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之“还原问题”

2019-05-07  本文已影响0人  钰铭V

还原问题是指已知一个数经过若干步运算后所得的结果,求原来这个数的应用题。

这类问题的特点是:先提出某个未知量,经过一系列的已知的变化,最后给出另一已知数量,而求出原来的未知数量。解答这类问题的要点在于“还原”。

例题解析一、 小明的爷爷今年年龄减去7后,除以9,再加上2,最后乘10,恰好是100岁,小明爷爷今年多少岁?

【解析】我们看着这道题是不是很头蒙呀,怎么有那么多的运算呢?减去、除以、加上、最后乘。对于这样的全是过程的题,不要慌,我教你一个做法。首先我们画一个小框框,代表小明的爷爷今年年龄。然后在画上一个箭头代表一次运算,并标上具体运算,如下图。然后如此循环,把所有运算都画出来。最后再画一个框框,代表运算结果,并标上100岁。

图画好了,下面我们再在运算箭头的下方,并排倒着画运算,是不是就可以得出小明的爷爷今年年龄了。题中问小明爷爷今年多少岁?是不是就一目了然了。

(100÷10-2)×9+7

=(10-2)×9+7

=8×9+7

=72+7

=79(岁)

答:小明的爷爷今年79岁。

这样的画图方法,我们叫做流程图法。

总结:

①越形象的事物表达的范围就会越受限,因为它限制了我们的想象空间。数学是最抽象的表达方式,这也是数学真正美妙的地方。所以,我们能用数学表达的空间就是无限的了。

②很多人觉得还原问题倒推法是逆向思维,我不这样认为,因为还原问题必须正着把框架搭建好。像画流程图,我们需先正着走一遍,这是正向建模的过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