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观后感

2023-08-01  本文已影响0人  吴迪woody

《长安三万里》这部作品通过展现唐代诗人李白的传奇故事,让我对他的生平和人生观有了深刻的感悟。

李白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没有之一。他的诗歌充满了豪情逸致,被誉为"诗仙"。然而,尽管他在文学创作上展现出无限的才华和激情,但他没有勘破名利关和生死关。在名利面前,他常常陷入迷茫。被征召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喜悦,工作受委屈时又有“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傲慢,被冷落了就“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的逃避。最终“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只能成为一种奢望。充分体现了李白追求自由和浪漫,却未能在现实中找到坚定的立足点。归根结底,他还是做不到范仲淹提倡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是居庙堂之高则惦记野生自由,处江湖之远则想念都市繁华。两头都想占,两头都不想承担责任。也许他的梦想就象南北朝时期的“山中宰相”,又享受隐居的生活,又掌握真实的权力。

在生死面前,他也没有勇气直面,反而选择借酒浇愁,逃避现实。“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与李白相比,另一位伟大的诗人陶渊明表现了他的价值观。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隐逸派诗人,他主动辞官回归乡野,“不为五斗米折腰”勘破了名利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明白物质和权力并不是生命最重要的追求。而在《形影神三首》中,“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更是勘破了生死关,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认识。他的生死观让人深思,不为名利所扰,不畏生死的来临。

“应尽便须尽”这句话代表了一种生死观——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来去自如。这种观念的关键之处有两点:一是当生命的晚钟敲响,我们能否坦然无愧。生命是宇宙中最大的奥秘,是每个人独一无二的体验,活着的每一天都是造物的恩赐。生命是美好的,死亡也可以是美好的。“生如夏花之绚烂,逝如秋叶之静美”,但是,有机会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做了什么?带不走但留下了什么?有没有让这个世界因为自己的存在更美好了一点点?这意味着我们在有生之年,应该珍惜时间,追求自己认为值得追求的目标,以免将来面临生命终结时悔恨。二是什么时候当生,什么时候当死。比如汪精卫如果在“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时候就死了,那他就是与林觉民一样的革命烈士,而非汉奸走狗。这提醒我们要在适当的时机做出选择,顺应生命的规律,不强求不逼迫,顺其自然。死亡并非终结,而是另一场伟大冒险的开始。就像一个顽童清晨出门在外面玩得不亦乐乎,太阳西下妈妈喊他回家吃饭他一定会想再玩一会儿。我们也是一样,沉迷于这个世界,常常忘记了“应尽便须尽”。

综上所述,通过李白和陶渊明的对比,让我深刻地思考了名利和生死对于一个人的意义。在浪漫和现实之间,我们应该如何抉择?在生命的旅途中,我们又应该如何对待生死的来临?电影带给我很多启示,让我更加珍视每一天的生活,勇敢面对人生的抉择,活得更加坦然无愧。同时,电影中的诗歌和情节也让我对古代文学产生了更深的兴趣,愿意更多地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