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12.27冬至七日//七律三首·西安的老巷子之粉巷//冬
题记:西安粉巷仅有329米长,而它的名字却为西安人所熟知。过去,由于与商业中心南院门相接,粉巷也曾是西安城内颇为繁华的地方。而有关粉巷名称来历的种种猜测,则给这里增添了几分神秘。
粉巷的东头与南大街交会,西头则连着南院门街,算不得偏僻小巷,甚至还是连接南广济街和南大街的干道,街边的商铺、酒店更是不少,不过,与车水马龙的南大街相比,这里的确安静不少。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物质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也随之提高。这也使得粉巷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发展成为城市著名时尚街区,娱乐圣地。除了众所周知的酒吧街德福巷外,多个重量级Club也在粉巷安营扎寨,使得这里成为西安的又一个不夜城。
可以说粉巷不但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历史文化气息,而且还是古都的一颗时尚明珠。
七律三首·西安粉巷怀古
其一:繁华粉巷闹街边
繁华粉巷闹街边,闪烁霓虹缥缈烟。
座座高楼陪黛瓦,行行绿树映乌椽。
古墙斑驳时光渺,新店兴隆岁月绵。
鉴证佳人悠远去,老街情韵诉千年。
其二:粉巷千年伴古城
粉巷千年伴古城,街头青瓦史纵横。
曾经白面人争市,今日金铺店出名。
时尚新鲜招眼热,繁华古朴道心声。
桑田沧海光阴苒,映衬长安不老情。
其三:清幽粉巷古长安
清幽粉巷古长安,质朴情深梦未阑。
瓦黛常添新燕子,石青犹见旧衣冠。
游人惠顾名遐迩,旅客参观心悦欢。
仿佛瞬间回昨日,高歌一曲响坤乾。
粉巷——秀女居住的地方,满街胭脂粉味
粉巷的东头与南大街交会,西头则连着南院门街。关于名字的由来,有以下三种说法:
说法一:以前粉巷是西安城的粮食一条街。据说街道上撒满厚厚的粉面,由此得名。(有一个小故事,一个磨面老板雇用了一个短工,此人为了不被炒掉,每次赶驴之前给驴抽烟,后来老板将其解聘,问题是此人走后,不管用什么方法,驴也不走了,老板百思而不得其解,只好将其召回,估计老板到死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说法二:粉巷是以卖胭脂得名,也就是现在的化妆品一条街,离的很远就能闻到浓浓的胭脂味道。
说法三:粉巷是当初皇上选妃子的街道,因为西安是当年的国都,每年都粉巷住满了进城等待被选的妃子,她们的身上有好闻的胭脂粉味道。
粉巷两边有茶馆,有漂亮的外贸小店,还有各种谗人的小吃。站在粉巷中,能否真的透过时间嗅到那千年前的香气和暧昧气息,能否真的凌驾时间看到环肥燕瘦那千年前的美女和爱情演义? 粉巷美女多,这里是购物的好地方,南大街,“女人街”,还有朱雀大街的小衣廊,加上一些休闲娱乐场所,比如清见会所、好乐迪、福宝阁等,还有伟业这样的写字楼。一位朋友有高见,这年头,美貌女人都进了写字楼、娱乐场所和机关。难怪粉巷会有许多美女。
如果在粉色的夕阳中穿行粉巷,你会发现,仿佛是天女散花般,如蜂蝶般飘舞的美女几乎在一瞬间壅塞了粉巷,她们高声笑着,勾肩搭背,青春?清纯?活力?媚惑?陶醉?似乎都概括不了粉巷的魅力。美景无法阅尽,美女也是一种无尽美景。
说话间,就站在了鲁迅先生题(门楣)字的西安古旧书店门前。这是市委对面的三间两层楼房。右边是著名的藻露堂,中国最早的药店,再右边是“伊兰羊肉泡馍”。古旧书店当然不是女孩子去的地方,常能看到一些夫子去淘书。顺便看美女?也说不定。
西安古旧书店就像它的名字一样,赋有相当久的历史,古旧书店在解放前就建立,牌匾名字是大名鼎鼎的鲁迅题词。 你在这里可以找到新印古籍,中外历史,哲学古典文学文物考古,字帖、画册...
粉巷,古老又现代的繁华之地——
粉巷,在西安人心中的地位显而易见。不仅是源于它的现代、情调、活力,也因为每每提起它时,总能唤出人们口口相传的那些属于粉巷的古老故事。
粉巷是一条东西向的街道,东接南大街,西接南院门。仅有三百余米长的粉巷,身世可是一点也不简单。《西安市地名志》记载:明末清初,因此街面粉作坊较多得名,1966年改为五星街,1972年恢复原名。西安市地名研究者葛惠先生也考证,粉巷位于隋唐长安城皇城第六横街中段。唐末皇城改筑为新城后,这里逐渐成为居民坊。大概在明末清初时,这里就因加工、销售面粉而为人所知。
粉巷与以前的商业中心南院门相邻,可想而知,粉巷也曾是繁华之地。为什么如此繁华的地带会以面粉出名呢?因为,在明清时期和解放以前,能够开粮行的都是大老板,来往于南院门和粉巷的也多是各界名流。如此,粉巷与面粉的渊源之深也就能想得通了。
相关资料记载,粉巷的米面市一直持续到民国。辛亥革命后,军政府为了调控粮价、安定民心,从1911年10月25日开始在粉巷设立粮食平粜处,将接收的清朝库存粮食十几万石,平价供应给市民。也有一些老住户回忆,解放前,粉巷还是西安市三大粮食市场之一,直到解放前后,粉巷里还有多家粮店。此外,上世纪四十年代,西安面粉业公会机关报《新国民日报》就在粉巷创办,当时粉巷粮食行业的兴盛可见一斑。
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粉巷的得名也被赋予了几分浪漫的色彩:粉巷是古时卖胭脂水粉的地方,离很远就能闻到浓浓的胭脂味道;粉巷曾开满了青楼,是西安府里最灯红酒绿的去处;粉巷是皇上选妃子的地方……这些说法虽然与历史不符,但满足了人们对粉巷的传奇想象,也从侧面印证了粉巷与南院门曾经的热闹繁华。
翻开粉巷的历史就会发现,这里曾被各行各业青睐。《西安老街巷》中记载,解放前,粉巷西口路南是商务印书馆的所在地,到了解放后,这里成为西安市第一医院所在地。《西京要览》记载,民国时期,不论是传统的银号,还是新型的银行,在粉巷都能找到。创于清末、延续至民国的“长安商会”也曾驻于此处。1931年,设立于粉巷的“通济信托公司”成立,是西安首家私人集资经营的信托公司。
“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粉巷与南大街交汇处的一家服装店,与老百姓的生活更贴近么!平常穿的衣服,用的布料啥的,都去那儿。”年过七旬的老人们常说这样的话,当时周围的人们都知道这家店,叫“福康服装店”,上世纪八十年代时候开起来的,据说是沿用解放前东大街私人服装店“福康西服店”的旧名。“后来,慢慢的,拆的拆、改的改,老店没有了,新店又开了。很多我都没进去过,就是过的时候看看外面,都是年轻人的地方啊!”
粉巷的“商业韵味”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消失殆尽,如今,走进粉巷,商业氛围依然浓厚。最出众的当属各式各样的美食馆子,承包了许多本地人和外地游客挑剔的胃,见证了一场又一场的把酒言欢。而在那些古朴文艺的小店里,慢调的时光融进咖啡,西安的文艺小资情调轻轻弥散。
如果在黄昏褪尽时来到这里,便能见着粉巷不同于白天的温柔。街道上和店铺内的灯光交相辉映,照亮了散步的人们,摆摊儿的小贩和摇曳的树叶。如果突然下起了雨,只见轻柔的灯光里就飘起了各色的伞“花”。
时间一日日沉淀,粉巷随着城市的发展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转念一想,粉巷似乎又没有变,它依旧是那条被大家喜爱、青睐的街道,连接着相隔千年的西安人。
2021.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