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中国史

历史19.元朝短暂的统治

2024-08-23  本文已影响0人  珍妮的后花园

元朝也是一个短命的时代,他轰轰烈烈地崛起,却只统治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他又是如何走向分崩离析的呢?

首先是元朝的暴政,其中有一条非常苛刻的民族歧义条款。元朝把统治之下的人必划分了等级,这在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在经过唐朝的民族大融合后,又打破了对胡汉一视同仁的现象。蒙古作为一个外族统治中原,却并不认同中原文化。

为了巩固蒙古的统治地位,将人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在这里可以看出,整个元朝必须以蒙古人为尊。第二等人是色目人,这里包括来自西域和中亚的民族,这是些蒙古最先征服的地区。第三等是汉人,是原先金朝统治范围内的人民;第四等则是南人,是指南宋统治范围内的人民。蒙古按地域,归顺元朝时间的早晚将人分类,抵抗最久。最顽强的南宋人民就成了蒙古的下等人。他们不允许入仕做高官,甚至参加科举也受到限制。这就完全抑杜绝了汉人的发展前途。

蒙古更限制汉人不得养马打猎,不得练武,不得夜间通行,为的是防止汉人聚集力量反抗,蒙古制定多种针对汉人的制度,限制汉人的发展。他们制造民族歧视,制造民族矛盾,其目的是分化各民族的团结,以此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但是自唐以来就已经形成了胡汉融合的局面,汉人统治的天下,只要胡人能遵从中原文化礼仪,都能受到一视同仁的待遇。而蒙古没有能融入中原文化,采取抵制态度,试图分化民众。这也是统治不能长久的原因。

俗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元末的黄河改修,过度使用劳力,造成民众疲惫不堪。这时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兴起,截断了大运河的交通运输。原本统治中心就处于北方的蒙古,在物资运输遭到打击,再加上海盗的袭击,南方物资更是无法运送到北方。

古人说马背上可以打天下,但马背上却不能治天下,蒙古骁勇善战的能力在建朝初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他们的马上征战,就没有这么宏大的版图。但是年年征战需要的是经费,疲惫的是百姓,随着战争的结束,百姓需要的是休养生息。再有过度的劳力使用,毕竟会造成民众的大力反抗,这也就是造成元朝分崩离析的原因。

2024-8-18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