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互联网

我们是怎么被商家强奸的

2017-05-31  本文已影响93人  黑魔探长

很多时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京东或者天猫购物发现这样的情况,你购买某物达到一定金额,然后再加多少钱就可以选购任何指定的其他物品,反正再加的金额也不多,最多十几块钱,甚至还有一块钱就可以另选购指定的物品,这是这么回事呢?你是不是觉得占便宜了?没加多少钱就多一件物品,多的头部费用都花了,况且这一点点,这就是比例;今天给你分析分析这些商业现象是怎么回事。

概念:比例偏见

比例偏见是指,在很多场合,本来应该考虑数值本身的变化.但是人们更加倾向于考虑比例或者倍率的变化,也就是说人们对比例的感知,比对数值本身的感知更加敏感。

案例:同一款相机,淘宝卖3599元,京东卖3699元,很多人会选择在京东上购买,因为对于电子产品京东更值得很多人信赖,虽然贵了100块钱。


这就是为什么同一款名表西单商店卖6700元,国贸商店卖6600元,虽然只花20分钟的车程,而且可以省100元。100:6700也显得他妈太少了,所以很多人仍然会在西单商店购买名表。

运用:场景

场景1:

与1000元的锅、送50元勺子的方式相比,加1元换购50元勺子的方式,1:1000简直可以无视了,所以更容易打动消费者。

场景2:

同样是4G内存条,顾客单独购买的可能性很小,要是附加在电脑上,4G内存的电脑4800元,8G内存的电脑5000元,电脑性能提升一倍,只需要多加200元,消费者会觉得特别的划算。

案例:iPhone7内存32G和128G,内存提高四倍,价格只贵了六分之一,不用查苹果的官方销售数据,128销量应该会好于32。

案列:在网上购买手机时,多加59元买保险,就会觉得几干的手机都买了,不差这59元,然后再加9.9元贴膜,这他妈又忍不住剁手。

案例:我记得当时买房子的时候,一个卫生间带窗户的,一个卫生间不带窗户的,带窗户的比不带窗户的贵3.5万:我毫无犹豫的买了带窗户的,媳妇当时说就一个窗户就3.5万还是买不带窗户的吧,我当时的想法就是虽然有没有窗户无所谓,但是上百万的房子都买了还在乎这三万多块钱,现在看来……

案例:比如一台2000元,商家说买电冰箱送你50元的充值卡,你根本不屑一顾。2000元他妈才送50元,可是商家已经不少了,而你认为少,因为你觉得送的才是5%;而如果老板说,买2000元的电冰箱。加1元,就可以换购价值50元的充值卡。你会觉得,啊,这么划算?1元钱就可以买50元的充值卡!这时候。你会觉得1元钱可以购买价值50倍的东西,太值得了!这就是人的一种价值判断逻辑,既比例偏见,是指本来应该考虑数值的变化,但人们往往倾向于比率或倍率的变化。同样的数字如果用不同的提法,人们的感受竟截然不同,很大可能导致不同的行动。这和我们人类嘲笑猴子的''朝三薯四''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电信运营商的零元购机应该也是利用了消费者比例偏见的心理。与机器本身价格相比,零元给人的划算感觉肯定无穷大,而不再过多地考虑套餐的实用价值及合算度。

小结:运用方法

第一,促销时,价格低的商品用打折的方式,可以让消费者感到更多的优惠感,而价格高的商品.可以用降价的方式让消费者感到优惠。

第二,用换购的方式,让消费者在心理上把注意力放在价钱变化比例很大的小商品上,这样会产生很划算的感觉。

第三,把廉价的配置品,捂配在一个非常贵的东西上面一起卖,那相对于单独卖这个廉价商品,会更容易让消费者感到价值感。

大家想想生活中还有那些“比例偏见“的典型案例?

其实在生活中要培养一种自动化的意识:就是理解了现象背后的why(为什么会这样),找到它对应的what(概念:比例偏见),才能举一三反的how(灵活运用).现象--WHY--What--How。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