮亚杰的理论对教育的启示大于实用性;(2)如按皮亚杰所指儿童思维方式决定教学策略,遵循儿童认知发展顺序,设计课程针对儿童心智发展快慢不一现象实施个别化教学,则皮亚杰的理论的确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5.维果茨基,认知发展论之所以特别受到教育心理学家重视是他在理论上提出的可能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6.维果茨基认知发展论在学校教育上有两点重要涵义:(1)教学的最佳效果产生在可能发展区;(2)适时辅导学生是教学的不二法门。
第四章社会发展与教育。
全人化教育的实践始自亲职教育。
1.认识成长中孩子们的心理需求
(1)爱与价值的需求
(2秩序与规范的需求
(3)成败经验的需求
(4)认同楷模的需求
(5)能力成长的需求
2.合于教育心理学原则的管教方式
(1)对孩子的要求是他做得到的。
(2)对孩子关爱是他所需求的。
(3)对孩子奖惩是他所理解的。
第五章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
从巴普洛夫到华生,从桑代克到斯金纳,再到班杜拉,布鲁姆和凯勒计划,认识了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条件作用以及社会学习论三种理论。就学习理论与学校教育的关系而言操作学习理论与社会学习理论,对学校的教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从第五章开始属于本书第三编 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基础(二)----学习原理是教学理论的基础。我被题目中“学习原理”一词打动。百度了一下:什么是原理?原理是指在某一领域、部门或科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是最基本的、可以作为其他规律的基础的规律,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它是在大量观察、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概括而得出的,既能指导实践,又必须经受实践的检验。从科学的原理出发,可以推衍出各种具体的定理、命题等,从而对进一步实践起指导作用。
我可以理解为关于学习的原理或者心理学知识是教学理论的基础,所以教师是要懂点心理学的,这也是我们提高自己教育教学效果的刚需。
这本书读到现在,我还在云里雾里,有点搞不清,最大的进步是,我在读完《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后,已经能够耐下心来认真读每一本书了,我始终坚信,这类书的阅读看起来似乎没啥用,但是正如同吃饭一样,一定会融入我的身体,并变成一种力量。昨晚的分享,我发现彩琴老师的课件中有一处教学设计用到了书中提到的心理学知识。我想阅读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我能读懂别人,下一步,也能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