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谈热病治疗(第250-254句)
2024年12月4日,第48天读《黄帝内经》第250句-254句。
第250句【原文】帝曰:五脏已伤,六腑不通,荣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也?
岐伯曰: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其血气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矣。
———《素问•热论》
意思:
黄帝又问:五脏已经受伤,六腑也不流通,营卫之气也停止了运行,像这种情况,病人在第三个阶段就死去了,是什么原因呢?
岐伯回答说:阳明经是十二经脉之长,它的气血最盛,所以在这之前病人只是昏迷不醒。第三个阶段后,阳明经气竭尽,人就死了。
第251句【原文】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素问•热论》
意思:
凡是伤于寒邪而成为温热病的,在夏至日前发病的叫温病,在夏至日后发病的称为暑病。
暑病多汗,邪气会自然随着汗液泄出,所以,治疗时不要阻止汗液的排出。
第252句【原文】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拜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庚辛甚,甲乙大汗,气逆则庚辛死。刺足厥阴、少阳。其逆则头痛员员,脉引冲头也。
——《素问•刺热》
意思:
肝脏发生了热病,先是小便色黄,腹痛,喜卧,身上发热。
如果热邪入脏而与正气相争,就会发生胡言乱语和无端惊骇的现象,同时胁肋部痞满作痛,手足躁动,不能安卧。
肝热碰到庚日和辛日就会严重,因为庚辛属金,克制肝木。
如果碰到甲日、乙日肝木转旺时,就会大汗出而热退。
如果热邪充盛,逢庚日、辛日就会死亡。
用针治疗,应该刺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
如果肝气上逆,就会头痛眩晕,这是热邪循肝脉上冲于头造成的。
第253句【原文】心热病者,先不乐,数目乃热。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壬癸甚,两丁大汗,气逆则壬癸死。刺手少阴、太阳。
——《素问•刺热》
意思:
心脏发生了热病,首先觉得心里不愉快,几天以后才会发热。
如果邪入脏而与正气相争,就会感到突然心痛、烦闷、呕吐、头痛、面赤、无汗。
碰到壬日、癸日则病重,因心火受壬癸之水克制的缘故。
如果碰上丙日、丁日火旺的时候,就会大汗出而热退。
如果病人气已溃乱,逢壬日、癸日就会死亡。
用针治疗,应刺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
第254句【原文】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满泄,两颔痛;甲乙甚,戊己大汗,气逆则甲乙死。刺足太阴、阳明。
——《素问•刺热》
意思:
脾脏发生了热病,首先会感到头重,面颊疼痛,心烦意乱,颜面发青,欲呕,身体发热。
如果热邪入脏,而与正气相争,就会感到腰痛难以俯仰,腹部胀满泄泻,颌骨疼痛。
碰到甲日、乙日则病重,因为脾土受甲乙之木克制的缘故。
如果碰上戊日、己日土旺的时候,就会大汗出而热退。
如果病人气已溃乱,逢甲日、乙日就会死亡。
用针治疗,应刺足太明脾经和足阳明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