溽暑时节又逢君——读史铁生(一)
文 | 燕语诗心
骄阳似火的七月,溽暑难耐。几册史铁生的著作,成为最合适不过的消暑“神器”。
《我与地坛》一
说来话长。初识史铁生,还是十七年前的2003年。那一年,也是这个时候,刚刚完成了中考,在家里等待考试结果。某天上午,无事可做,便打开电视机,想随便找个电视节目看看,以打发无聊漫长又有些惶惶不安的夏日。遥控器在手里被按来按去,一档转播的电视节目就这样进入了视线。节目里,出现了“高中语文”“我与地坛”等字样。大概是想到自己不久也许也要进入高中,还大概是出于对“语文”的一种敏感,一种不自觉的喜爱,总之,就这样定格了电视节目,听老师讲《我与地坛》。
那节在今天被叫做“空中课程”的语文课,说实在的,因为种种心绪的困扰,真的没有听进去多少,只是在心底记住了两个名字,一个叫做《我与地坛》,一个叫做史铁生。
我如愿以偿地去读高中了,自然,也如愿以偿,与《我与地坛》再度重逢。课堂上,当我在课本里读到这篇文章时,心里,像他乡遇故知那般喜悦。语文老师当年是如何解读这篇文章的,这么多年过去,早已忘记得不留一丝痕迹。只记得学完这篇课文后,老师留了作业,是写一篇题为《<我与地坛>读后感》的周记。其他同学,像我的同桌,不过写了一两页,而我,足足写了八页之多!那一行行文字,如果没有夏天的初相遇,没有再读再学之后的肤浅思考,也许,就不会如山间泉水汩汩而出了。
课文节选的《我与地坛》,那个时候,于我,更多的是文中的母亲带来一些触动,仅此而已。后来的后来,很多年之后,当我做了语文老师,当我读到教材里选入进来的《秋天的怀念》,当我在作者含蓄而深沉,热烈而明亮的文字里一遍遍行走,一次次寻找,一回回追问和思考的时候,才惊觉,自己曾经鲁莽无知,浅薄庸俗到何种程度!史铁生的文字,个个都是一座储藏丰富的矿藏,如果不深入开掘,不慢慢筛选,不细细擦拭,真的,是不能够懂得和拥有它的价值的。
二
《秋天的怀念》,窃以为,要读懂它,一定要参照着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而同样地,要读懂《我与地坛》,也一定不要绕开史铁生的另一篇同样是经典的散文作品《秋天的怀念》。这两篇文章,相映相照,互补互生。《秋天的怀念》中看似“蜻蜓点水”式的叙述背后的故事,在《我与地坛》能够觅得蛛丝马迹。《我与地坛》中前两节的文字,一样可以看作是儿子对母亲的深深的怀念,还有不动神色但入了肺腑的自责和忏悔。
当然,要说明白,讲透彻《秋天的怀念》,一定还要参照他的《合欢树》,一定还要读他除了散文之外的其它作品,我这样想。
《秋天的怀念》,上过两遍了,然而,都没有上出中意的理想的样子来。一篇经典作品,值得挖掘的亮点太多太多,真可谓步步莲花,处处光华。从亲情的角度,这是一种上法。世间讴歌母爱的作品,可以算得上多如牛毛。那么,为什么这篇同样写母爱的作品,能够脱颖而出,成为经典中的经典呢?是因为看似波澜不惊的叙述背后巨大的克制和隐忍吗?是因为文中字里行间含而不露的却是彻心彻骨的忏悔吗?是因为母亲无怨无悔的承担和承受吗?好像是,又好像不全是。
这一次,又读《秋天的怀念》,一字一句地读过去,目光在“咱娘俩儿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这两个句子上,驻足良久。尤其是“好好儿活”这句话,更叫人惊心动魄,感慨万千。
是的,这“好好儿活”不就是《秋天的怀念》的精神要领吗?这“好好儿活”不就是《我与地坛》的生命追求吗?这“好好儿活”不就是史铁生人生的理想和实践吗?这“好好儿活”不更是史铁生给无数读者竖起的一座灵魂的丰碑吗?人,哪怕背后袭来寒风冷雨,一样要热爱生命,好好儿活。
一个痴迷田径、热爱足球的活蹦乱跳的年轻人,史铁生,在人生灼灼其华的年纪,忽然瘫痪了。“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他在《我与地坛》中这样说,“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双腿残废,在一夜之间,这是猝不及防的意外,劈头盖脸,毫无征兆地就将活生生完整的生命,咬啮得支离破碎。自此之后,不能再奔跑,不能再踢球,连双脚着地,都成为一个飘渺的梦。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真的,要在床上,或者轮椅上,佝偻地度过余生吗?
没有了真正的双腿的史铁生,就如他自己所说“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这种暴怒无常,无时无刻不煎熬着他,折磨着他,使他痛苦不堪,让他万念俱灰。“病况不明,史铁生的内心愈发焦躁起来,日渐沉重的双腿令他脾气越来越坏,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仇恨一切声音,脾气变得暴怒无常。譬如他会把鸡蛋羹一下扔向屋顶,把床单撕成一条一条,妹妹史岚吓得已经不会哭了,只是大气不出地看着他,心里盼着这一天赶紧过去。史铁岚曾亲眼看见他把一整瓶药吞下,然后疼得在床上打滚,也看见他一把摸向电源,全院电灯瞬间熄灭。没人能体会到史铁生内心的恐惧和绝望。”(叶立文《史铁生评传》,河南文艺出版社,第205页)
是的,似乎真的是没有人能够体会到史铁生内心的恐惧和绝望,人生难道还有比这个更叫人五脏俱焚,肝胆崩裂的事情吗?那个时候的史铁生,就是一只被困在牢笼里的山林之王,苍苍莽莽的山林,从此再也回不去了。他左右奔突,却只能在原地打转。那些倾泻而下的痛苦,他承受不了,更消化不了,只能任它们流淌得到处都是。这痛苦,也灼痛了,更灼伤了一个人,那就是史铁生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