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高薪不喜欢和底薪很喜欢的工作,你选哪个?
奇葩说上周五的命题是“高薪不喜欢和底薪很喜欢的工作,你选哪个?”。之前看奇葩说都会先选择一个立场,但看到这个命题的时候我犹豫了,我知道我不管选择哪方都是会有不甘心的。
对我来说奇葩说不是一个正规的辩论赛,但在这里你会收获到很多,所以推荐下这个综艺节目。在这期辩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正方三辩李思恒和反方三辩詹青云。正方李思恒很接地气(滑稽),一口流利的川普,在搞笑的同时还能给你讲道理。
选择自己不喜欢的事,去成长
李思恒论点:
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挤过北京清晨的地铁,我有,但那根本就不是地铁,那就是个斗兽场,每天挤地铁的画面人山人海,摩踵擦肩。
我好不容易挤上地铁了,可我发现我完全没有办法呼吸,最可怕的是我根本挤不上去。我就看着那个地铁,在我眼前一趟一趟的过去。
你知不知道人什么时候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就是现在
北京地铁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与人合租过房子,我有三个室友(有些甚至不至三个),我每天早上六点起的那么早,比鸟还早,我为了干嘛?我为了就去抢那个厕所,抢卫生间去洗漱,但是我发现每次我起床,总有人起的比我还要早,那我就去公司上吧,但是地铁一开就一个多小时,所以说实话,我就算再喜欢这份工作,我的泌尿系统总要顾得上吧?
你们以为我没有业余爱好吗,我喜欢去旅游,你以为我心中没有远方吗?我缺的是去远方的那张车票。
一念无明虽然这些都是芝麻小事,但人生还有生老病死,万一我生病了怎么办?去借钱吗?扛吗?去微信上众筹搞公益吗?
你也许会有很多办法去解决,但是问题在于你“本来可以”负担这一切,但是你任性的选择了你喜欢的工作。选择你很喜欢的工作,实际上是在拿你以为快乐的东西,去绑架了你本来应该安逸、舒适、安全的生活。高薪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有更多的选择权,选择不喜欢的工作,其实就是在瞎折腾,但是年轻人不就应该瞎折腾吗?
成长是什么,成长是指我们不再像小孩子一样任性,我们不再长不大。
我们不再仅仅把喜欢和讨厌当作我们判断和选择一个事情的唯一标准,这个叫成长。所以选择那些“低薪很喜欢的工作”的人,你选择的是什么?你选择的是逃避不喜欢,你选择的是停滞不前。
是喜欢带来创造,做一个被需要的人
詹青云论点:
正方今天站在这里,可以慷慨激昂的说工作就是为了钱呐,年轻人的姿态就是这样,但你敢不敢把这些话,对着你的面试官在面试的时候说,我今天去应聘,你面试官问你为什么想做这份工作?
然后你说我对你们公司也没什么兴趣,但是听说你们给钱还不错,看在钱的面子上,勉为其难的做一下,你找得到工作吗?
不是,我们去找工作的时候,你一定是竭尽所能的去表现,你对这份工作的喜爱。
工作是我们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工作可爱了,生活才会可爱,更可怕的是你为了高薪去忍耐了这么多,你保不保的住它?
这个时代已经有很多大公司,去淘汰那些在工作中不快乐的人,因为公司也不想要心不在焉和行尸走肉的你。
公司用高薪,不只是想买你的时间,它想卖你的效率,买你的注意力,买你的创造力,这些东西是用钱逼不出来的,它唯有喜欢可以带来乔布斯、扎克伯格这些人,他们提出改变世界的想法,不是在他们富起来的时候,而是他们很喜欢的时候。
我们总是不停的在谈论,天赋的力量,教育的力量,爹的力量。但是我们常常忽视了喜欢的力量,喜欢带来创造,创造最终累积成财富。
詹青云结辩时说:”在这道辩题里,还有一个关键词叫选择。就是我们年轻的时候,都曾梦想过去诗和远方。可是今天你是有选择的,就是你已经证明了你的能力,但是你偏偏对这个社会的规则说不,这个时候财务的自由,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你已经收获了精神的自由。“
李思恒反驳道:”人哪有那么多选择,就只能选,就去选择那些喜欢的东西,我们是本来生下来就身不由己。所以我觉得要去选择高薪不喜欢的工作那也是一种自由,不是你的自由比我的自由来得更高级,大家都是自由。“
节目最后,正方赢了。高晓松说:“正方是在谈苟且,而反方总是放在诗和远方的立场上。苟且永远有千千万万种方式,而诗和远方只有一种那就是快乐。所以诗和远方是永远赢不了苟且的。”谈苟且虽然很丧,难道我们的生活就该如此吗?但它真实的就在你眼前,就存在你的生活中。
当我刚毕业时,我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工资一半都交给了房东,剩下的仅够自己吃饭花销,甚至还要有结余留到下个月交水电费。所以我每天规定自己只能花费最多30元,你问我工作为了什么?那时我会直接告诉你,为了生存。庆幸的是自己没有放弃寻找,并且找到了自己喜欢而且前景不错的工作,尝到过哭的滋味有多难受,才能回味到“甘来”有多美。
钉钉广告小时候总想做一个像“孙悟空”的盖世英雄,可长大了才发现,自己压根儿就不会武功。辩论是可以选择一个立场,但生活从来不是黑白分明的,我们会活的很久,生活总是会给你很多选择。记得之前上海有则钉钉的地铁广告,讲述着一群追寻梦想不服输的人。
生活要有诗和远方,但面包也要有,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活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