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GSHU《二》
蔡源凯 栏边学思录
文艺型创业者
大学生成长陪伴者
CHENGSHU《二》生命的裏層有一個基本原型,能瞭解這個基本原型是很好的。心理學家說,每七年的時間,人的身心都會經歷一個危機與轉變,每隔七年,身體所有的細胞會完全更新,以平均來講,如果你的壽命有七十年的時間,事實上表示你的身體已經死了十次。每到第七年的時候,一切都改觀了,正如同季節的變換。自出生到死亡的那條線,在七十年之中完成了十次的迴圈。
實際說來,人類的生命不該被劃分為童年、青年、老年,那樣不夠科學,因為人每隔七年,就會有一個新的時期,一個新的階段會展開。
一至七歲:以自我為中心
在頭七年的時期中,小孩子以自己為中心,他儼然是這世界的中心,全家人都圍繞著他打轉,任何他所需要的都會馬上被滿足,不然的話他就會鬧脾氣。他就 像個國王一樣,一個真正的國王。爸爸、媽媽都是他的僕人,全家人都為他而存在。當然對於更大的世界來說他也是會作如此的想法,月亮為他升起,太陽也為他升起,四季為他交替,有七年的時間,小孩完完全全地以他自己為中心,他是個絕對的自我主義者。你去問心理學家,他們會說小孩在那七年的期間,都是處在令自己很滿足的狀態中,他不需要別的事情,不需要別人,他經驗到的是完整。
七至十四歲:以同性情誼為重
七年之後,會有一個突破發生,小孩子不再以自我為中心,更實在地說,他離開了那個軌道,也就是他偏離了原本的中心,開始轉向其他人,別人變成很重要——朋友、同學……這時候他不再對自己那麼有興趣,他的興趣在於別人,在那個更大的世界,他步上了一個探險,去發現「別人」是什麼,一趟探尋之旅 將會展開。
在第七年之後,這小孩變得很會問問題,什麼東西他都要打破沙鍋問到底,他成了不折不扣的懷疑論者,由於他無所不在的問題,這個小討厭把父、母親搞得都快煩死了。他的興致在於別人,在於這世界裏的所有一切,為什麼樹木是綠色的?為什麼神創造了世界?為什麼這個是這樣?他愈來愈像是哲學家——詢問、質疑,對任何事情都堅持要追根究底。
他會把一隻蝴蝶殺死看看裏頭有什麼:把玩具弄壞,只是想知道玩具的原理;摔壞一隻鍾,只為了發現它是如何滴嗒作響的,裏面究竟有什麼?他對別人感到興趣,不過這個別人指的是同性,對女生他沒有興趣,如果其他男生對女生感興趣,他會認為他們是娘娘腔。女生們對男生也沒興趣,如果某個女生喜歡跟男生玩在一起,她會被認為是男孩子氣,那是不正常的、有毛病的。
精神分析師與心理學家稱這第二個階段是同性戀的階段。
十四至二十一歲:性蓬勃發展
在十四年之後,第三道門打開了。男生不再對男生感興趣,女生也不再對女生感興趣,他們對彼此友善,但已不再興致勃勃。這就是在七歲到十四歲之間建立的友誼會最深刻的原因,因為頭腦在那時是同性戀的,生命中那般的友誼在以後不可能再發生,那些朋友是一輩子緊緊相系的朋友。你會對其他的朋友很友善,不過那都是泛泛之交,不 像七歲到十四歲之間所發生的友誼那樣深切。
然而,在十四歲之後,男生不再對男生感到興趣,如果一切如常地進行,如果他沒有卡在某個地方,他會開始對女生有興趣,現在他是異性戀。不單是對別人有興趣,而且是真正對「另一個人」有興趣。因為看男生喜歡男生時,這男生或許是「別人」,但他仍是一個男生,就 像他自己一樣,並不是真正的別人。當男生對女生感興趣時,這時的他是真正對異性有興趣,這是真正的別人:當女生開始對男生感到有興趣時,世界就此展開。
第十四年是個大關卡,性的部份成熟了,一個人開始從性的角度想事情,在幻想開始頻繁出現於夢境中,這男孩成了偉大的情聖唐磺,開始會調情,開始寫詩、談戀愛,他正進入這個世界中。
二十一至二十八歲:追逐成功與物質的野心
到了二十一歲,假如一切進行得順利,小孩沒有被社會強迫去做不自然的事,到了二十一歲時,小孩對野心的興趣會開始變得比愛還要多。他想要勞斯萊斯,想要豪宅,他想成為成功人士,當另一個洛克菲勒,或是一國的首相。他的野心變得很大,對未來充滿渴望,他所有注意力全放在如何才能成功,如何與人競爭,如何在掙扎中求勝。
現在他不只是進入自然的世界,他還進入人類的物質世界,進入一個瘋狂的世界,對他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物質。他整個朝向都是世俗一面的--金錢、權力聲望。
二十八至三十五歲:追求舒適與安全
假如一切進行得正確,當然事情從未正確無誤地進行過,我現在所講的是絕對自然的成長情況。到了二十八歲的年紀,一個人怎麼樣都已經不想再過冒險的生活。從二十一歲到二十八歲,他去冒險,等到了二十八歲,他就會開始意識到所有的 慾望是無法被滿足的,他比較能瞭解要滿足許多欲求是不可能的。
如果你是傻子的話,你可以去追逐這些慾望,但聰明的人在二十八歲會進入另一道門。人們對於安全與舒適的興趣開始大於冒險與野心,他們開始定下來,嬉皮士的生活結束於二十八歲的時候。
二十八歲是嬉皮結束的年紀,革命家已經不再鬧革命,他們開始定下來,要找一種舒適的生活,銀行裏有些存款,他們不再想當洛克菲勒,那個渴求已經不在了。他們要有一個舒適的小窩可以住,銀行裏有些錢,讓他們覺得安全,至少他們可以永遠擁有這麼一些東西。二十八歲的人會開始買保險,他們開始定下來,流浪者已經不再是流浪者了。他買了房子,開始定居、過起文明的生活來。
文明(civilization)這個字是從civis而來的,也就是公民(citizen)的意思。現在他成了城市的一 部份,不再流浪,不再漂泊,他哪都不去。一切結束,他到處晃夠了,也知道得夠多了,此時他要定下來休息一下。
三十五至四十二歲:傳統的擁護者
三十五歲的時候,一個人生命的能量會到達一個頂峰,這個圓圈已經完成一半了,能量從此處開始走下坡,這時候的他不只是對安全與舒適有興趣,他還成了保守派 份子,他非但不想有任何改革,現在他還反對改革,反對一切的改變,他只支持安定。他不願有任何的改革,只想呆在安定的狀態裏,因為現在他已經定下來了,如果有任何一點變動的話,一切又會被揚起,所以現在他反對改革與反叛,他正式變成體制裏的一 部份了。
這是正常的,除非是哪出問題了,否則一個人不可能做一輩子的嬉皮。那是一個階段,能經歷過的話很好,但若停在那裏就不大妙了,因為那表示你卡在某個階段中。
在七歲到十四歲之間當同性戀是不錯的,不過如果一個人的一生都是同性戀的話,那等於他並沒有成長,他沒有長大成人,他必須接觸女人,那是生活中的一 部份。異性是很重要的一部份,因為唯有透過異性,你才得以懂得另外一面:衝突、痛苦與極樂--狂悲與狂喜兩者,這是個訓練,一個必要的訓練。
到了三十五歲的時候,一個人終究得變成世俗世界的一 部份,開始相信傳統、相信歷史、可蘭經、聖經,而且完全反對改變,因為隨便一個改變都代表著你個人的生活將會受到干擾,你現在承擔不起損失。你不可能會支持改革,因為你要保護自己,你會支持法律、法院和政府,你不再是個無政府主義者,你會擁護政府和法規。
四十二至四十九歲:渴望宗教與靈性
到了四十二歲時,各式的心理與精神上的疾病會突然一起出籠,因為此時生命正在走下坡,能量朝死亡逐漸靠近。
在生命的初始,你的能量開始流動,你愈來愈有活力、生命力,你愈來愈有勁。而現在正好相反,你一天比一天脆弱,只不過你的習慣仍不變,三十五歲之前你都能吃得飽飽的,如果現在你還是照這種吃法的話,你會開始發胖。
這時候的你並不需要太多食物,以前你會需要,但是現在不需要,因為生命正朝死亡前進,你不用再吃那麼多。假如你們 像以前那般填飽你的肚子,你會有各種的疾病產生:高血壓、心臟病、失眠和各式潰瘍,這些大致都發生在四十二歲左右,這是最危險的年紀,你開始掉頭髮、長白頭髮,生命正轉向死亡。
宗教在人接近四十二歲時第一次變得重要,你以前或許曾稍微涉獵一些宗教,現在宗教對你來說首次變成是一件重要的事。因為宗教與死亡有很深的關係,死亡這時候正在靠近,生平頭一次你有了對宗教的渴望。
而談到佛教,他們不信神,不信靈魂,他們同樣也相信投胎轉世:涅盤,那究竟、全然的愛……當你累世以來帶著這麼多垃圾跟著你,你要怎麼在二十八年之間卸掉這些東西?太難了,看上去是個不可能的任務。所以這些宗教都同意需要更多的未來,需要更多的時間。
每當你有企圖心時,你就會需要時間,而對我而言,一個具有宗教性的人並不需要時間,他在當下就解脫了,此時此地他就達成婆羅門了,他自由、成道了,就在當下。一個有宗教性的人一點都不需要時間,因為宗教的發生是在當時間不存在的時候,它是在現在發生:永遠是在現在發生,絕不會有其他的情況,從來也沒有其他的情況出現過。
四十二歲時,一個人會出現了第一個模糊、未明的衝動,你甚至沒有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事,你只是開始用著迷的眼神看著廟宇,有時候在路上不經意間,你也會走進佛堂看看。有時候,剛好有時間,又沒什麼事可做,你開始拿起那在架子上已經沾滿灰塵的《聖經》來讀。一種混沌未明、不是很清楚的感覺,就 像一個對性不瞭解的小孩,他會玩起自己的性器官一樣,他其實並不知道自己為什要這麼做,一種不清楚的衝動……有時單獨靜靜地坐著:突然有一種很平靜的感受,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有時候,人會開始唸起某句在童年聽到的咒語,可能是老祖母以前唸過的咒語,現在當他不安時,他會開始複誦這些咒語。他開始尋找,尋找一個靈性上師,作為他的指引;他會接受點化或受洗,開始學咒語,複誦一陣子,然後忘記一陣子,然後又開始複誦……那是一種在昏暗之中的探索。
四十九至五十六歲:往內在世界探尋
到了四十九歲時,這個探索就慢慢愈來愈清楚了,要花七年的時間來讓事情變得清楚。現在你會有了決心,你對別人再也不感興趣,特別是當一切都進行得很順利時。我必須一再重申這件事,因為事情從沒順利進行過。四十九歲時,男人對女人不再有任何興趣,女人也不再對男人有任何興趣:這是停經期的階段。這時候的人不會覺得有性慾,關於性的一切在他們現在看來會有點幼稚、不成熟。
然而,社會有可能做一些強迫性的事情……例如,東方的社會一直反對性、壓抑性。由於這樣,對一個十四歲的男孩,他們相信這男孩仍只是一個小孩子,他不會去想女孩。別的男孩或許會想女孩子,這些絕對是鄰居的孩子,怎麼樣都不會是你的孩子,你的孩子純真宛如天使,他看起來非常純真,但那不是真的。他會幻想,女生已經進入他的意識,這是一定的,這是自然而然的事,可是他卻得掩藏;他開始自慰,可是他卻得掩藏;他會夢遺,可是他卻得掩藏。
東方的男孩到了十四歲的時候,會覺得有罪惡感,事情有些不對勁,而且只有他不對勁,因為他不知道其他人也跟他一樣。他承受到很高的期許,他必須維持住天使與處子的形象,不去想女生,連幻想都不能有,可是,他正開始對女生感到興趣。這個社會在壓抑他。
在西方,這種壓抑已經不復存在,但出現了另一種壓抑。這件事要去瞭解,這是我的感覺,因為社會不可能不打壓,它停止打壓一件事,馬上就會開始打壓另一件事。
在此之前,生活是如此繁重,使得他無法獨處,他有責任得履行,有孩子要撫養。現在孩子們長大、結婚了;等你差不多四十九歲時,你的孩子們也結婚、穩定下來了,他們不再是嬉皮了,他們大都已屆二十八歲左右的年紀,他們會定下來。現在換你動,換你離開家,你可以沒有家了。一個四十九歲的人應該開始向內在的世界看,轉向自己的裏面,讓自己愈趨近內省,讓自己愈趨近靜心與祈禱。
五十六至六十三歲:擺脫社會的羈絆
在五十六歲的時候又會有一個革命性的轉折。這時單單朝喜馬拉雅山看是不夠的,一個人必須真的去旅行,真的出走一番。生命正朝向終點,死亡正逐漸靠近。四十九歲的人變得對異性沒有興趣,而五十六歲的人會對別人、對社會上那一套、對社團活動都不再有興致,五十六歲的人應該退出所有的扶輪社或獅子會,這些東西現在看起來既愚蠢又幼稚。
看看那些扶輪社或獅子會的打扮光鮮的人們,看上去就是不成熟,這些獅子們在做什麼啊?光「獅子」這個名字就很蠢,對小孩子用是不錯。現在他們還有對小孩子的「幼獅會」,以及針對女性的「女獅子會」。「幼獅會」一點都沒問題,但是講到「獅子會」跟「女獅子會」,那樣的頭腦實在很平庸。
一個五十六歲的人應該成熟到足以走出所有社會的羈絆,一個人已經活夠了,學夠了,該是向所有人一一道謝然後走出來的時候。五十六歲的人應是自然而然成為門徒的年紀,成為門徒,拋掉世俗,這是很自然的。因為你曾進來,所以你該拋掉它。
生命應該有個入口,也應該有個出口,不然生命會窒息。你的情形是,你進來了,卻從沒出去過,然後你說你快窒息了,你感到無比的苦悶。有一個出口在那裏,那就是成為門徒,你離開社會,在這個年紀你甚至對所有人都不再感興趣。
六十三至七十歲:回歸孩子似的純真
六十三歲的你再度變成小孩,注意力全都在自己身上。這就是靜心靠近你的內在,仿佛一切都散落,只剩你存在一般,你又變成一個孩子。當然,這時的你已被生命本身所豐富,你很成熟,富有見地與智慧,你再次回歸純真,你開始在內視,時間只剩七年了,你得為死亡做準備,你得準備好死去。
要為死亡做什麼準備?帶著慶祝的心情正是為死亡做準備,能以愉悅的態度迎接它,就是為死亡做準備。神賦予你一個機會去學習,去活出你自己,而你已經學會了,此時你會想休息,此時你會想回到那最終極的家。過去的一切只不過是暫時棲身,你游走於一塊陌生的土地,跟一些陌生的人住在一起,你愛著陌生人,並且學到許多事情,現在時辰已到:王子已回到他自己的王國。
六十三歲是一個人完全將自己封鎖在自己裏面的年紀,所有的能量只是不斷向內、向內、轉向內在。你成了一個能量圈,沒有遊移到其他地方去,不再讀書,話也變得不多,愈來愈安靜,變得只是跟自己在一起,跟周遭的一切不再有牽連,能量慢慢消退中。
七十歲時你已準備好了,如果你一直循著這個自然的模式,就在你死前,在你死前九個月,你會開始意識到死亡的降臨。正如一個嬰兒需在母親的子宮裏經歷九個月一樣,你要一模一樣重演同樣的迴圈,在死亡來臨前九個月,你會開始意識到,這時你又再一次進入子宮,只是這個子宮不再是在母親裏,它在你的裏面。
印度人稱內在最深處的聖殿「加巴」(garbha),即子宮之意。當你來到一座神殿最裏面的地方,那裏便叫做子宮。這個富有象徵性的說法,有其刻意的用心在其中。那正是一個人必須進入的神殿,在最後一個階段,那九個月,他進入自己裏面,身體變成了子宮,他進入內在最深處的神殿。那裏的火焰一直以來都燃燒著,光也一直在那裏,神一直都住在那裏,在你的聖殿之中,這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在這個自然而然的過程裏,你並不需要未來,你只需自然地安住在這個片刻,下一個片刻會自行發生。正如小孩成長,接著會變成青年,不需要為那做任何 計劃,他自然會變成那樣,事情正是這麼自然地發生著。
江河經流動後會來到海洋,同樣的路徑,你在生命之流中流動著,接著來到終點,來到海洋。不過你需保持自然,在當下漂浮,每當你開始想到未來,你的野心跟慾望,你正錯過了這片刻,一旦你錯過了這片刻,總會有某些不自然,因為你失去了某些東西,有個空隙存在那裏。
假如小孩子沒有完整的童年,那麼失去的童年就會進入他的青年時期,不然它會跑去 哪裡?它必須被經歷過。一個四歲的小孩又跑又跳、追逐蝴蝶,那是很正常的,可是當一個二十歲的年輕人在追逐蝴蝶,那他八成是病了,這個狀況你必須送他去看心理醫生。四歲的孩子那麼做純粹出於自然,一點問題都沒有,那個年紀就該做那些事,那是正確的事。假如四歲的孩子不會去追逐蝴蝶,那就有問題,你得帶這孩子去看精神分析師,這樣事情才對。
當你看到一個二十歲的年輕人在追逐蝴蝶,你得質疑他是否有毛病,他是否還沒長大,他的身體長大了,但他的心智沒有跟著長大。一定是他並沒有全然地活過他的童年,如果他有的話,他會長成一個俊美、煥然一新的年輕人,完全沒有來自童年不好的影響,有如蛇的蛻皮一般,他脫離了童年,他將會擁有年輕人的聰穎,看上去一點都不 像沒有發育完整的樣子。
假如說十四到二十一歲之間的孩子,能去了解和体验性的话,他就永遠不會為性所困擾,對性他會很自如,他不會去翻《花花公子》或《閣樓》這些雜誌,他不會在衣櫥或聖經裏偷藏色情、猥褻的圖片。他不會走在半路上,突然去對女孩子丟石頭,或捏人家屁股,這些是很齷齪的,從頭到尾就是醜陋的。但你一直承受這些事,沒有去發覺到事情的原委,然後你不知道為什麼大家都這麼神經質。
只要你有機會,你不會放過可以吃女人身體豆腐的機會,很醜陋的!去侵犯別人的身體,只因為你裏面有某個 部份沒有被滿足。當一個老男人用一對充滿性慾的眼神在看時,那真是很恐怖;當一個老男人用一對充滿性慾的眼神在看時,那是世上最醜陋的事情,因為在那樣的年齡,他的眼神應該是純真的,他應該已經結束、完成了。
不是指性是醜陋的事!記住,我不是說性是醜陋的,性在屬於它的時間與季節時是美麗的,當性發生在不屬於它的時間與季節時,它是醜陋的。當性出現在一個九十歲的人身上時,它會成了一種疾病,這就是為什麼會有「糟老頭」(yoldman)一詞,它是很糟的。一個年輕人是美麗、帶有性慾的,他流露出活力。而一個老男人如果帶有性慾,則顯示他的生命沒有被活過,他的生命空虛、不成熟,他錯過機會,現在他什麼也不能做,只不過他會隨時隨地想到性,幻想關於性的事。
要知道一件事,一個正當的社會能允許十四到二十一歲的人完全自由的性,這樣社會自然也就不會那樣帶有性慾,超過某段時間之後,就不再有性了,也不會有病態的事存在,當時機成熟時,活在性當中,當時機不再時,就把它給忘掉。你只有在曾經活過性時才能放下它,否則,你忘不掉的,你也無法原諒異性,因為你看得到卻經驗不到她們,你會緊緊抓著性不放,那會是你內在的一個傷口。
當一個十四歲的男孩對性沒有感覺,或一個十八歲的年輕人沒有性慾,那一定是出了什麼問題;在那種情形下的人必須接受治療。而當一個六十歲的人需要一天做愛五次的時候,那也是有問題的,他的身體變得狂妄,沒有好好地、正常地運作。
當你是全然地活在當下時,自然你不需要為旅途擔憂什麼,一個正常的童年會為你帶來一個正常、成熟的青年時期:流動著一股生氣勃勃、狂野的能量之河;一個正常的青年時期會帶來非常安穩、平靜、安靜的生活;一個平穩安靜的生活,會帶你來到宗教性的探詢:生命是什麼?光活著是不夠的,你必須去穿越這個奧秘。一個平穩安靜的生活,會帶領你來到靜心的時刻,靜心幫你丟掉一切對現在沒有用的東西,丟掉所有的垃圾,整個生命變成是無用的垃圾,只有一件東西一直都在,它具有恆久性的價值,那是你的覺知。
到了七十歲的時候,當你準備好死去時--如果一切都被你恰當地活過,你活在當下,不將事情拖延到未來,不為未來做任何夢想,不管是什麼狀況,你全然地活在當下的片刻--在死亡降臨的前九個月,你會意識到它,你的覺知已經深厚到可以看出死亡正在來臨。
當你想到未來的時候,那純粹是出於過去的投射。當你想到過去的時候,那只是對旅途計劃的分力,這兩件事是在一起的。而當下不屬於它們其中任何一方,一個處在當下的人,既不受過去所束縛,也不為未來所羈絆,他無掛無礙。他沒有攜帶任何包袱,行動時不受任何重量所限制,地心引力對他來說並沒有作用,事實上,他不是在地上行走,他是用飛的,因為他有雙翅膀。就在他死前整整九個月前,他會開始意識到死亡的到來。
他會享受,而且他會慶祝。他會告訴人們:「我的船就要來接我了,再過一下子,我即將回我的家,我擁有美好的一世,那是個奇特的經驗。我愛過,學習到一些事,也真正活過,我因此而更加豐富。我雙手空空來到這裏,當我離開時,我有許多經驗,我比以前成熟。」
他會對所有今生的一切心懷感激,不分好壞對錯,因為他從所有事情當中學習。不只是對的事情,連壞事他都能從中汲取教訓,他從聖者身上學習,也從罪人身上學習,他們對他都是有助益的。搶奪他的人幫助了他,支持他的人也幫助了他,朋友幫助了他,敵人也幫助了他 ,所有人都幫助他。夏天與冬天,豐衣足食與饑寒交迫,所有的事都幫助他,他對一切都感激在心。
當一個人對一切心存感謝,為死亡做好準備時,他能夠去慶祝被賦予他的這個機會,死亡在這個時候就變得非常美,死亡便不是敵人,它是最棒的朋友,它是生命逐漸趨向的高潮,是生命所死的最高峰。死亡不是生命的終止,它是生命的最高點,它看起來會像是終點只因你還不明白生命。對一個明白的人來說,它愈來愈朝向高峰:死亡是高峰的極致。
死亡是一個頂點,一個完滿,生命並不是就此結束,事實上,生命在死亡之中開花,它是生命的開花。不過,要領略死亡的美,一個人必須準備好,他必須學習這門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